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级大龄专科学姐上岸华南师大应用心理专硕,硬核分享


点击蓝字
关注觅峰
#0
学姐介绍
本文作者:觅峰21级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非全)专硕学员。初试340分,专业课224分。
第一学历是专科,32岁开始考研。
三十而立,现已拟录取。
#1
大龄考生
大家好,我去年参加了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今年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应心专硕(非全)研究生,在备考期间,有一些感悟想跟大家分享分享。
跟大多数考研的考生相比,我的年龄不小了。去年考研时已经32岁了,决定考研之前我还做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想着自己都这么大了,还跟20多岁的弟弟妹妹们一起考试,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但是想了想还是要提升自己的学历,不然在社会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太弱了,最终就决定了走考研这条路。
#2
备考经历,接触觅峰
我6月份开始在网上买了一些专业课的书,当时还花了几百块钱买了考研的视频资料(现在想想当时真的是花了冤枉钱,本想省钱,却又浪费了钱),说是只要把上面的内容学会了,初试就可以过。结果发现,我看完视频还是蒙的,而且当时就是一种假装努力的状态,在行动上是每天学一点,告诉自己要考研了,但真的没有看进去。
然后,又有工作的事要忙,就这样,一直拖到8月份。这时,我开始思考到底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考研?要不要报班?
根据我以往的经验,报班的话,安全感更高一些。我考教师资格证就是报班考上的。现在考研,比考教师资格证难多了,还是选择报班学习吧。我相信报班的价值,它可以让我少走很多弯路。接下来就要考虑性价比的问题了,综合对比几家机构后,我最终选择了觅峰(广告有点硬,大家不要介意),它的性价比是最高的。在咨询课程的时候,感谢佳慧学姐热心的跟我分享她当时为什么选择觅峰,然后又给我推荐合适的班型。还有刘莹学姐对我的鼓励,真的特别感谢。要知道,我在刚开始选择考研时,信心是很弱的,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又是专科,唉,哪哪都不如别人啊,多亏了她们的鼓励,让我有了定下来考研的决心。
经过分析后,我选择了觅峰集训的课程(7千多块)。报完了课,我就开始参加线上集训的课,能参加直播的就参加,不能参加的就看录播,把这些内容都学习到。
我们同学之间还组了一个背书群,说实话,真的是非常感谢两位同学的帮助,我们是从9月14号开始每天一小时线上背书,直到初试的倒数第二天。也就是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全力以赴学习是从9月到12月底。想想那段时光,真的是特别感恩。我们相互督促,相互鼓励,有心理压力的时候聊一聊就好了。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也正是有同学们营造的背书氛围,让自己内心有了安全感,知道自己不是独自在奋战,而是有人和我一起前行。感觉很有力量。其实这也是我选择报班的原因。我的学习态度是有的,但是学习动力还不足,需要共同学习的氛围的带动,毕竟,人是环境的产物嘛。一起背书真的太重要了。在这段枯燥的备考时期,它就像是一道光芒,让昏暗的生活瞬间明亮了起来。
然后,在备考期间,我还总结了自己尝试过的,非常有效的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3
硬核分享
Grain Rain, One of 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
第一、梦想可视化
这个方法呢,我在考语文和心理教师资格证的时候就有用到。考教资的前一个月,每天晚上睡觉前,我就想象自己拿到了红本的教师资格证的画面,还一直在心里说“我拿到了教师资格证”,后来真的如愿以偿了。这次,在考研的时候,我也用了这个方法。从9月份开始,睡前在心里念叨,我考上华南师范大学,但那个时候,说这句话的信心还不足,画面也不够清晰,直到10月份,我在一句话上找到了感觉,那就是“我是华南师大研究生”,我发现,当我说这句话时,我很开心,很兴奋。真的是忍不住的开心啊,我就知道了,就它了。然后,睡前在心中默念这句话,同时在大脑里呈现自己走进华师的校门,穿着裙子,一蹦一跳的走,很开心的样子。画面也越来越清晰了,就像它呈现在眼前。我还把自己手机的背景换成了华南师大的照片。让自己白天的意念也更强。当然,白天只要闭眼休息的时候,我都会练一会儿。真的很管用,推荐大家使用。其实这个方法是有科学依据的,我们知道,能量的聚集可以转化成物质。每天去想,就是聚集能量,经过时间的积累,能量就能转化成物质,也就是心想事成了。再从现实来说,每天念叨的时候,自己会主动的去学习,找学习方法,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自己念叨的这件事儿上,努力到位了,成果自然来。
 

 
第二、每天定小目标
这一点我感触很深,若是我当天没有定目标,我就是迷茫的学,效率低,成果差。若是定了目标,我就会逼着自己达成目标,学习效率高了很多倍,成果很好,很有成就感。这让我想到了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手段—目标分析,把总目标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小目标达成了,大目标就达成了。真的是这样,每天定下小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完成,一点点做,过了一个月后发现,原来我把专业课都记下来了。真的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之前以为那么困难的任务,经过每天达成一点点,最终发现原来也没有那么难,反而是So easy!真的特别感谢这样的体验,这让我在以后不论遇到什么任务都不怕了,我相信积少能成多,水滴石会穿。
 
第三、扫描记忆
扫描记忆是我工作时培训学生,提高他们记忆力的方法,我自己也在用。确实管用。虽然不如孩子们记的那么全、那么快,但对我来说,这些已经够用了。扫描记忆是在背书时,不出声,就用眼睛扫描书上的文字,一行一行快速的扫,扫完之后,马上合上书,开始背书。真的很神奇,以前以为自己要看好多遍或是读出来好多遍才能记下来,后来发现,其实,扫描一遍后,就能背出70%了,然后再扫再背,第二遍能背出80%,第三遍就大概能背出90%—98%了。用了这个方法后,我有了一种“原来我也可以”的感受。增长了不少自信心呢。扫书会练得速度越来越快的。在考试前的一星期里,我大概是两天扫完7本专业课,快的时候一天就能扫完,就只是快速扫描,不去读不去背,其实扫的时候,这些内容就储存在记忆库里了,能过很多遍专业课,很有成就感。
 
第四、变换方式背书
背书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一直用一种方式来背书,会很容易走神的,学习效率就变低了。所以,我会让自己换各种方式来背,比如声情并茂的读,读得我都觉得有意思,像是在讲故事,哈哈。读累了,就扫描记忆一下。扫累了,就边走边看。在家里背的时间久了,就换个场地,到公园里背,看着那么多人各玩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又很热闹,感觉很温暖。若是看和读都累了,就录音,把要记的内容录下来,听着听着就记下来了。总之,变换各种方式,用各种感官通道来背书,让背书变得有意思。
 
第五、编码讲故事
编码是我很喜欢的方法,在集训课的时候,老师会讲到一些知识点的编码,不过还有一些知识点呢,需要自己去编码。我一般是先找出每句中的一个关键字,然后,把这些关键字串起来,在串的时候,如果有关联的字,尽量串到一起。比如一句中的关键字是“行”,另一句中的关键字是“动”,那就把他们串到一起“行动”。串到一起后编一个有画面感的小故事。举个栗子: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里包含8个基本概念:行动,刺激,酬赏,期待,代价,价值,惩罚,知觉。我把它们串到一起,就是“行刺酬期(丑妻),代价成知(橙汁)”,就可以编一个故事:“一个男人行刺了他的丑妻,他的代价是喝橙汁。”这句话虽然没有逻辑意义,但会觉得好玩,可以形成画面记住它,然后,再多读几遍后,这个编码就记住了。还有很多,都是用这个方法来记的,背肖四也是,两天就把主观题背下来了,后来再巩固巩固。我觉得蛮有意思的,还锻炼了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第六、画思维导图
当我背书过了两轮的时候,就想着可不可以把每本书的内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下来,然后看着思维导图来背书呢?说干就干,我用了两天的时间,把7本专业课的思维导图都画出来了,然后,看着思维导图来背书,效果很好。大概一天能过一本到两本。我觉得这个方法最重要的是,我从原来盯着散的知识点看,到现在把这些知识点穿起来,而且站在整体的角度去看整本书,跟一页一页背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对每本书的框架有了整体的感知,逐渐形成了系统性思维。感觉自己像是站在山顶俯瞰山下的风景一样,一览无余。那叫一个爽啊。
 

这些就是我在备考时用的一些学习方法,另外,我还想讲讲关于模拟考试,这个真的是太太太太...重要了!!!真的不容忽视。我记得很清楚,在第一次模考的时候,我没有计时,结果做完了发现比考试的时间多出了一个半小时,吓死我了,我想完了完了,按照这样的速度,我肯定考不上啊。当时心里低沉了好久好久才缓过来,在刘莹学姐和邢师兄的指导下,又经过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模考,到第三次的时候,基本可以准时做完了。笔速飞快。真正考试的时候,笔速帮了大忙啊,要不然,那么多题,真的做不完。我的专业课得了224分,比模考的时候要少一些,模考最高时考过259分,不过去年的题确实要难一些,我已经很满意了。
有个小细节,想跟大家分享下,我在考试前,为了调整自己的状态,我就自我暗示:当我在考场时,我会非常喜欢这些卷子,非常开心的做题。在做题时,就是与更好的自己相遇,我准备了四个月就是为了见到更好的自己,我期待见到更好的自己。
然后,在复试之前,我自我暗示:当我在线上与老师相见时,老师就像是我的家人一样,他们很友善、很亲切,他们问我的题我都会,我可以对答如流。
这样暗示自己后,内心轻松很多,也愉悦很多。初试和复试时的心理状态,我觉得还是蛮好的。
#4
最后感叹
作为专科的我,过了这么多年之后才想到要考研,准备了四个月,考了340分,考取应用心理学非全硕士,我觉得对得起这段付出的时光,非常感谢这段用一点一滴的努力铸就的时光,感谢在备考路上一起同行的小伙伴,感谢学姐学长的帮助支持,感谢在备考时帮我填补工作的同事,感谢帮我准备复试线上设备的朋友们,感谢自己的努力,感谢宇宙的完美安排。说到感谢宇宙,真的是要好好感谢一下,因为我去年本来是想报名全日制的,但因为自己是专科,只能报非全,而我初试的成绩刚好是过了非全的线,但没过全日制的线,若是我当时能报全日制,那岂不是考不过?宇宙的安排真的是最完美的,感谢感谢。
亲爱的小伙伴们,这些是我在考研备考期间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不管你是第一次考研,还是第几次考研,我想引用涛涛老师的那句话,只要坚持去考,一定能考上。祝福学弟学妹们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达成所愿,成功上岸。
【华南师范大学】22级考研专硕院校介绍——重点院校推荐:华南师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