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疾病】磁共振成像在儿童胡桃夹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点击关注
| 面向临床,突出实用
作者:王忍1 王美秋2 夏正坤1 张沛1 高春林1通信作者:高春林,Email:shuangmu34@163.com作者单位:1东部战区总医院儿科,南京 210002;2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儿科,南京 210002本文刊发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3,38(6):448-451.引用本文:王忍,王美秋,夏正坤,等.磁共振成像在儿童胡桃夹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3,38(6):448-451.DOI:10.3760/cma.j.cn101070-20220928-01126.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儿童胡桃夹综合征(NC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东部战区总医院儿科疑似NCS的患儿(155例)。疑似NCS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症状或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报告,其他可能导致血尿和/或蛋白尿的疾病被排除在外。患儿均行MRI检查,根据NCS的诊断标准,将左肾静脉(LRV)受压且符合NCS诊断的患儿纳入胡桃夹组(58例),LRV未受压及LRV受压但不符合NCS诊断的患儿纳入对照组(97例)。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比较胡桃夹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基线特征、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征。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探索MRI在儿童NCS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1.肠系膜上动脉(SMA)夹角、压缩比(CR)和鸟嘴征在NCS诊断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870、0.895和0.878。2.SMA夹角和CR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6.8°和3.99。3.SMA夹角<36.8°、鸟嘴征、CR>3.99、SMA夹角<36.8°和鸟嘴征、SMA夹角<36.8°和CR>3.99及鸟嘴征和CR>3.99诊断NCS的特异度分别为82.5%、93.8%、93.5%、97.9%、95.9%和97.9%。结论 MRI表现SMA夹角<36.8°、鸟嘴征、CR>3.99 的儿童应高度怀疑NCS,其中鸟嘴征诊断NCS的特异度最高,且任意两个参数的组合较单一参数有更高的特异度。
关键词
左肾静脉;磁共振成像;儿童;胡桃夹综合征
胡桃夹综合征(NCS)是指左肾静脉(LRV)受压及其引起的相关特征性临床症状[1]。正常的LRV走形于肠系膜上动脉(SMA)和腹主动脉之间。当SMA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变小或LRV走形于主动脉与脊柱之间时,LRV可受压,引起受压远端血管扩张,导致LRV高压。LRV高压可导致血尿、蛋白尿、左腰痛、腹痛等其他症状[2]。目前,NCS无明确的影像学诊断标准。超声是诊断NCS的首选检查方法,其诊断敏感度为69%~90%,特异度为89%~100%,但其结果受体位和观察区域面积的影响[3]。静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是诊断NCS的金标准,但由于其为有创性检查,在临床中并不常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均可通过横断面成像显示LRV受压情况(图1),但CT不仅对儿童有辐射,且部分儿童对对比剂产生过敏反应。MRI是一种无辐射、多平面成像,能较好地显示压迫区域软组织解剖结构的一项技术[1-2]。目前,MRI在儿童NCS诊断中的诊断价值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MRI在儿童NCS中的诊断价值,为儿童NCS的诊断提供更客观的影像学标准。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就诊东部战区总医院儿科的所有疑似NCS的患儿。疑似NCS的诊断由主治医师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肉眼血尿、腰痛、腹痛、盆腔痛等)、实验室检查(蛋白尿、镜下血尿)和影像学检查(多普勒超声观察患儿LRV受压情况)[3]。排除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感染、泌尿系结石、肿瘤等其他可导致血尿和/或蛋白尿的疾病。有肾脏疾病家族史、同时伴血尿蛋白尿、临床资料不全、<6岁及不配合MRI检查的患儿也需被排除。符合入组条件的患儿均于入院时行LRV MRI检查。本研究通过东部战区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22NZGKG-015),患儿及监护人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2 方法1.2.1 数据收集 收集所有患儿的基本资料、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结果。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发病年龄和体重指数(BMI);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直立性蛋白尿(OP)、左腰痛和腹痛;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蛋白尿和24 h尿蛋白;评估LRV在MRI中的影像学表现,包括SMA夹角、LRV门部和主动脉肠系膜区(受压区)的直径及鸟嘴征。研究基线为MRI检查的时间。1.2.2 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均行MRI检查,根据NCS的诊断标准,将LRV受压且符合NCS诊断的患儿纳入胡桃夹组,LRV未受压及LRV受压但不符合NCS诊断的患儿纳入对照组。NCS的诊断标准如下:(1)影像学检查证实LRV受压;MRI成像结果如下:① LRV压缩比(CR)>4;② SMA夹角<35°;③ 鸟嘴征;符合上述2项或2项以上的患儿被诊断为LRV受压。(2)特征性的症状或体征:血尿和/或OP、左侧腰痛、腹痛、盆腔痛和性腺静脉曲张。2位工作1年以上的影像科医师(主治医师及以上)测量LRV的CR和SMA夹角,取平均值;若2位医师对鸟嘴征的诊断有争议时,由另一位工作20年以上的主任医师做出决定。NCS由2位工作10年以上的肾脏内科医师(主治医师及以上)诊断。比较胡桃夹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MRI成像特征。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估MRI的影像学指标(CR、SMA夹角、鸟嘴征)在NCS中的诊断价值。1.2.3 相关定义 OP定义为患儿平卧位时尿蛋白排泄正常,直立位至少4~6 h后尿蛋白排泄增加[4-5]。血尿合并蛋白尿定义为晨尿中尿蛋白定性≥1+且尿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鸟嘴征指腹主动脉与SMA夹角处LRV突然变窄形成的三角形征。1.2.4 影像学分析 患儿均使用GE Discovery MR750 3.0 T磁共振仪和32通道体线圈进行肾脏MRI检查。T2加权成像是一种常规序列,用于评估鸟嘴征和测量LRV门部及主动脉肠系膜区的直径。采用流入反转恢复序列测量腹主动脉与SMA之间的夹角。两个值需要被计算[6]:(1)CR为LRV门部与主动脉肠系膜区直径的比值(CR=门部直径/主动脉肠系膜区直径),表示LRV压缩的程度;(2)压缩度为LRV压缩直径的改变(门部直径-主动脉肠系膜区直径)除以门部直径(图2)。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剂量资料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ROC曲线评估MRI的影像学指标在NCS中的诊断价值。最佳截断值为最靠近ROC曲线左上角的点,该点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假阳性和假阴性最小,从而可获得SMA夹角和CR的最佳截断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共4 331例患儿就诊东部战区总医院儿科,其中,174例患儿疑似诊断为NCS。排除同时伴血尿、蛋白尿的患儿13例、高钙尿症3例、急性肾小球肾炎、Alport综合征、恶性肿瘤各1例。最终共155例患儿被纳入分析。对上述被纳入研究的患儿155例行LRV MRI检查,67例患儿LRV受压,88例患儿LRV未受压。根据NCS的诊断标准,LRV受压患儿中,58例患儿符合NCS诊断标准,9例患儿不符合NCS的诊断。最终,58例符合NCS诊断的患儿被纳入胡桃夹组。LRV未受压及LRV受压但不符合NCS诊断的患儿被纳入对照组(97例)。2.1 NCS患儿的基线特征和临床症状 胡桃夹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胡桃夹组患儿的BMI较对照组低(P=0.020)。胡桃夹组中,OP是主要的临床特征,其次是血尿、腹痛和左腰痛。相反的是,对照组患儿出现上述症状的频率较低(表1)。2.2 NCS患儿的影像学特征 两组间LRV MRI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表2)。2.3 LRV MRI指标在NCS中的诊断价值 ROC曲线评估SMA夹角、CR及鸟嘴征在NCS中的诊断价值(图3)。结果显示,SMA夹角、CR和鸟嘴征在NCS诊断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0、0.895和0.878。SMA夹角和CR的最佳截断值分别是36.8°和3.99。LRV MRI指标在NCS中的诊断价值见表3。SMA夹角<36.8°、鸟嘴征、CR>3.99、SMA夹角<36.8°和鸟嘴征、SMA夹角<36.8°和CR>3.99及鸟嘴征和CR>3.99诊断NCS的敏感度分别为82.8%、77.6%、79.3%、67.2%、60.3%和62.1%;上述指标诊断NCS的特异度分别为82.5%、93.8%、93.5%、97.9%、95.9%和97.9%。
3
讨论NCS是由LRV受压引起的一种复杂性疾病,临床症状包括血尿、蛋白尿、左腰痛和腹痛等一系列特征性的症状和体征。儿童NCS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不仅增加儿科疾病的误诊率、漏诊率,而且延误部分患儿(需血管内支架或肾静脉再植的患儿)的治疗。本研究结果表明,OP、血尿、左腰痛和腹痛与较高的压迫相关。然而,胡桃夹的解剖结构并不是总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相关。之前的研究表明,儿童患者更可能表现为无症状NCS[7-8]。本研究中,67例诊断为LRV受压的患儿中,9例不符合NCS的诊断。这可能是由于LRV侧支能有效引流血液,降低静脉压,导致无临床症状患儿的出现[9]。此外,在诊断NCS前应充分考虑正常解剖的变化。与其他成像方法相比,MRI可提供解剖学的可视化图像。其可在矢状面上显示主动脉-肠系膜区的狭窄情况和LRV压缩伴狭窄前扩张[9]。此外,左肾背外侧扭转、SMA异常构型、肾周静脉和性腺静脉曲张均可成像[9]。因此,对于临床疑似NCS的儿童,MRI可作为了解主动脉-肠系膜区解剖结构的首选方法。若患儿表现为无症状NCS,应随访血尿、蛋白尿、腹痛、左腰痛等症状和体征。本研究中,患儿的发病年龄为11.0(10.0,13.0)岁,该年龄处于青春期身高快速增长和椎体发育成熟阶段,均可造成主动脉-肠系膜夹角的降低。因此,成人主动脉-肠系膜区的解剖结构与儿童不同。但由于MRI扫描时间长且需要被检者配合度高,因此本研究排除了年龄<6岁的患儿,使患儿年龄偏大。健康儿童SMA夹角的平均值:女童为45.3°±21.6°,男童为45.8°±18.2°;SMA至主动脉的平均距离:女童为(11.5±4.5) mm,男童为(11.5±5.3) mm[10]。之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成人LRV受压。此前,一项研究表明,成人SMA夹角需<45°才能诊断NCS,<35°可明确诊断NCS[11]。另一项评估CT在NCS中诊断价值的研究显示,SMA夹角<39°诊断NCS的敏感度为92%,特异度为89%[12]。同样,本研究也发现当SMA夹角<36.8°时,其诊断NCS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8%和82.5%。鸟嘴征在诊断NCS时可作为一个重要的参数[2]。本研究中,鸟嘴征也是儿童NCS一个高度准确的诊断指标。此外,LRV狭窄是横断面成像最特异的表现。既往成人研究发现CR是CT成像最特异的参数,CR>4.9诊断NCS的敏感度(66.7%)和特异度(100.0%)最高[3]。本研究结果显示,CR>3.99诊断NCS的敏感度为 79.3%,特异度为93.5%,特异度低于成人。本研究的局限性:(1)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样本代表性不足;(2)由于MRI检查需被检者的配合度较高,因此本研究排除年龄<6岁的患儿,研究对象的选择存在偏倚;(3)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观察研究,由于部分患儿缺乏临床资料,无法纳入本研究,故研究样本量较小。且未对患儿进行长期随访;(4)只计算了目标人群的AUC,未进行外部验证。作者贡献声明:王忍:设计试验、实施研究、起草文章;王美秋:分析数据、技术支持;夏正坤、高春林:指导、支持性贡献;张沛: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辑:范艳芬
数字编辑:郑成铭
制作:新乡医学院期刊社网络与数字出版部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面向临床
突出实用
点击“阅读原文”
免费下载PDF全文
CLICK ME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