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一代战神徐向前
作为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徐向前有着过人的胆识,敢于打大仗、硬仗、恶仗;他有超人的谋略,善于以弱敌强,以少歼多,出奇制胜,运动歼敌。
徐向前指挥的红四方面军,先后开创了全国三大苏区中的鄂豫皖和川陕两大苏区,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徐向前指挥的红四方面军,是战斗力最强悍、战绩最辉煌的红军。在最为艰难的红军战史上,全国红军的歼敌总数为60余万人,而徐向前指挥的红四方面军,其歼敌数就有近40万人,占红军歼敌总数的60% 。
徐向前不仅善于指挥作战,其军事理论也极富创造性。他是我军唯一一位不受毛泽东影响,由自己独立创造并形成完整军事思想体系的杰出军事家。
早在鄂豫皖时期,徐向前就和戴克敏共同起草了《军事问题决议案》,将红军的游击战争经验概括为七条原则:
1、集中作战,分散游击;
2、红军作战尽量号召群众参加;
3、敌情不明,不与作战;
4、敌进我退,敌退我进;
5、对敌采取跑圈的形式;
6、对远距离的敌人先动员群众扰乱敌人,再采取突击的方式;
7、敌人如有坚固防御工事,不与作战。
对照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创造的“十六字诀”,可以发现,它们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在当时消息闭塞的情况下,能够独立总结出如此相似的作战经验,足以证明徐向前过人的军事才能。
1930年6月,徐向前率领红一师800余人向平汉路出击,第一仗袭占了杨家寨车站,郭汝栋第二十军两个连,在睡梦中全部被歼。
第二仗在杨平口用诱伏手段全歼郭汝栋一个正规团1200余人,首创鄂豫皖红军歼敌一个团的范例。
第三仗夜袭花园镇,全歼敌一个团1400余人。
在一个多月内,徐向前指挥红一师,三战三捷三扩编,歼敌4000余人,并使部队发展到3000余人。
1931年11月,刚刚上任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一反过去内线作战、长途奔袭的战法,决定先发制人,围点打援,连续发动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大战役,歼灭国民党军队6万余人。
在商潢战役中,蒋介石的嫡系主力第二师遭到毁灭性打击,该师师长汤恩伯狼狈而逃,险些被俘。
苏家埠战役历时48天,共歼灭国民党军3万余人,为鄂豫皖红军创建以来的空前大捷,徐向前军事生涯的辉煌篇章。
蒋介石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的第三次“围剿”尚未展开即被粉碎。徐向前的威名,震动了武汉和南京。
在川陕根据地,徐向前从当地的地势、敌情、我力等条件出发,创造了“收紧阵地”这一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反围攻作战形式,它与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的“诱敌深入”战法也有相似之处。
按照这一方针,徐向前指挥红军打破了敌人的“三路围攻”和“六路围攻”。其中反“六路围攻”战役歼敌8万余,创下了红军歼灭战的最高纪录。
1935年3月至4月,徐向前发动强渡嘉陵江战役。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的指挥下,勇猛顽强,神速果断,连克阆中、南部、剑阁、昭化、梓潼、平武、彰明、北川等8座县城,控制了东起嘉陵江、西至涪江纵横二三百里的广大地区,共歼川军12个多团1万余人。
此战为中央红军入川造成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创造了红军战史上大规模强渡江河作战的范例。假如没有强渡嘉陵江战役,假如没有红四方面军的强力配合,中央红军极有可能重演石达开全军覆没的悲剧。
1935年8月,毛泽东、徐向前率领右路军进抵班佑地区。
徐向前主动请缨,发起包座战役,运用“攻城打援”战法,歼灭蒋介石嫡系胡宗南部5000余人,打开了北上通道,并且缴获了大批牦牛、骡马、粮食、弹药等红军急需的军用物资。
最难能可贵的是,红四方面军指战员在过草地后忍受着饥饿和疲劳,在敌我兵力相当,且武器装备不如敌人的情况下,仍然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表现出极其惊人的攻击精神,获得了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高度赞扬。
1938年春,徐向前率一部兵力去冀南创建抗日根据地,他创造性地贯彻毛泽东关于发展平原游击战争的指示,首次提出“创造平原地‘人山’”的战略思想,有力地推动了冀南地区游击战争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提供了新鲜经验。
解放战争时期,徐向前用坑道爆破的方法攻克山西重镇临汾,接着又以6万之众横扫晋中,运用包抄、围攻、声东击西、前牵后逼等灵活机动的战术,将阎锡山的精锐野战兵团大部歼灭,把战线一直推进到太原城下。
1948年9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听到徐向前汇报晋中战役情况时插话说:“唉呀!你们还不到6万人,一个月消灭阎锡山10万,单是正规军就搞掉他8个整旅。你说一说,你们那个晋中战役是怎么打的?” 话语中充满了对徐向前指挥才能的赞扬。
从外表上看,徐向前温文尔雅,甚至有些腼腆木讷。实际上,徐向前的指挥风格与其外表恰成鲜明对比。在广州起义和海陆丰的艰苦战斗中,他锻炼出非凡的勇气和丰富的战斗经验。
他刚到鄂豫皖任副师长时,师长已牺牲,部队也只有黄麻起义后留下的300多名农民战士。
头一次带队上阵,敌人的机枪扫过来,没经验的战士都趴在地上不敢抬头,徐向前却站在那里岿然不动,从此在部队中树立起威信。
此后,哪里战斗激烈,他就拿着驳壳枪出现在哪里。曾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政委的李先念回忆说:“向前具有惊人的军事胆略,从不知恐惧为何物。越是大仗、硬仗、恶仗来临,他越是生龙活虎,精神百倍。”
红四方面军善打硬仗、恶仗,是跟徐向前的指挥风格分不开的。
越是硬仗越向前。他的这股硬劲,在1948年的临汾战役中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是役,他根据解放军炮火不强、城坚难摧的情况,决定采用“土行孙战法”,依靠坑道爆破解决战斗。
当部队以土工作业逼近主城墙时,敌人用一切手段破坏。解放军共挖掘爆破坑道十五条,掩护坑道四十余条,除去被敌人破坏部分外,最后只有三条坑道能挖至城墙下,部队伤亡很大。
关键时刻,徐向前号召“要坚持最后五分钟”,他对部下说:“就是胡子白了,也要打下临汾!”
总攻时,两条坑道内所装一万八千斤炸药同时点火,将厚厚的城墙炸开两个五十多米宽的口子,八纵二十三旅首先突入城内,战后被命名为“临汾旅”,是我军唯一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师(旅)级作战单位,也是我军部队中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最大作战单位。
此役为解放战争中最为典型的坑道爆破攻城战术。
徐向前极善于带兵,特别是能在短期内将素质较差的地方部队整训成无坚不摧的雄师劲旅。
他到鄂豫皖才两年多,便将只有300多人的农民武装带成拥有4万人的红四方面军。
1932年底,徐向前率领四方面军千里转战,创建了川陕根据地,仅用两年时间,就使部队由1万4千人发展到8万之众。
1947年,刘邓大军南下后,徐向前将晋冀鲁豫的6万地方部队集中起来,编成华北第一兵团。
接着他发动凌厉攻势:下运城,克临汾,横扫晋中,围攻太原,一路凯歌,所向无前,显示出极其旺盛的攻击力。
徐向前治军严明,军令如山,特别注重部队战斗作风的培养。
在作战过程中,他特别要求“咬紧牙关”、“硬着头皮打”、“坚持最后五分钟”、“跑不动爬也要爬到战斗岗位上”。
他经常说:“当一个指挥员,尤其是高级指挥员,要胆大心细,抓住战机,英勇果断,不顾一切!”、“作战之前静如处子,缜密思考,周到部署;一上战场,要胆大包天,像出山猛虎,不吞掉敌人,决不罢休。”、“对于弱敌,要把它当强敌来打;对于强敌,要把它当更强的敌人来打”。
他强调:“打歼灭战对敌人要狠!对自己指挥的部队,在歼灭敌人的行动上,也要狠!不怕疲劳、伤亡和消耗。”、“你觉得自己最艰苦、上不去、顶不住的时候,往往也是敌人最困难的时候,谁能硬着头皮打,坚持到最后,谁就能胜利。”
徐向前就是这样把红四方面军培养成一支攻如猛虎,守如泰山,敢打硬仗恶仗的钢铁雄师。
后来的华北第一兵团就是直接继承了红四方面军的战斗作风,乃是典型的徐向前风格。
徐向前用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敢打大仗恶仗,具有超人的胆略,打歼灭战时“胃口”大得惊人,经常以少胜多,甚至以少歼多,步步出敌不意。
在苏家埠战役的第二阶段中,徐向前敢以不足2万人的兵力围歼敌2万多人;
在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战役中,他以8万之兵对敌20余万,结果歼敌8万;
在临汾战役中,他以数万地方部队围攻72天,硬是将历史上从未被攻破的“卧牛城”一举拿下。
接着仅休息20来天,又以6万疲劳之师秘密北上,连续作战,在一个月之内横扫晋中,连克14座县城,歼灭阎锡山军队10万之众;
在太原战役中,他又以劣势的兵力长期围困太原城,并攻克太原之重要据点“四大要塞”,歼灭敌人大批有生力量。
徐向前比其中共他将帅优秀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点就是,中共大部分将领都是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成长为军事家的。
唯独徐向前是个例外!
往期推荐
李云龙原型:我军悍将王近山
杭州市富阳区春江街道人居环境提升扎实有效
皮定均中将:中原突围立奇功
首长的首长詹才芳
我军科技元帅聂荣臻
-END-
扫码投稿
gonggao555@163.com
《百年强国梦》征稿启事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百年强国梦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总监制丨张爱生
总编辑丨张铁林
策划丨徐颖
统筹丨田甜 陈锋
编务丨刘小阳 孙德安
设计丨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