击上方蓝字|关注环球办公
最新办公资讯,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温度的观点故事,100000+人订阅的微信大号。
前不久,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一段关于《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内部文章,引发了热议。
根据华为当前发展,任正非认为未来3-5年会很难,华为要以现金流和利润为先,一定要把边缘业务从战略核心里抽出来。
实际上华为的危机意识一直都是很强的,这才能使华为穿越重重困境走到今天。
而我们同时也看到,很多中小企业正是因为缺乏应变能力,最终没能“活下去”。
自从疫情发生以来,已经有很多企业倒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真印证了那句鸡汤,时代抛弃你的时候,从来不会跟你打招呼。
01
东莞万人大厂停业
有一家企业,鼎盛时期的时候,年入60个亿,结果上个月,突然发了一则停业通告。
通告里说:公司已连续多年出现严重亏损,举步维艰,难以为继。公司管理层,虽想方设法寻求支持,苦撑数月,仍无法扭转颓势,公司已经是全面停产停业的状态。
这家企业就是东莞爱高电业。
公开资料显示,东莞爱高电业公司隶属于大型港资上市公司爱高集团,是国际著名的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商。爱高集团创立于1968年,当时主要生产收音机等电子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随着改革开放到来,大量的港资企业看到了内地的发展机遇,纷纷过来投资建厂。爱高电业创始人梁建明的儿子梁伟成也看到了机会,于1986年到东莞创立了爱高电业。
内地广阔的市场,加上抓住了DVD等产品爆发的机会,爱高电业一度走上了巅峰,年营收几十亿,员工突破了2万人,成为了东莞知名大厂。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普及,DVD、随身听这类产品逐渐被淘汰,但爱高电业却没有及时转型。
到2018年就剩下1000人,处于苦苦支撑的状态。
疫情的到来,成为了摧毁爱高电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夜之间,企业没了,员工失业了,打击来得猝不及防。
实际上,这两年来,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而倒下大厂,不只是爱高电业。
在今年3月21日,东莞南栅国际文具公司也宣布结业,原因是受冲击,公司资金链出现断裂。
这也是一家港资企业,曾经是全球知名的文具大厂,占全球市场的60%,员工超过20000人。
7月18日,东莞库珀电子公司宣布停产结业,这是一家给跨境电商企业供货的公司,由于客户拖欠货款,库存积压,亏损惨重而倒下。
此外,今年8月以来,东莞凯威公司宣告结业,这是一家港资企业,巅峰时期有6000人。1986年在深圳建厂的港资企业威利马电器,也宣布解散,还有港资企业东莞云成塑胶电子有限公司也宣布解散。
这两年倒下的知名企业典型的还有珠海佳能公司,有着32年历史,曾经员工超过1万人。也在今年宣告倒下,因为超高的补偿而受到关注。
02
为什么大厂集中倒下?
这几年,确实有很多工厂倒下。
根据清华大学郑毓煌教授最新的统计,2022年上半年,有46万家公司倒闭,注销的个体数量那就更多。究其原因,疫情只是表象,根本原因是缺乏创新。
首先,这些大厂早已陷入困境,处于艰难维持当中。
不少工厂曾经抓住了时代的机会,成就了辉煌事业。但并没有跟着时代及时转型,业务落后,生存艰难。
即便是珠海佳能也不例外,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购买数码相机的人越来越少,这让珠海佳能的订单大幅下降,最终走向了关闭。
部分网络留言
其次,这两年疫情带来的冲击确实不小,在国内的经营成本上升,而很多工厂都是以出口为主,由于全球通胀,各种原材料等价格大涨,海运费用也提高,这无疑加剧了工厂的亏损。
第三,过去10年来,由于国内制造业综合成本的提升,很多外资企业纷纷转移到东南亚和南亚等国家,大量的订单也被转移,这对于不少工厂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此外,劳动力的优势在减弱,成本太高,一些工厂支撑不住,只能选择了关闭。
很多大型产业园、大型工业区基本上也都属于半空置状态,冷清得几乎没多少人气 ,部分工人清薪、放假,工业园的大门半掩着似乎一动不动。
前几天看到网上有位网友的留言,也让人唏嘘不已。
他说:“疫情的这几个月基本没有开工,没活干也没收入,好不容易运输缓过来了,疫情也好些了,企业却没了,想加班都没地方了,未来都不知道怎么办。”
这同时也说明,做企业并没有那么简单,一旦转型不及时,业务落后,很快就会被时代淘汰。
03
“活下去”才有希望
在时代的滚滚车轮之下,毕竟谁都很难独善其身。
实际上,早在2018年,万科掌门人郁亮就喊出:“万科未来三年的目标是活下去”。
今年以来,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大厂,都在忙着精简人员,都提出了“降本增效”,聚焦老本行。
熬下来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有人说,中国大部分企业都活不过3年,任何时候,一个策略出错,就可能导致一连串的蝴蝶效应。
疫情只是催化剂,如果没有疫情,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也走不长久。
达尔文曾说:“在丛林里,最终能存活下来的,往往不是最高大、最强壮的,而是对变化能做出最快反应的物种。”
所以如果不及时以变应变,便只能像《进化论》里那些被淘汰的物种一样,直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现实。
对于每一家企业来说,未来几年,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谁能挺过去,谁才有资格看到春天。
也给我们所有人提了个醒,无论你是打工人,还是创业者,都要明白,接下来的日子,要付出更多努力,储存实力,保持创新,才能屹立不倒。共勉!
-END-
一个聚焦企业/职场的商业圈
关注我们 邀请进群
▼
鸟哥好文,延伸阅读
●中国最赚钱的时代才刚刚开始(深度)
●全球“抢煤”大战,愈演愈烈
●许家印再立军令状!
●没有不委屈的工作(深度好文)
↑用华为终端,办公更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