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了也得返贫的,反赚钱人格



2023年10月4日  |  树成林的第160期
这个思维不除,你很难不穷。
这个思维不除,你有钱了也容易返贫。
这个思维不除,必然在你生活中学习中人际关系里面,处处对你吸血。
在我接触了几千上万想赚钱的大学生之后,
你知道我发现了什么吗?
这群人赚不到钱的根本原因只是:
他们不想赚钱。
他们讨厌赚钱。
他们觉得赚钱是有罪的。
你不急着反驳。
你是不是听到“资本”这个词就生理性不适,“资本家”甚至就该立马点天灯。
你是不是对“网红”这个标签是轻视乃至于蔑视,再加上一个“网红卖货”,速速可以去世净化世界了。
你是不是看到“知识付费”就会很容易想到渲染焦虑,收割韭菜这些字眼,侮辱智商,售卖空气。
你是不是天然对“营销”就觉得是,虚假宣传,有强烈的抵制情绪,要去伪存真,不接受任何夸大。
但。
我想问你。
资本市场,是不是钱富集的地方。
资本家,是不是钱多的人。
你天然地厌恶钱多的地方,你天然地厌恶钱多的人,取个交集,
本质上,你会发现,你是在厌恶钱。
网红,卖货,卖课,这些词汇不停地链接上“恶心”,“恰烂钱”,“德不配位”。
以至于,你会慢慢地发现,你变成了对“卖”这个词汇。
深深的厌恶。
生理性不适。
在更早的时间里面,你爸妈也许还会不停地跟你灌输,
赚钱很难,我们赚到都是血汗钱,你看我们头发都白了,每天早上起来这么早,这么辛苦,
“钱”在这一刻被锚定“血汗”。
那,下次你挣钱的时候,你赚钱的时候,你在卖东西的时候,
你挣的是别人的“血与汗”,你自行想象,
你挣钱的道德成本有多高,你挣钱的心理负担有多大。
结果就是:
你挣钱越多,你越痛苦。
你赚钱越多,你越恶心。
永远没有那份身份认同,这些钱自动变成了“不义之财”。
哪怕是,你卖的东西远超市面上其他东西的性价比,你把自己累到死,提供的价值远高于你的价格。
我并不想为这些资本家开脱,大部分人确实在赚不义之财,
市面上大部分的网红,我也喜欢不起来,他们卖货赚的钱,相当部分也是德不配位。
但是,我想告诉大家,如果你们想赚钱,希望自己有钱,你必须得了解这里面的逻辑,到底是什么让他们有钱了。
你不能讨厌这些挣钱的属性。
甚至要习得它,拥抱它。
但你现在的情况却是,我讨厌一群人,讨厌有钱人,自动地下意识不接受他们的所有属性,
也拒绝了赚钱的可能性。
我不评价这些人的道德,资本家为富不仁,大部分网红德不配位,是事实。
但是,当你对一个人,是完全负面倾向的时候,你是绝不会学习他的,你只会找到他们身上的弱点,负面的东西,猛踩,这是人性。
同时,当你与一个群体,有天然对立的时候,有钱和没钱,有权和没权,你自然也会不停地接受各种阴谋论,以至于最终和这些特性有了生殖隔离。
现在你可能会觉得“我一定要戒掉自己对赚钱的负面情绪”。
但是,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没有用。
因为你的底层,核心,并不是厌恶赚钱。
而是赚钱的上一步,卖。
你真正从骨子里面反感的,害怕的,恐惧的,是卖,是交换。
所以你,不敢卖,也不会卖,也不想卖。
所以你,很难赚到钱。
来来来,干货来了。
三步走战略。
按这个走完之后,脸皮比城墙厚。
视频随便做。
东西随便卖。
全校属我最会吆喝。
我不卖谁卖,谁不卖谁王八蛋。
01
对卖脱敏
我们的文化基因里面,就是在否定“卖”的。
重农抑商。
士农工商。
商人是最底层,最没有价值的,甚至是蛀虫。
但是。
说实在的,你要是这么讨厌卖,这么讨厌交易的话,这么讨厌商人的话。
你吃碗粉,去商店买瓶水,你出来就应该骂骂咧咧的。
妈的,又被噶了,吃碗粉还要收钱。
买瓶水特么这么贵,我靠。
你家里面没油了。
你出门,去了楼下商店,买了桶油,
一桶140的,鲁花5S一级压榨花生油。
你咋没有骂娘,咋没说人家割你韭菜,贩卖焦虑呢?
这就是交换,它卖了你一桶油,你花了140。
你还会说,太方便了。
劳资走了几步就买到了,这么重扛回家必然累死我。
你被卖了,你并没有不爽,反而觉得,太方便了,太爽了。
我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你之所以讨厌卖。
就是在你的潜意识里面,买卖就是和杀害挂钩的,买卖就是和剥削压榨,收割镰刀挂钩的。
但事实上,大部分的卖都是共赢的。
你之所以讨厌的,厌恶的,心底里抵触的,是收割。
是我卖给你垃圾东西,是你买了瓶油,发现过期了。
奸商,黑心商人。
干。
是你情绪上头买了门课,发现完全纯属诈骗,承诺的点一个挂不上。
该死啊啊啊啊啊啊啊。
所以,你不讨厌卖,有用的东西,该卖就卖。
给我狠狠地卖。
但是你讨厌收割,剥削,诈骗。
大部分的卖是共赢的。
让卖的人越来越有钱。
让买的人有便利物超所值。
很简单的一个逻辑。
课程。
其实它本质是什么?
就是一个打包的信息集合体。
你们读书时代,买的学科的网课就是这么个玩意儿。
你是数学的专家,你集合了一门课程,费老大心思录了,我喜欢你上课的风格,你讲知识的效率高。
我需要应试,我买了。
课确实牛逼,我给你一个大拇哥。
又比如说,一个求职课。
你花了几十个小时,上百个小时,结合你自己的人生经验,打磨了这个课程。
里面真的有高质量的简历优化方案,各行各业的HR求职信息差,我确实需要了解这方面的思维,没问题。
你还能提供情绪能量,疯狂告诉我狠狠投,老子就是最屌的,就是最棒的。
你还专门做了一个社群,让我们一群菜鸡在里面互啄,不停地有人说投到大厂了,给兄弟姐妹们激励。
599买了。
我节约了时间,我更好的面试。
你赚到了钱。
值。
共赢了。
这个时候,我反倒要感激你的卖。
02
对营销脱敏
到底什么是营销?
到底什么是诈骗?
p图,你美化个20%,美美哒网恋,没问题。
但是你p个50%,你骗了我两个月,见面翻车,我是要报警的。
你欺骗我感情了。
人,就是天然有营销属性的,都习惯性把更好的东西拿出来。
你想嘛:
你每次应聘,简历的那个美化哟,倒腾一下都快把拿了多少小红花讲出来了,嗯嗯我能吃苦,嗯嗯我符合你们的要求,你符不符合,自己心里面还没点数吗?
每次去见面的时候,妆那个化哟,衣服裤子那个选哟,发型抓的哟,展示自己的绝佳脾气,你心里面又不是不知道,自己颜值几分,脾气跟火山灰有得一拼。
新来的,刚见你的,刚认识的人面前,那个高冷,那个乖巧,那个平静优雅,实则内心是个疯批,跟好朋友聊的天干的事都是讲出来人设三观崩塌的。
很正常。
而且,我觉得,完全没错。
大家都是这样的,我们的底层系统就是这样的。
“大家都想把,更好的一面,更好的状态,更精致的东西,拿出来。”
所以,你想想,你天然看不起销售这个岗位,有多危险。
这意味着:
“你对展示自己更好的一面,有相当强的心理压力。”
“甚至于,你觉得,在别人面前表现得比平时更好,是一种虚伪。”
你对营造更好的自己,是一种天然的抵触心理。
Dangerous!!!!!
人类,底层的进化密码,就是“装”。
文明,就是把野蛮美化,就是把物竞天择慢慢包装成阶级。
吃饱了,开始有礼义廉耻的过程,越来越有礼貌,越来越在乎格调,讲究越来越多的过程。
你的进步也是这样的。
我在别人面前,展示了更好的自己,这是我认为的理想状态,
然后,慢慢地大家都这么觉得,我就是这样的,但我心里知道真实的自己远远达不到,
所以我暗暗督促自己,说的东西拼了命地做到,努力去靠拢,
以至于,慢慢地变成更好的自己,
而此时此刻,出于对自己的美化,又有了新的自证预言。
这样的营销,难道不是大好事吗?
03
价值锚定
当你接受了交换,交易,当你接受了价值互换。
你就会慢慢发现本质。
其实打工,求职,就是一种“卖自己”。
我是985的,我是清北的,我的价值高,我要价就高。
我有大量的实习经验,我做了很多复杂的项目,组织沟通能力强,我的价值高,我要价就高。
赤裸一点,学历就是在证明你的价值。
01
第一档的价值,你是九八五大学的,你证明的就是,你大概率抗压能力比别人强一点。
02
第二档的价值,你是985大学还是高绩点的,你证明的就是,大学别人都在玩,但是你没有在这种状态里怠惰,你是对自己有要求。
你说绩点低能不能证明你的价值,可以啊,你要把简历里面的,高绩点替代为,丰富的实习经验,以及大量的项目参与经验,或者说你自媒体搞了多少粉丝,这可以证明你把时间花在了有价值的地方,绩点低但是我没有摆烂,我做了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
03
第三档的价值,你考研去了,大学绩点稀烂,没关系的,你至少证明了一件事情,你在漫长的时间里面可以接受自己摆烂,但某时某刻,你能接受提醒,突然清醒,忍住寂寞,考好上岸。
你的本质是卖个好价钱。
而这里的底层是,让自己有更高的价值。
你要知道,这些价值锚在哪里。
价值评判的东西在哪里,把这些东西弄清楚了。
你才不至于傻努力,自我感动。
当你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底层是价值交换。
当你对交换,交易,不再有负面滤镜。
你才能看清楚很多事情。
价值不对等的交易必然崩坏。
恋爱关系是这样,一个人不停地想要更多,要求更多,会死。
两个人家庭条件,理念认知,相差太大,没有情绪价值的调和补充,没有创造足够的回忆让关系走向温情,激情褪去就是分手的时候。
求职的关系也是这样。
你只管呈现更高的价值,老板不给你发更多的工资,你价值明显高了,配不上你的价格,他有眼无珠,你走就好。
但是如果说你只是苦心钻营,怎么少做事,偷更多的懒,拿更多的钱,你短期价格是高于你的价值了,但长期来看,价格必然回归价值,你没有成长,时间浪费了,机会错过了。
包括你做ip做内容做产品依旧也是如此。
你当然可以选择做垃圾也有更多的流量,但长期来看,市场必然会淘汰劣币。
而在这个时候,因为你不停输出垃圾,而不是选择每次都用力到极致,不停地突破自己的舒适区,不停地拼命地把压箱底拿出来。
等到风云变幻的那一天,你就会被第一个淘汰。
保持开放。
保持成长。
每次,都做到极致。
让自己的价值上升,这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不管你是理想主义,还是现实主义者,也许理想主义者就是,我接受弱肉强食,物竞天择,价值交换,但还是愿意多花点时间,花点精力,有一些别人不理解的,对后进者的悲悯。
曾经有一部梯子,然后我上来了。
我要做的事情,不是撤掉梯子,而是攀岩而上,找一堆木匠,多打一些梯子,
让下面的,那些依旧也愿意做梯子,要去做一些看起来很笨不讨好的人,
也能上来。
我还是觉得,如果一个人不关心价值,不关注交换,对交易的本质无视。
他就一定必然容易自我感动。
对身边的人事物苛求苛责。
但如果一个人,只关心交易,只关心价值互换。
那太business了。
太商业了。
我还是更喜欢那群,认真乃至于较真的,不自我感动的,
心里面放着梯子的,愣头青。
 END. 

撰文 | 树林同学
排版 | Jodieny
图片来源 :网络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