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347初试复试第一经验分享


考华中师范应用心理347非全日制可以躺着做梦就考上吗?
分享一点经验(初试复试第一)
再更新!拟录取啦呜呜!复试也是第一,真的忍不住骄傲一分钟

这两天收拾完东西就把英语政治经验给补上(救救我的拖延症吧…)
等成绩等到干呕...终于在27号等到啦!来更新一波~~

AUT
以下是满满干货的原文
作为一名考非全日制的考生,应该是在考研大军鄙视链中的末游了,在很多人看来,考试难度较低,含金量不够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考非全日制没有用,也不意味着我们交个钱就可以躺着捞文凭,还是得老老实实努力的。
我是21届的考生,目标院校专业是华中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刚考完初试还热乎着,虽然成绩还没有出来,但不论结果如何,我想趁着记忆还在保质期的时候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一年备考过程中的关于专业课的一些经验。


个人情况以及目标院校选择
2016年本科毕业,当了三年社畜,2020年3月辞职,4月正式开始备考,手机重度依赖者,是一名不算年轻且很咸鱼的考研人。

很多人问怎么择校择专业,诚然学校排名、专业实力、自己的能力梦想等是很重要的,但另外我认为,这个选择还必须要跟你自己的人生规划要合适,这是你自己专属的选择,而不是“他们说好”的选择。
比如,我的择校择专业要求是:
1. 在武汉
2. 至少是211及以上院校
3. 和之前工作(HR)或想从事行业(教育)相关
4. 感兴趣
5. 边工作边读书,即非全
基于以上几个要求,我的选择很少了,华中师范大学应用心理非全日制就是不错的选择。
得插一个问题,啥是非全日制?


歧视不歧视先不谈,简单来说,非全日制是非常适合有工作经验或者在职的、想边工作边学习进而提升学历的人来读的一种学习形式。
如果你想考非全日制,那么大概率你是上班族,选择院校时肯定要结合地点、院校上课形式、学费(心理学不便宜)等因素,比如说听说华中师大从我们这一届非全就只有周末上课了,要在报考前把这些因素都问清楚。

如果只从性价比来考虑,应用心理里面华中师范的非全日制应该是性价比最高的了。
为啥这么说呢?简单介绍一下华中师范大学应用心理非全日制的情况:
01
# 学校很好
可直接去学校官网看看学校简介,师资不错、环境不错、位置不错,尤其在心理学这个专业上排名很靠前,值得考!
02
# 参考书目不多
《普通心理学(第五版)》,彭聃龄著,北师大出版社,2019年
《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
人格:(二选一)
《人格心理学》,郭永玉、贺金波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人格心理学(第八版)》,Jerry M.Burger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年
发展:(时间不够可以二选一,但个人建议有条件都看)
《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周宗奎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发展心理学(第三版)》,林崇德,北师大出版社,2018年
社心:
《社会心理学(第四版)》,侯玉波著,北大出版,2018年
这些书目真的不算多了!
03
# 招生人数多

(注意复试扩招到150人)
同学们!看看这个招生人数!已经是很相应国家号召了!(当然赚得钱也多T.T)而由于是非全日制,报考的人数并不是特别多,而且你的竞争对手大部分都是在职,所以对于想要提升学历的在职人士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方向有三个,最吃香的是咨询方向,所以今年也给了最多的名额,我考的是人才管理方向的,因为原来是HR嘛,如果是全职妈妈或者人民教师,很推荐考儿童发展与教育方向,对于孩子和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
04
# 初试录取线不高
2020年的初试分数线是国家线331分,应该说每年基本初试只要过了国家线就可以进入复试,压力还是比较小的。
05
# 学费相比还可以接受
学费3W6,是有点贵,但对比其他学校不算特别贵
有人可能说,36000一年诶!!超贵的!!是的,今年涨价了,是很贵,但是现在心理学的非全日制普遍都贵(韭菜好割啊),如果对比起北师大、华东师大、华南师大等学校,你会发现这个还可以接受了。如果是在职人员,拿自己的工资来投资自己,我个人认为也不算亏。
PS:华中的应用心理专硕已经没有全日制了,只有非全日制,如果看中华中师范大学的心理学相关专业,又想读全日制又不想读学硕,还可以考虑华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如果有兴趣可以单独问我,我有研友报考了这个,也比较容易考。

关于时间规划
01
复习进度
首先,关于“XX时候开始来不来得及”的问题,我想说,我见过提前一年半开始准备但没考上的人,也见过10月辞职开始复习还考了专业第一名的人,来不来得及因人而异,所以大家不要完全照搬任何经验贴,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我的专业课复习情况是:
(1)4~6月:基础夯实阶段
华中师范的参考书目并不多,从4月开始复习的话,把所有参考书看一遍是完全可以的。我是先自己看一遍书,把自己觉得有用的地方用一种颜色的荧光笔划出来,再听一遍课把老师说的重点用另一种颜色的荧光笔划出来,每看完一章我就自己画这一章的框架再梳理一遍,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会自己百度查资料或者问学长,这样下来,基本理解了各个知识点且在头脑中留下了印象。

我是时间够所以都看了,最下面两本可以选看,两本发展也可以选看一本

                     基础阶段画的框架
(2)7~9月:背诵刷题阶段
这个阶段就要开始背诵了,不管你是报班发的资料还是某鱼买的资料或者自己整理的资料,要扎扎实实想尽办法进行背诵,同时辅以刷题。相信我,这是一个反复痛苦的过程,背了忘忘了背,我觉得好用的背诵方法会在下文分享。

(3)10~12:冲刺模拟阶段
还是反复地背!不过如果上一阶段背得扎实,这一阶段背诵会逐渐顺畅。到了11月,建议有条件的还是尽量要进行全真模拟考试,可以拿去年的真题或者一些模拟题模考,选择周日上午考试的时间,让自己身心都习惯,重要的是锻炼笔速,因为考试是真的很难写完。像我考了5次模拟考,还是找出了一些很乌龙的bug,比如直接漏了简答题没写.....
02
【坑】不要把时间规划得过于细!
计划是一定要列的,总体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都需要,但是我的经验是,如果你不是一个超级自律的人,而是像我一样总是不由自主打开手机的话,过于严密不留一丝间隙的计划只会给你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压力!一旦某一天某一时刻你的某个任务没有完成,就会打乱你一整个计划。所以,制定计划的时候,劳逸结合,适当给自己留出点空闲时间,自己对自己还是得有点数的。

总的来说,如果你从现在开始准备,时间妥妥的,那么专业课基础可以打得更牢一点。
推荐一个时间规划的app:番茄to do。可以正计时倒计时、锁机、加入自习室、记录学习时长、早睡早起打卡等等。


关于报班
关于报班,我想先说明两个问题:
1. 报班不是必须,如果你具备:本科本专业、自学能力强、不喜欢别人指点你的学习计划、准备时间充足、搜集信息能力强、有毅力、自律,以上这些特征中的几个,是可以不用报班或者选择性购买资料自学的。像某鱼上面是可以买到一些课程的,大家可以搜搜看,如果有需要我也可以把以前买的分享给大家,只是我最后没点开看,不知道质量怎么样。
如果你是在职考,那我非常建议你报一个班,因为可以省去大量的时间精力,并且用自己的工资积蓄投资自己也没那么多罪恶感。
2. 如果决定报班,必须知道:没有一个辅导机构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各自的长处,关键在于你需要什么样的辅导。
我在报班的问题上,说实话是走过一点弯路的。
最开始4月的时候,我到处搜集辅导机构的信息,选择了A机构。A机构的优点在于基础课程比较好,一些名师讲课逻辑清晰、通俗易懂;但是缺点在于,没有针对性,应该说是对于我要考的华中师范347没有针对性,如果是学硕的话,我觉得可以考虑考虑;另外就是因为我不是买的vip,所以答疑是在一个app里面,没有专门的班级群和班主任,如果是vip之类的,服务应该会好些吧。
后来我就又报了一个B机构。当时看中B机构的一点就是它是华中师范自己的学长学姐办的,对于华中有针对性,我想着还可以了解一些华中相关信息(众所周知,考研是一场信息战)。我报的是小班教学,直播课当堂带背,本来社恐的我是有点抗拒的,后来发现,真香,人不逼自己一把不知道自己记忆力还可以这么好哈哈。
另外,考完初试才发最最大的优点就是发的背诵宝典太香了!谁用谁知道!考完群里刷屏夸!缺点的话我觉得应该就是有的基础课可能略逊色A机构,毕竟人家是多年经验专业讲师。
另外的C机构和D机构我也通过研友有了解,应该说都有所长和有所短,有的适合学硕,有的适合专硕。所以报班的时候,不要听别人笼统地说好和不好,而要问清楚哪里好哪里不好,需要评估一下自己可以为了哪些优点接受哪些缺点,再进行抉择。

关于背书
千万不要直接抱着课本啃!不管你什么途径,搞到靠谱的资料,背!
我高中是一名理科生,大学是一名工科生,所以背书对我来说其实是蛮有难度的,在漫长又痛苦的背书阶段,我尝试了N多方法,分享几个对我来说有用的:

1. 打轮背
比如说今天背了1、2、3章,明天我就背2、3、4章,后天我背1、4、5章、再后天背2、3、6章…诸如此类。类似于艾宾浩斯记忆法,但是又没有那么严格执行,我一般是在背新章节的基础上比较随心地抽取前面的一两章复习。全部背完后又重新打轮背第二遍第三遍。

2. 调换章节顺序背
打轮背了整两遍后,我会从中间章节开始往前后背,大家知道由于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中间章节记忆是最不牢靠的。后面几次背诵我还会选择从后往前、单双数等花式顺序,就是希望题目问到不管哪个章节我都可以顺利提取。

3. 找研友抽背
建议在背完第一遍之后再找一个水平相当的研友。我是在九月找到我的研友,她是在职,我们每隔两天语音抽背1小时,每人半小时。真的是给彼此增添了很大的动力。


4. 抽卡片背
如果找不到研友,那么可以自己制作抽背的卡片,每天随机抽取几张卡片提问自己。我是在卡片上写上了一些提纲,如果不记得我就看一下提醒自己。


5. 口诀记忆
我们带背课程是学长学姐给了口诀的,最开始担心会不会只记得口诀了,后来发现背的东西多了之后,口诀真的很有用!于是我有时也会自己编一些口诀,自己编的就记得更牢固,不过自己编花的时间就比较多了,而且有时候也没那么多点子。

6. 自己查资料
你还可以选择自己百度资料,你会发现这样印象会更加深刻,当时我就是因为仔仔细细搜索了行为主义几位大佬的资料,所以对他们的知识点都背得比较熟。

7. 理顺逻辑,讲给假想学生听
我个人觉得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不能死记硬背,必须理解记忆,你要知道你背的东西讲的是什么,那一大段是什么结构,是总分总?还是递进?还是因果?你可以把自己当做老师,把这段话的逻辑给假想的学生讲出来,政治背书我也是采用这个方法。我是受了某次学长的启发,那次我有个题的八个步骤按口诀也总是背不出来,他就给我分析为什么第一步是这样,第一步之后变成了什么状况,这时需要什么,所以第二步就来了,以此类推,我听完之后又给他讲了一遍,理顺了逻辑,再结合口诀,就背下来了。

8. 压力记忆
这个是针对我当时报的集训班,当堂给几分钟记忆之后立刻背,真是激发了巨大的潜能,效果还很好。没有报班的话,你可以尝试请爸妈或者朋友扮演老师,营造环境让自己在压力下背诵,毕竟考试的时候也是在压力下提取嘛。


关于笔记
学习肯定要写笔记,大家可能看到某书上面很多漂亮的工整的学习笔记很羡慕,于是也想花很多时间去整理笔记,但是对于考研,花太多时间在把笔记整理漂亮上只会得不偿失。
笔记好看当然好,但最重要的就是要对自己有用!如果是把书上整段整段的文字都抄下来,真的就没必要啦!
建议做思维导图,手写或者电子的都可以,电脑上好用的软件有蛮多的,Mindmaster、幕布这些都不错,如果不在乎漂亮只要够用和方便,给大家推荐一个网页就可以用的:百度脑图。基本功能够用,自动保存,网页打开直接能用非常方便。


写在最后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拼来拼去,很大一部分都是拼的心态,许多人一起比赛,你会发现很多人在途中就弃赛了,坚持到终点,至少你就赢了一半。
非全日制,说难吧,相对于全日制肯定简单些,但说简单吧,对于在职的、有家庭的朋友其实又不容易,生活中那么多的琐事真的会磨掉人的耐心和毅力。
这一路总有人瞧不起非全日制,搞我的心态,我也一度纠结怀疑过。但后来我想明白了,我考这个研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学到一些东西提升自己进而帮助自己的业务,也就是最终为了应用,而且我已经有了三年的工作经验,还想继续工作,那么我选择非全日制就适合我。
就像涛涛说的,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
如果还有一些我没写到的疑问可以再来问我哈!(v:tuo5tuo)
加油!考研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