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找自己有的东西很难吗?
让你从自己的兜里拿出手机,
是一件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情。
可让找自己的优势,就变得很难。
原来我也以为很容易,后来发现,让自己或者周围的人拿出一张纸,写出自己的5个优势分别是什么?
写写画画想了半天,为什么会这样?
真实的原因是我们对自己不了解。
我们总是学习很多知识,去了解外界的东西,这种向外学习称为向外求。
向内呢?
我是谁?
我喜欢什么?
什么是我愿意花时间去做,而又能做好的事情?
你真的喜欢那个女/男生吗?
你喜欢他/她什么?你喜欢的就真的适合你吗?
你看,对自己了解,再对别人了解,两个对的上,这个巴掌就响了。
什么是优势?
每个人对优势的理解其实都不尽相同,简单的优势归纳有上百类,比如:
诚实,
善良,
沟通能力强,
推理能力强,
有责任心,
独立自主,
有野心,
善于观察思考等等……
当然,
有的人知道自己有优势,
就会有人觉得自己没有优势,
很多人在想到一个优势之后,又会觉得,这方面比我做得好的人多了去了。
我也没做出什么成绩,由于不确定性,从来推翻自己对优势的理解。
这里有一个最大的误区,就是对比,如果你说自己的优势是弹钢琴,然后对比对象是朗朗,那还聊啥?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我们的理想的目标是成为朗朗那样优秀的人。但我们需要脚踏实地的去努力,我们先达到小区第一,然后再挣取拿到区级第一,然后再挣取拿个市第一,最后奋斗一辈子,也没有达到朗朗的水平,又能怎么样?是不是在本市混出了名堂?在本市应该能过的不错了。即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有能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得赚,岂不快哉。
那么,怎么找到自己的优势?
最简单的一点:自己喜欢吗?愿意无偿的花时间和精力去做吗?
二是天赋:
天赋可能非常具体。
3岁就开始学钢琴,钢琴弹得很好,最后去了伊顿公学,这是天赋吗?你可以说是,是优势吗?也是。
所以天赋和优势是可以重叠的。
但是你会发现,天赋常常非常具体,就是做一件什么事情,和自身那种与生俱来的感受相关。
优势更多依赖于后天不断培养。
天赋是需要环境不断培养,不然是有可能被埋没的,伤仲永的故事大家都记得吧?优势则不一样。
天赋相对来说是比较自动化的,面对天赋你的选择可能是深藏不露,还是发挥出来,不存在有没有的问题。
我们常常说一个人浪费了自己的天赋,但是我们很少说一个人浪费了自己的优势。你对优势的选择是什么时候用它们、以及要不要强化自己的优势。
三是优势:
一些人的优势是比较好挖掘的,我们可以利用倒推法,像姚明在篮球上取得的成功与他的身高有一定关系;
周杰伦在音乐上取得的成就与他的音乐训练有一定联系等等。
喜欢写作的人,大概率可以做自媒体;
喜欢活动的人,可以从事体育相关;
当我们在优势中体验到成就感时,我们可以更好的往这个方向发展;
所以,我们的优势往往存在于巅峰时刻的体验中。
找到自己的优势之后做什么?
两个字:使用。
在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的优势的过程中,不断去强化它们。
不要想着去改自己的缺点,如果不妨碍你的发展的话,搁一边,多想想怎么发挥优势更经济。
改正缺点是木桶思维,如果真的有短板,短板本来只有50分,改正过后最好不过70分了吧?
你想,这得是多大的提高,如果你的优势有70分,加以联系和强化,很可能可以达到90分。
改正缺点和发挥优势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
我们都是凡人,但一个能掌握优势的人,才能真正拥抱自己的平凡。
【思维】开刀之后再“要”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