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7日 | 树成林的第197期
大家如果真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话,
毕业即失业,
这句话并非渲染焦虑,而是大部分人的既定事实。
是的,高学历,也失业。
这个世界上,
只有一种最大的蠢不能治,
那就是临阵磨枪。
再烂再差的版本,都有答案,
而且,答案非常清晰,极其有用。
学历快速贬值的时代,这三条信息差,就是你的版本答案。
第一条,超80%的专业,大一就能找到实习,毕业不但有工作,还能拿高薪;
第二条,70%的信息和机会,掌握在年龄大你20岁的人手,向上社交,从他们做起;
第三条,每年的5月,9月,10月是搭建自己大学人脉网络的最佳时期,错过再等一年。
我是你们的A哥,
如果你大四了,我真心希望你能成为临战磨枪成功的最后一员。
如果你刚上大一,我希望你能笑着看完,这是最好的时间。
1
超80%的专业,
在大一就能找到实习。
在我带过的学生里,普遍存在一个规律。
每早一年实习,毕业薪资相较于其他同学,上涨50%。
毕业即就业的版本答案只有一个,早点实习,越早越好。
大一有实习,就业皇帝,
大二才实习,打工小弟,
大三再实习,身心俱疲,
大四没实习,失业等你。
最后一条,没有骗你,
不制造焦虑只摆事实,9月开学就有校招,
强烈建议你亲自看看,hr是如何一个接一个拒绝空白的简历。
2023年4月,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至24岁城镇调查失业率20.4%。
5个人中就有一个失业。
同年高考录取率80%,没考上大学的直接找工作去了,那剩下的失业青年,可想而知,大部分是大学生。
即使竞争压力这么大,早点准备,
超80%的专业,也都能在大一找到实习。
那20%被排除掉的专业,我直接告诉你:
考古学、古典文学这类市场需求极小的专业;
农林类,只有在特点地域或行业才有需求的专业;
哲学、马克思、数学等纯理论学科,大学初期实践性较弱的专业。
如果你属于以上三类,可以放弃这段,下边还有其他秘籍等你。
那么,具体该如何在大一
找到实习呢(简化版)?
首先,你要处于没有被排除在外的80%专业里。
然后,你需要调研——你所在的专业/行业,除了端茶送水当秘书外,最基础的工作是什么。
接着,面向最基础的工作要求准备简历,优先校招,海投,就这么简单。
这一系列行为成立的根本在于——
正规公司招人入职时,都需要给员工培训。
从公司视角看,哪怕实习生拿的工资不多,企业也要花费人力物力去进行培训,这是实打实花出去的钱啊。
虽然行业内技能通用,但每个公司的业务,工作方式都不同。
哪怕是社会上经验丰富,跳槽多次的老鸟,都绕不开这个流程,何况学校里的实习生。
工作越复杂,公司所需要的培训流程、花费越多,门槛水涨船高。
所以优先去校招。
来校招的HR,普遍面向经验不足的清澈大学生,低年级更容易在其中找到本行业的低门槛岗位。
工作难度低,从事的大多是重复性劳动,公司培训的难度也随之降低,自然也更愿意招人进来。
万事开头难,当你的简历早早多了第一项实习,第二个第三个,接踵而来。
从2月份到今天,6个月时间,已经50多名大一的同学找我反馈,自己找到实习、甚至是直接找到工作的案例。
其中8名专科同学,22名985/211同学,剩下的是一本。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只有一两个学生做到了的话,叫做幸存者偏差。
只有名校生做到了的话,不具备普及型。
而分散在不同学校层次,不止一例,而是几十例的事实摆在面前的话。
说明着什么?
说明这就是隐藏的版本答案之一。
2
重点关注年龄大你20岁以上的人,他们能给你带来无法想象的机遇。
大二,从没做过生意的我,向英国倒卖螺丝粉,挣了20万,赚回4年学费的同时,也有了第一批创业资金。
大三,从没接触无人机的我,受邀成为上海市无人机实验室主理人,为我带来多项高含金量国奖,让我乘上保研直通车。
说实话,若没有一批年级大我20多岁的“兄弟”帮我,这些真搞不来。
大学生就像清晨6点钟的太阳,
未来是你们的,但现在不是。
那“现在”是谁的呢?
优秀的学长学姐?辅导员?都不是。
而是真正在管事情的人,
从职位上讲,教授,副院长,学院书记,部门主管......
从年龄上讲,年龄比你们大20-30岁。
普通大学生的社交圈集中在自己年龄上下7岁的范围里。
18岁刚上大一的你,找到了刚满25岁的学长。
学长研二在读,吐槽导师对自己的压榨,还额外与你分享了硕士生找工作也难的焦虑。
转而去向24岁的学姐寻求帮助,
学姐工作刚满一年,嘴里嘟囔着什么牛马上司,准备跳槽跑路,还让你一起回老家找个人嫁了。
迷茫,并不是大学生特有,而是年轻人共有。
2年前,我刚开始大学规划创业,去清北校友会招咨询师。
我想,从中国最高等的学府毕业的人,一定对行业有很深刻的理解吧!
实则不然。
除了薪资高点外,大部人的行业见解,甚至不如3线城市的小管理高。
毕竟人家十年天天见客户做产品,深耕这么久能把行业内全流程都摸一遍。
你一个刚入职干两年的,就算是打工赛亚人效率也不会高5倍吧。
大学里,最重要的向上社交,
应该向年龄大于你20岁以上的人去拓展。
向上社交,是一条复杂度极高,变数极多的长战线,但收益也是高到可怕。
别人还在找机会,你能“被安排”职位。
别人还在搜帖子,你能直接触及内幕消息。
“现在”与“将来”联合,实现真正的降维打击同龄人。
具体的内容,没半个小时直播是讲不清楚的。
该如何与大你20岁以上的人
打交道呢(简洁版)?
红包?请客?
都不是,你要送礼。
且,送的这个礼,并不是实物。
三四十岁,工作稳定成家立业,难道还差你18岁,小红书看攻略买来的200块钱办公好物吗?
你需要把你自己,作为“礼物”,送给对方。
这就有人问了,既然我对行业了解肤浅,该如何为对方提供价值?
答案之一,就是错峰信息差。
你们不知道三四十岁的人。在想什么,同样,他们也不知道咱们在想啥。
专家、领导对大学的认知还停留在20年前,人脉圈子也集中在自己年龄的上下十岁。
虽然所处维度不同,但信息同样闭塞。
这就是为什么,每隔一段时间你就能看到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新闻报道,学校政策。
“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是不努力!”
“大学生应该脱下孔乙己的长衫!”
“建议大学生别总想考公求稳,不要在意刚入职工资。”
在年轻人急于获取企业、行业信息避雷,规划的同时,企业也渴望与大学生群体进行对接,从而最大化员工利用率。
腾讯、华为、美团等等中厂大厂,都在招募学生作为校园大使,就是这个原因。
同龄人信息,同龄人视角,只是你的优势之一,
字数有限,展开讲的话,至少30分钟直播。
但核心逻辑就在于,发掘你有,他没有,且他未来可能会用到的东西。
最近一直在见大企业的“老油条”,从35岁的主管再到50+的副总。
每次见面,我只拿捏一个原则,哪怕你现在不需要我,但你保不准未来哪一天就只能用到我。
战略威慑,“上边的人”都懂,
如同中国的核武器,从不使用,但一定要有,这就是威慑。
因为你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我们真的发射出去。
同样,对方也不会赌,永远用不到我们。
3
大学,比任何阶段都更需要抢时间
高中,只要你在高考前觉醒,发愤图强,总会是有救的。
但到了大学,有很多时间节点,错过了,就再不会有。
开学前一个月窗口期,是最容易拿下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同学人脉的时候。在此之后的3年里,你不用担心错过任何校内的信息差。
考研、保研录取结果刚放出来,是学长学姐最乐于免费,详细分享经验方法的时候。这时你去询问教学,可能会得到价值四五千的课程和资料;
部分高含金量竞赛,学院会提前筛选内定人选,想报名不能等到发通知通告的时候。一旦拿到机会,面试加分,求职加薪,都是囊中之物...
以上这些时间节点,是你在网上永远不可能刷到的。
(就算刷到了,也是A哥我发的hhh)
网络上,充满了营销味道慢慢的标题:
《明确春招时间,把握金三银四,做好这3件事不愁没offer!》
考研认准大四的12月23、24号。考研准考证记得提前打印好。
每次看到这些内容,我都为大学生感到悲哀。
学校不教,默认学生都知道,
自媒体博主抄了抄学院公告,
打着大学信息差的旗号,
把学生当韭菜割掉。
可惜。
如果他们真能告诉你我前边讲的3条,A哥我也就欣慰了。
可他们偏不啊!!!!
没办法,谁叫我是行业领头呢?
大学里重要的时间节点,不是最基础的死日期ddl所串成的一条线,而是基于这些ddl推导出来的人、事、物,在时间轴上编排出来的一张网。
大学,多维度发展。
时间节点,不止于此。
“xx比较轻松,但是赚钱少,至于选哪个,看你自己。”
看你🐴的自己!
高考填报志愿,只是你人生中众多选择中的一个。
3年后,
有保研选方向,选导师;
有就业选公司,选岗位;
有考研选专业,选学校。
这种选择,在旁观者看来,如一粒尘般轻飘,
而落到做选择的人身上,就如一座山般沉重。
我就是曾经被“信息差”所蒙骗的那一批人。
现在的我对外:
本硕横跨4个专业,专业排名都是前1%,非常牛逼。
5年前的我:
到底改选哪个专业,学长学姐都说未来可期啊,好纠结。
现在的我对外:
考研保研留学全部通关。
当时的我:
大二就花8000报名了考研早鸟课,
大三为了保研留学,买了毫无用处的3w块辅导班,
已经花出去4w块钱的我,依然要在封校的情况下,去同专业宿舍睡地板复习,半夜被冻醒。
回看过去。
很多人会说,A啊!你干了好多事情,你的经历很传奇!
我只能一笑了之。
2022年的4月份,凌晨3点,我睡在宿舍地上,没有被子,独自夜里醒来。
太冷了, 睡不着。
我看着天花板上因为熄灯而找不到光亮的飞虫,
很感慨,很像我。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我们大学生的努力,是不应该白费的。
哪怕只有一丝光亮指引我们,我们便会向前冲锋,已经卷了18年了,还差这一会么?
可我们怕,怕哪怕再用力挥动翅膀,却飞向了时代错误的方向。
错过时代发展的快车,选择了未曾热爱的道路,跌落天坑爬不出来。
我不想, 让任何人,再经历这些了。
努力应该得到回报,前提是有对应的方法。
从那天起,我便下决心开始大学规划的创业。
一步步,从在校园做私单,到自媒体起号宣传,到被投资,再到上海类目榜一,直到获得教育部国奖以及多所高校合作的今天。
《大学顶端规划营》,是我一步步经营到今天的线上项目。
2024年1月,在树成林开启了第一次《顶端规划营》
2000+同学报名,以我一向看事实,摆证据,做复盘的习惯。
我认真发了问卷反馈,好评率99.7%。
针对重复度较高的建议,我对课程进行了迭代升级。
除此之外,课程的核心内容,如上文所说,
不止信息差,更多的在于方法,更多在于实践。
20节课程,
每节课都有:
学生接触不到的信息差;
从顶端观察的思维视角;
科学验证的严谨规划方法;
落实到个人层面的实操作业。
课程结束,你能直接得到的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
找到你大学发展的中轴线,用数字量化你的各项偏好,从此不再选择困难;
找到你所真正期望投入的行业,搭建抹除一切行业谣言的信息框架;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考研/保研/留学/就业,不同学校档次不同专业如何规划选择,如何收益最大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最终,设计出一条,精确到月份,指导你大学发展的顶端规划时间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每个节点为了什么,每个阶段需要做什么,从此大学不再有迷茫二字存在,
真正意义上为大学4年加上一个进度条。
以上截图,均由第一期《顶端规划营》的学员自己制作,可不是我的样本哦。
半年过去,我向朋友圈的规划课老学员,征集了一波大学半年的反馈进展:
除了开篇提到的大一找到实习、工作的同学外,
拿国奖,绩点飞跃,保研名校,科研论文,奖学金.....
都已经是基本操作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除了耀眼成就之外,更令我开心的是规划课过后,
他们或是通过课程的量化工具,或是通过亲身尝试,再不断用kiss表格复盘,
都找到了自己真正渴求的发展方向。
或许你也学习着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被互联网、家长的要求,其他人的期盼所绑架;
不知道路在何方,何去何从。
你一定会在这里找到答案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而且,无论你的学校档次,选择的道路是,考研,保研,留学还是就业。
《顶端规划营》为每一条未来发展的方向,都设有长期群聊供信息交换。
每一期的学员,都会一起,在这里互相帮助,在这里一直陪着你。
4
报名相关
课程价格:
799元
没错,相较于上次一课程,涨价了。
《顶端规划营2.0》相较第一代更新优化40%+,
新开放了大专选修,大一新生选修额外板块,以及2024-2025政策分析等时效内容。
且经过半年跟踪调研,
我们发现《顶端规划营》给学生带来的实际效果,价值远超这个数字的10倍。
再下一期,大概率还会涨价。
说实话,我这里原本定价1299。
老样子,树林巨斧砍大树,大砍价,给你们砍下来500块。
随着样本增多,数据的更新,课程的迭代,
《顶端规划营》所能达成的效果,会逐渐趋向私人定制。
我大众点评店铺的线下咨询师1v1规划,最便宜的档次,是4000元。
但在今天这里,是799元,打通大学4年。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优惠:
1) 所有买过优惠高考产品的,统一发 69 优惠券(买过多种产品也为 1 张,数量不叠加);
高中产品:单词突围3500/1700训练营、微分构题营、数学大题营第2期/数学全程课、物化生政史地体系重构系列。
2) 所有买过优惠大学产品的,统一发 69 优惠券(买过多种产品也为 1 张,数量不叠加);
大学产品:四六级、ip营(24年)、浪前(24年)。
3) 以上优惠券使用可叠加。
对于购买2024上半年《顶端规划营》的老朋友,
我自己砍自己,再砍500元。
299元。
新东西,我绝对不能让老朋友错过。
相应优惠将会以优惠券的方式发放到小鹅通账户,报名时可直接使用。
课程安排:
报名时间:
2024.8.17 - 2024.8.24
课程时间:
2024.8.24日开营,隔天直播
报名流程:
报名须知:
01
内容爆炸警告
「顶端规划营」不但有巨量的知识/信息差,更包含很多探索自身,探索行业的实践内容。
规划大学的过程不像休息看剧那般舒适,请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02
面向人群
无论大专、一本、985/211学校,「顶端规划营」报名最佳阶段为大一、大二、大三。
而大四学生,由于已经错过了最佳规划时间,效果将会打折扣,谨慎报名。
03
内容迭代
9月份「顶端规划营」相较第一代更新优化40%+,新开放大专选修,大一新生选修额外板块,以及2024-2025政策分析等时效内容。
04
购买须知
「顶端规划营」为虚拟服务,一经购买概不退款,请谨慎购买。
付款二维码:
课程报名二维码
付款成功后,所有同学请扫下面的二维码添加客服的微信(会通过的,请耐心等待),向客服发送报名付款成功的截图,我们会在8月23日集中邀请大家进入课程群聊。
课程助理码
必须注意,用哪个手机号的微信买课的,只能在那个手机号对应的账号上看,买的时候请注意,否则后续更换绑定手机号会非常麻烦。
It takes a little more to make A Legend.
这里是A是传奇,期待见到你。
END.
撰文 | A是传奇
排版 | Jodieny
图片来源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