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少将之首——解方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我军少将之首——解方


内政、军事、外交,精通一项就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中国历来都是一个重视偶像的国家,学武的渴望像霍去病一样驱逐胡虏,学文的,要么渴望像苏秦张仪一样合纵连横,要么想要和张良、陈平一样谋定天下,可是内政、军事、外交均有建树的诸葛亮却很少有人定为偶像,因为诸葛亮的成就实在太高了,几千年以来,也就刘伯温能够和诸葛亮相提并论。然而我国有一位将军,彭老总公开称他为“诸葛亮”,1955年被授少将军衔,彭老总亲自为他打抱不平,闹到了毛泽东那里,这位将军就是我国开国少将第一人解方。

我国1048名开国将帅中,大将粟裕、少将解方一直有人为他们鸣不平,感觉授衔低了,粟裕应该授元帅,解方不应该只授少将,更有趣的是,这两人分别是大将中的第一人和少将中的第一人。今天先不谈粟裕,就只说说解方将军。
解方的一生颇为传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不仅是我军少将,还是国军少将,是我国近代史上少有的双料少将,可见他才华有多么出众。
解方将军一生战功赫赫,但少年时期的解方和鲁迅差不多,就想着学医,救治母亲。解方原名解如川,是地主家的大儿子,可是他小时候的生活并不是很好,因为地主老爹纳了一房小妾,对他和他母亲疏远了,他只能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而也正是由于这些经历,让解方将军一直都非常自律,学习非常刻苦。

1923年,15岁的解如川进入了奉天三中,和张学良的弟弟张学铭成为了同学,解如川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并且在音乐、体育方面都有发展,让张学铭注意到了他,并将他说给了张学良。张学良是个爱才之人,后来有留学日本的名额,就打算将解如川去,可是解如川却回复到,他留学也是要学医,来救护母亲。张学良听到之后,让张学铭给了解如川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大医医国”,看到这四个字之后,解如川一下子开朗了,找到了自己的目标。而他和张学良之间的这段往事也成为了一段非常有名的佳话。
留学日本后,解如川等人先在成城学习日语和基础的军事理论,后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在学习期间,张学良还召集解如川等人参加了涿州之战,见识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早也是最经典的一场城市攻防战。
1928年,日军制造了“济南惨案”,又调集解如川服役的日军第六联队援助侵华日军,解如川不愿意为日本打自己人,不顾自身安危与前途,毅然当了逃兵。他对自己的好友说:
“我自己的名可以不要,利也可以不要,但是中国人的脸面不能不要,作为一名中国人,怎么能替日本人为虎作伥。”

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逃兵是必要被开除学籍,军法处置的,但为了拉拢张学良等人,并没有处罚解如川,只是毕业的时候,将原本第一名的解如川调整成了第三名。
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之后,解如川先在“天津事变”中狠狠揍了日军,让日军策划在张学铭婚礼上捣乱的阴谋破产,当时解如川就堵在日本租界外和日军打,后来日军出动了装甲车都没有能够通过解如川布置的防线,自此一战扬名。
1936年西安事变,解如川按照张学良密电,解除了兰州的中央军武装,有力支援了西安事变,历史上称之为兰州事变,也是在这一年,解如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后全面抗战开始,解如川先后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等,立下赫赫战功,1949年就成为了国军少将参谋,这时期,聂荣臻、徐向前等八路军将领也都只是少将。
1940年,解如川撤回了延安,同时改名为解方。后继续参加抗日战争,为抗战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解放战争中,解方先后搭档肖劲光、黄克诚、韩先楚等开国大将。解放战争末期,解方在4野13兵团40军搭档韩先楚,担任副军长。

大陆全面解放之后,蒋介石将兵力撤到了各个海岛,解放军由于缺乏舰艇,渡海作战困难重重,金门战役,解放军三个半团9000多人被全歼,震惊了中央,登陆作战成为了整个解放军和中央所有人的难题。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金门战役还没有开始之前,解方就已经开始准备登陆海南岛的战役了。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足有33900平方公里,并且是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的后盾,解放海南岛,对我国海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西南即将解放的时候,解方就曾对韩先楚说,后续的登陆作战是解放战争的关键,随后解方就在韩先楚的支持下开始了准备工作。金门战役的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提前了解登陆作战的所有情况,包括风向以及潮汐。而这些解方都考虑到了,他不仅让部队训练海战,登陆作战,还向当地百姓了解风向以及航线,为解放海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就是解方,谋定而后动,正是因为有他的准备,善于打硬仗的韩先楚才敢主动请缨,用帆船打海南岛。解放海南岛,韩先楚将军功不可没,但只有韩先楚知道,解方才是最大的功臣。
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人民军先胜后败,我国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组建了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韩先楚、解方都在出征之列。
而让彭德怀没有想到的是,解方在朝鲜人民军高歌猛进的时候就判断出,美军很可能让主力在朝鲜人民军侧后登陆,对朝鲜人民军进行前后夹击,甚至将仁川都判断出来了。
进入朝鲜之后,彭德怀也充分见识到了解方的能力,他既能在战场上指挥作战,也能在后方做参谋工作,更重要的是,解方往往能够料敌先机,对战局有非常敏锐的嗅觉,提前做出准备,彭德怀对解方的才能赞叹不已,不仅称他为“诸葛亮”,有事就对通讯员说;“把‘诸葛亮’叫来问问。”而且在和解方搭档期间,以训斥人闻名的彭德怀硬是没有说过解方一句。

朝鲜战争进入阵地战后,和美方的谈判也开始了,解方又成为了谈判的一员,在谈判桌上,解方又化身言辞犀利的纵横家,时常驳斥的美方无话可说,美方在地面战场失利后,开始不断强调自己在海上以及空中的优势,解方驳斥了后几次,最后直接怒道,让美方不动用地面力量,我方也不动用同等数量的地面力量,用剩下的兵力和美军所谓的空中优势和海上优势打,一句话让美方彻底无话可说,解方铁嘴的名头也传了出来。后来美方也承认,解方是他们在谈判桌上最主要的对手。而彭德怀也曾开玩笑说,回国后要将解方介绍给周总理,让他去搞外交。
抗美援朝结束后,我国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1955年,开始给全国1048位战将授衔,先后搭档数位大将,以及搭档彭德怀的解方却只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彭德怀听说后,直接找上了毛泽东。
彭德怀性情耿直,见到毛泽东之后,直接就说道:
“这个元帅我当不了,给我个中将或是上将吧!”

以彭老总的功绩,授予元帅衔实至名归,如果彭老总都不当元帅,能够授元帅衔的就没几个人了。毛泽东当然听出了彭德怀是话里有话,就先让彭德怀消气,然后才询问了原因。
彭德怀说道:
“司令员是元帅,参谋长只是个少将,我看我还是授个中将合适,最多是个少将。”
让彭老总到毛主席这里打抱不平,解方算是唯一一人,但这也情有可原,因为给解方授少将军衔确实不合适。彭德怀、毛泽东对解方的能力是认可的,但解方也有不能授太高的军衔的原因。

解方入党较迟,1936年才入党,资历绝对是不够的,更没有经历过长征,如果给解方授衔太高,让入党早,参加过长征的将领怎么看。其次还有出身,解放将军地主家庭出身,又是张学良的嫡系部队,虽然陈赓等人都是国军出身,但这些人参加革命都比较早,对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解方入党迟,张学良以及地主的印记不是那么容易抹除的,正因为这一层关系,有不少人称解方为旧军人出身,彭德怀为此发了怒,说自己和陈赓等人也是旧军人出身,不过身份问题并不是彭老总发怒就能解决的,甚至1940年,毛泽东建议解方改名,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最后就是平衡,授衔考虑的不仅是战功,是综合各方面情况综合考虑的,为了国家安定,以及党内的平衡,各级将领的平衡,只能给解方授少将军衔。但毛泽东等人也知道解方的功绩绝对在少将军衔之上,所以将他定为了少将之首,也就有了“粟裕镇大将,肖克压上将,徐立清镇中将,解方镇少将”的说法。

往期推荐
喷施宝创始人连续15年奖学敬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代战神徐向前
李云龙原型:我军悍将王近山
杭州市富阳区春江街道人居环境提升扎实有效


长按扫码投稿
gonggao555@163.com
《百年强国梦》征稿启事

扫码关注我们
百年强国梦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总监制丨张爱生
总编辑丨张铁林
策划丨徐颖
统筹丨田甜 陈锋
编务丨刘小阳 孙德安
设计丨张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