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从我们接触过个世界开始,便需要持续学习,而我接触学习使用的第一种方法便是记笔记,看似都是拿一个本子,往上写,同样是一节课,为什么大家记得不一样?记了之后,为什么有的人能记得牢,记得久,然后能考个好成绩?看似简单的记笔记中也蕴含着有效的方法。
记笔记,首先要买一个小的笔记本(非电脑),为什么我建议你用小的,而不是大家更常用的A4、A5之类的本子呢,原因特别简单,就是大的本子不容易记满。这么做的好处是,当你回首看到一本本的笔记的时候,会有很强的成就感。成就感就是学习中的反馈,本子越小,越容易记满,然后反馈越及时。
这个就像我们玩游戏,我们之所以会上瘾就是因为游戏每隔几分钟就可以有反馈,正反馈越及时,我们就越喜欢玩。
好,选好了记笔记的本本,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记笔记了。
我刚上学那会,老师讲什么,我就会记什么,感觉记得特别全,但是过后就不太明白了,字也都认识,但就是理解不了,或者理解了但没多久就忘了,以致于在考试的时候发挥不好。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只顾着低头着听老师讲,然后记,所以没有办法看到老师讲课时的表情、状态。我们听课,听的是什么?是老师给我们营造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当我们一直低着头记的时候,我们只听到了老师的话,其他的就都不记得了,人的大脑是对画面感记得最牢的,只顾着记,反而漏掉了更多更重要的信息。
现场听课、开会这点尤为重要。
注意力放在讲课的人身上,我们在记笔记的时候,就需要精简。怎么做呢?打开笔记本,左边一页记听课时的重点词,右边一页记当时听到/看到这个信息时的感受。为什么一定要这么记呢,因为我们每学一个知识,要想记得牢,都需要与已有的知识链接在一起,而记录自己当时的感受或者联想到的信息,就是把新旧知识进行连接。有了连接,会让你更容易理解新的信息。
你可能会说,如果我只记关键的信息,怕记不全怎么办?
生活的这个时代真是幸福,可以用录音笔,或者我们现在的手机的录音功能,把当时的信息给录下来,这样过后就可以继续听课了。根据当时的笔记,一边听一边查阅,相当于双重输入。
多数人记完笔记之后,就抛之脑后了,这是不得的。孔子说过,温顾而知新,其实学每一个知识,我们都不可能学一遍就完全领悟,而同样一个知识,在不同的时候看,感受也是不一样的。笔记记完了之后,我们再做一件事情,就是回顾梳理,主要梳理的是:
这节课主要讲的是什么?
哪些内容对我有用?
哪些内容刷新了我的观点?
这些内容的和什么比较像?
这些内容在实际生活中,可以使用在哪些地方?
这些内容的边界是什么,不可以用在哪些地方?
把这些梳理完,基本上,你对当时记的知识就完成了初步消化。
【方法】如何问出一个价值百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