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五一没出门的人



2023年4月30日  |  树成林的第143期
我们是借五一,聊不出门自闭。
借不出门自闭,聊内向敏感和情商。
为了给你们涨三十点情商,我五一自闭三天写出来了这篇文章。
看之前找个安静的地方,喝点水,它有点干。
正文得用这段话引出:
“一个人最大的优势,也必然会是他最大的劣势。”
而敏感的人,最大的禀赋优势就是“对细节的感知和把握”,这让他们时刻都能够以高精显微的方式去观察和看待人类世界。
反直觉的是,什么样的人容易情商低?
敏感的人容易情商低。
就是因为敏感,就是因为观察太过细致,角度全面,细节拉满,颗粒度够小,所以他们太容易奉行“高精度交流”了,个个都是微操大师。
01
只要你跟他对话的时候,眼神飘忽他就会说你躲躲闪闪是因为不够自信,是因为有什么东西瞒着他。
殊不知只是你昨天没有睡好。
02
上课的时候老师看你一个双手环抱的动作,就笃定地全班批评你上课不认真,态度不到位。
殊不知你就是习惯了大脑思考,你其实也已经竭尽全力在跟老师眼神交流。
03
谈恋爱的时候,你分享过去一首歌,人家一看歌名,一看歌词,就会想你是不是有什么暗示,是不是不爱他了,是不是要把你们的感情类比个什么东西。
殊不知你就是被日推到了,你他妈前奏控特别喜欢,歌词是日文你根本都没看。
敏感的人,特别容易关心“细节”,更容易关注“细节的变化”。
“他对我说话的口气没有以前温柔了,这个人是不是变心了。”
“他微信之前回我嗯嗯嗯,这次只回一个嗯,他是不是生气了。”
“他之前吃饭的时候都会喊我,但这一次不喊我了,是不是外面有其他的狗了。”
职场里面也是这样的。
“刚刚老板过去,我没有打招呼,会不会让老板觉得我不尊重他。”
要是真的是这种老板,不跟也罢,趁早滚蛋。
评估人不看工作,不看绩效,不看贡献,看一次你礼不礼貌,小本本大记一笔。
你是来工作的,不是来搞碟中谍和政治斗争的。
注意。
这是敏感的人是这样,是能够捕捉些微细节,能够对变化有高度敏感的人,才能捕捉到这样的信息。
但是非敏感的人,没有那么关注细节,也不会在意“自己说的话,自己之前的习惯,前面的回复”和现在相比到底是不是有变化,这种变化到底会体现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敏感的人和非敏感的人交互的时候,极容易产生误判。
如果你面对极端敏感的人群,极有可能的情况会是:
“你都不知道发生什么,自己错在哪里的时候,你已经被人手都分了。”
“你在不经意间,一些动作,一些眼神,一些礼仪,已经被老板拉入不能使用的黑名单了。”
我们传递信息有两种方式,直接表达,和间接流露。
直接表达就是直接说,直接写,直接的情感表达,直接的判断定义,直接的利益诉求,主打就是一个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间接流露就是话里有话,靠猜,主打就是一个眼神动作,前后的变化,你自己感受。
不得不承认,流露是更高级的。
但也不得不承认,对广泛和普遍的人群来说,说的精度会比流露的精度更高。
信息传达会更准确,不容易出错。
我还是建议广大经常普遍大范围使用“间接流露”表达的人,可以多打直球,多直接说,直接怼,喜欢直接说,不喜欢直接说。
另一方面,对于光大只使用“直接表达”的非敏感人群,为了让你们更精细地理清和理解这个世界,你们要努力地婉转,感受别人的流露。
依旧,说回来,敏感的人。
过分在意细节其实并不最可怕的事情,过分解读才是。
因为敏感的人随身放大镜,很容易看到颗粒度很小的信息,并且能够完成这些“小信息的操纵”。
天赋陷阱就是这样的,你有的东西,你已经习惯了,你就觉得每个人都有,“何不食肉糜”的沟通版,很容易觉得每个人都能关注得到这些细节,并且都能够操纵这些“小颗粒度信息来传递态度和情感”。
以至于,他们会经常说:
“他都已经这么明显了,我还有什么好问的?”
“我都已经这么明显了, 你还看不出来吗?”
这体现了两个问题。
1)他人中心化。
2)自我中心化。
随时随刻都在关注别人的未尽之言,随时随刻都觉得“他还有额外的话要对我说”。
不就是在把别人放在中心的位置了吗?
这种情况下,也很容易继续带来一个问题: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因为我时时刻刻地会关注别人,会关注细节。”
“所以别人也会时时刻刻地关注我,关注我的流露,了解我的感受。”
这便是说,我已经这么明显了,你还看不出来,最大的原因。
很委屈的。
当然,也有很理直气壮的自大。
我们刚刚说了,关注细节并不是最可怕的事情,过分解读才是。
其实,过分解读不是最大的问题,过分自信的自大才是。
敏感的人不光会过分在意细节,过分解读,还会过分自信。
他们会很容易蜜汁自信“我传递的别人看到了,别人传递的被我看到了,并且清清楚楚就是这个意思。”
敏感,就意味着外界信息会以更大的画幅和精度展开在你的世界。
别人拍一张图,2mb,3mb。
你他们拍一张图,几十mb,甚至一两百兆,你手机装个球照片。
所以,你不那么愿意出去拍照,不那么愿意去交际,也没办法跟那么多人互动,太累了。
外界受阻,就容易走向内心世界,内心世界就容易丰富,心里面的小剧场就容易过度演出,还演的是独角戏,就容易走向自我封闭,自我优越,自大狂妄地自我确认。
因为自己有别人更多的信息,误以为自己有很多“有效信息”,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最后变成了“独断”。
“不用问,我可以确认,就是这样的,没必要问。”
“他就是这么想的,他早就看我不爽了,老子也就早看他不爽了。”
“我他妈都已经表现得这么清楚了,这个人还没明白,真是蠢货一点悟性没得。”
他们太容易魔化人了。
很容易,先对人下一个判断,然后去找证据。
而不是主动地去确认,去问,去获取更多“事实信息”,而非“揣测信息”。
我认为你是好的,我跟你关系好,你感受我的感受,跟我一样敏感,我们是一路人,我谈恋爱你偷偷跟老师打小报告,我都是在觉得你在为我好,用这种方式守护我的成长,提醒我的错误,太感激了。
我认为你是坏的,就算你是纪律委员你是班长,你两天才去老师办公室一次,我都觉得你是在搞敌后工作,在计划阴谋,就是要搞我。
“爱屋及乌,无视事实。”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有什么区别吗?这两者。
给别人一个机会:讲出来,说出来,表达自己心里面的想法, 表达自己的爱憎。
也给自己一个机会:讲出来,说出来,你自己委屈了,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你感觉自己被忽视了,你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讲。
请记得
“你流露出来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能感受得到,感受得到也不一定是你想要表达的那个意思,所以你要说。”
不要他妈地相信,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就是没有缘分,大部分人根本他妈不懂,你不说谁明白要讲要说不要等不要耗。
说,做,动作,眼神,情绪。
要一起用,才能最大程度地辅助你精确地表达信息。
要一定去听,去看,去感受,才能最大程度地辅助你接受的信息尽可能正确。
我并非在妖魔化敏感的人,我只是用这种方式告诉你们,他们心中容易的内耗。
敏感的人是很容易单纯的,善良的倾向很高。
他们有太多的信息,太容易关注到每个人的态度情感的变化,太容易被拉到当时当下来共情了。
太容易共情就很容易情绪化。
情绪,是一种手段,而沟通交流真正的目的,很容易在情绪中被忘掉。
你把自己表达清楚,你把别人理解明白,让你自己尽可能的舒服,这才是最重要的。
而不是单纯地要哄着谁,要维持一个大家都其乐融融的局面,那不是所有人的最优解,也不是你的。
敏感的人,容易情商低。
那,什么样的人,容易情商高呢?
其实,也是敏感的人。
当敏感的人,走出自我的世界,接触大量的人,开始把“自顾自对人的判断”去跟现实碰撞,获得大量的修正性反馈,开始反思和改变。
当敏感的人,开放自己的感官,从当下的情绪到整体的目的,从个体的局部到整体的共赢,引入更长的时间评估。
当敏感的人,不把细节当成全貌,只把细节当做辅助,敏感就变成了敏锐。
细节只辅助佐证,我们对人整体性的判断。
因为这个人原生家庭糟糕,从小到大感受到过太多的恶意,所有的喜欢都有代价,对人的相信和信任最终证明都是弊大于利,所以这个人当下很容易多疑,很容易把人往坏处揣测有很高的戒备心,对人的行为,对人的表达和流露都很容易做恶性推断。
因为这个人的在从小到大的跟人的交互中,都没有真正得到过有质量的帮助,没有跟人深度接触,导致开放度很低,所以当下体现的情况就是自尊心过强,无法接受批评,很容易对事情发表盖棺定论的评价,会通过对事实的否定性定论来维护自己的正确,经常嘴上容易说
“这不就是我前面说的,这不就是我之前知道的,XXXXX嘛。”
“你被洗脑了,你太极端了,你被营销了,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看吧,我早就跟你说过了。”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出来,这几段话的逻辑推导。
当有了整体性的判断,当不再只关注细节,关注更长时间的人,过去是怎么塑造这个人的,当下的行为和言语是如何佐证的,未来这个人会怎么发展。
整体性的判断怎么做?
你可以试图把这个人当下跟你的互动,跟身边人的看法,对事情的常态化看法,抽象到更大的维度跟过去的经验和经历产生链接,做一些“短时的未来预测”,基于后面事实的发展,把自己的判断“正确率”定量化。
当有了整体性的判断,当有了对人在时间尺度上的把握,有过去的溯源,当下的印证,未来的预测,系统化认知,细节才真正有了盖棺定论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
另一方面。
当敏感的人,从内心自我的封闭世界,开始打开,开始真正和人互动,深度的互动,“矫正”就开始了。
“内向”很容易带来的就是“自我”,自我的结果就是“内心世界里面有大量精雕细琢的错误”。
你不去跟人互动,跟世界交手,不去做事情,你就很容易沉浸在“自己的正确”里面,故步自封。
人因为反馈而改变。
你觉得自己认知很高,能把ip做好,你一做几十播放,那你ip能力就是不行。
你觉得自己很懂人,很擅长人际关系,一追人就死,一聊天就尬,那你就是不行。
你觉得自己方法很强,自己的天赋很高,一努力怕不是要上清华,一考试就400分,你就是得好好想想,怎么能先上个一本,能避免自己滑落专科。
只有做事,只有见人,才能得到“真实的反馈”。
才能知道,自己对了。
才能知道,自己错了。
现实会教育你,因为对了有奖励,错了有惩罚。
惩罚甚至大到让你后背发凉。
奖励甚至大到一步登天。
敏感的人太容易“社会化程度太低”,犯错。
而所谓社会化就是,打开自己,走出内心世界,真正的跟人深度的交流,跟人合作做事,去体验亲密关系。
在爱情里面,尝甜吃苦,喜欢的人喜欢不到,表白的时机选择不对,过来的时机不够到位太早了太晚了提前有人先到了,以及更深刻地理解“原来相互喜欢的两个人,也会因为发展因为规划,或者因为性格不互补带来的相爱相杀分手”这些不完美,你终于理解喜欢这个词是有代价的,爱这个词是有分量的,你就在爱情里面社会化了。
在友情里面,有大鱼大肉的狐朋狗友,也有经风历雨的良言诤友,你终于明白有一句话“爱情热忱,但兄弟长久”,以至于你真的可以在某天敢给一个人肩靠肩背靠背的信任,甚至你兄弟被你当亲人来看,兄弟的病老子来医,你就在友情里面社会化了。
同时,做事情,吃上级的苦,站不好队,站错队,发错言,没统一好核心利益,辜负了贵人的一片好心,吃苦。
吃同级的苦,竞争的关系却没看到竞争,合作的关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帮助,胡言乱语什么都聊什么槽都吐,吃苦。
吃下级的苦,信息没有传递清楚,责任没有落实到位,盲目信任人,你大包大揽结果手下最终被惯着没有可用之人,吃苦。
那你在最困难的职场,也社会化了。
这些苦统统吃一遍。
这些情绪通通都感受一遍。
你的情商不可能低。
情商高跟油腻无关,情商高是一种对人对己的共赢,也就是舒服。
不拧巴,不扭成麻花。
直球得让人觉得干脆果敢,委婉的时候不会让人觉得是步步为营。
那就好了。
希望你能够成为一个舒服的人。
如果实在不行,没这个能耐,那就别管别人了。
你自己舒服就好。
 END. 

撰文 | 树林同学
排版 | Jodieny
图片来源 : 网络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