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阳题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加入最新的老乡群、文学群、信息交流群
西安事变结束后,蒋介石被迫修改了其政治政策,但对党内不同意见者的压制与迫害丝毫没有减少。
张学良表面上恢复了“公权”,实际上继续被关押。蒋介石表面上以宽厚的态度对待杨虎城及其部属,将与杨虎城有关的人安置在陕西省政府,意在消除其对抗情绪。
1937年3月间,蒋介石通过一些人带话给杨虎城,期望杨虎城能主动去看他。3月29日,杨虎城抵达杭州,在宋子文、吴铁城陪同下晋谒蒋介石。晚上,蒋介石宴请杨虎城,钱大钧、汤恩伯、胡宗南、上官云相等人作陪。
席上,蒋介石指桑骂槐地大骂张学良,但显然是针对杨虎城的。
蒋介石还说:“张汉卿这样一个人,虎城竟是跟着他一路走,仔细想想,能对得起谁?幸亏还没有荒谬到底,假如后来不肯回头,还能有今天吗?”
杨虎城的态度是“目光下视,默不作声”。蒋介石说完后,杨虎城简单表示:“委员长的话,我记住了。”
结束会谈出来后,杨虎城对身边的人说:“蒋介石一贯对人没有诚意,不应对他有什么幻想。”
催逼杨虎城出国考察
第二天,蒋介石又邀杨虎城去谈话。蒋介石问他经过这次事变,他继续任职,情感上是否觉得有不方便之处。杨虎城还没有回答,蒋介石就抢着说:“在事变中,各级人员对你是有不满情绪的,这是一时转变不过来的,你继续任职,在情感上有些不便,不如先往欧美参观一段时期,回来再任职。出国费用可由公家负担,启程的日期也不必规定,可以从容准备。”
杨虎城虽然嘴上答应了蒋介石出国考察,但心里非常不愿意。他当时主要不想与蒋介石把关系搞僵,为的是要参加抗战。于是杨虎城采取了拖延时间的办法,希望抗战能起,便可以此为由不出国了。蒋介石嘴上说“可以从容准备”,实际上不断催逼杨虎城尽早成行;在4月30日公开免去杨虎城的军政职务,提出让杨虎城出国考察。
借刀杀人计划失败
在催逼杨虎城出国的同时,蒋介石也尝试暗杀杨虎城。就在杨虎城到杭州见蒋介石的前几天,国民党中央党部调查科的人找到在江苏镇江任职的褚龙吟(褚龙吟的父亲褚小毖在杨虎城坚守西安时,因暗通刘镇华、主张投降而被杨虎城枪毙),游说褚龙吟为他们以“报杀父之仇”为由暗杀杨虎城。
褚龙吟答复说:“杨虎城劫持统帅犯上作乱,尽可以用军法、刑法,名正言顺地判处死刑,何必假手于我,用子报父仇的名义杀他?如果5年以前,或者还说得过去,现在他举着的是抗日救国的招牌,我偏要在这个时候杀掉他,请问我自居于何等地位?”
此后,特务们又找到杨虎城入陕时被他下令枪毙的地方武装首领甄士仁的女儿甄芝彦,要她也借报父仇之名杀害杨虎城,同样遭甄芝彦拒绝。
后来考虑到在当时就谋害杨虎城,会对蒋介石正在上升的政治威望造成极大损害,引起新的政治风波,得不偿失,所以暗杀计划没有继续实施。随后国民政府发布指令,派杨虎城为欧美考察军事专员,先赴美,后转欧,定期一年。
爱国将领渴望回国抗日
杨虎城出国考察的第一站是美国。航程中杨虎城得到了“七七事变”的消息后十分震惊。
他即刻向国内发去3封电报,要求由三藩市返国抗敌。蒋介石却要他先留美国或先赴欧洲参观,等中日宣战后再由中央电召回国。杨虎城只好继续进行欧美的行程,但决心此行考察要以宣传抗日为主,以自己的力量所及为国内的抗战做出贡献,同时也积极谋划如何突破蒋介石的阻挠回国。
杨虎城到达巴黎后,通过中共旅法支部与苏联联系,苏联使馆称,此事须向莫斯科请示。
8月底,杨虎城由巴黎乘火车赴德国,并两次派人到苏联使馆打听签证情况,同时派人代表他去莫斯科,找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团,反映他“计划走苏联经蒙古进入陕北解放区”的打算,希望疏通他去苏联的问题。
苏联泄密 阴谋诱捕
9月下旬,杨虎城接到准许他赴莫斯科的通知,随即又接获日内瓦转来的宋子文来电:“值兹全国抗战,各方同志均纷纷集合,共赴国难。吾兄虽未奉电召,弟意宜自动返国。如何?盼复。”接到这封电报后,杨虎城认为宋子文转达的是蒋介石同意他回国的资讯,于是开始安排回国的事情。
曾是宋子文幕僚、杨虎城高级参议的郭增恺1963年说,他在抗战期间从蒋介石身边的人得知,是苏联当局通过秘密管道,将杨虎城准备通过苏联回国的打算通报给了蒋介石。蒋介石由此改变了原先不让杨虎城回国的想法,并设计了一个诱捕计划。
计划的第一步是由宋子文发电报,以引诱和试探的口气让杨虎城“自动返国”;第二步是当杨虎城响应“自动返国”的号召后,由宋子文亲自到香港去见杨虎城,并由宋子文转交蒋介石要在南昌接见杨虎城的电报;第三步则是当杨虎城赴南昌后,即由戴笠组织拘押。事情后来的发展完全按照这个计划。
杨虎城一到南昌就被这些便衣警卫和宪兵完全管制起来,失去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和行动自由。蒋介石诱捕杨虎城的计划至此完全成功。
【链接👇】不老蔡山
涂海桥 | 蔡山的传说
一桩轰动广济的S人巨案
梅亚东 | 黄梅蔡山摘星楼修复纪实
这个黄梅人被称为“东方铁娘子”,终身未嫁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责任编辑:吕高智 李福登 柳景钢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陈娜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