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原型:我军悍将王近山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李云龙原型:我军悍将王近山


1978年,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在床上,他的脸色十分苍白。
一群人围在这个病床的旁边,其中,一个青年男子紧紧地握着老人的双手。
忽然间,老人的嘴里发出了声音:
“敌人,敌人来了,快跑啊,孩子。”
青年男子看着老人的面孔,他泪流满面,对着他说:

王近山
“爸,别怕,李德生叔叔上去了。”
老人眼眸泛起了精光,随后又黯淡下去:
“李德生啊,李德生来了我就我放心了。”
说罢,旁边的心率监测器上就变成了一条直线,整个病房便哭嚎起来。
这个老人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李云龙的原型,他是《亮剑》电视剧中的主角,有着非同寻常的魅力。
那么它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李云龙剧照
王近山的初始人生
王近山出生于1915年10月,他的家乡是湖北省黄安县。
他的家庭是贫苦农民家庭,饱受地主的欺压已久。王近山在小的时候就曾经发誓,一定要打败富人,还穷人一片天。
随着黄安县革命的人士的增多,王近山也受到了红色意识的教导。
1930年,年仅十五岁的王近山加入到了红军的队伍当中。
王近山有一个“疯子将军”的名号。
这个名号的得来还要归结于王近山在战场上的表现。
在一次战斗中,因为子弹打光了,王近山就率领着自己的部队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眼见敌方的力气比自己大,王近山不顾自己的安危,抱着敌人就滚下了山崖,在滚下山崖的时候,王近山的头部被石头磕了一个洞,他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将对方打死。

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到了红军的医院里面。
“你这样打仗,不要命啦?”
“可真是个疯子啊,不过你命大,我们发现你发现的早。”
在这次战斗过后,王近山的“疯子”之名气也响彻了整个军营。
一次反“围剿”战斗中,红军旁边的领地竟然就是国民党军队驻扎的地方,由于战事吃紧,双方的警卫都没有发现对方。
当王近山夜里看到不远处的灯光后,心中便升起了警觉,于是他提上自己的手枪,便慢慢摸进了灯光所在的地方。
当王近山仔细看去,发现这竟然是国民党军队的领地,他正打算离去,却突然提到了一个东西,发出了不小的声响,而敌军因为疲劳过度,并没有发现。

王近山
王近山随即赶忙跑回驻地,将战士们叫醒:
“同志们,敌军的部队就在我们的旁边,他们没有人警惕,我们悄悄摸过去。”
在王近山的带领下,敌方被打了一个猝不及防,一个旅的部队竟然被王近山带领着一个团给歼灭了。
1935年10月,随着王近山在战场上不顾生命的搏杀,他的军衔也越来越高,升为了红四方面军第十师的副师长。
即使是担任了这么高的职务,王近山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疯子”一样的打仗风格,他时常将自己当做班长甚至是排长向前冲锋,带领着部队冲进敌军的阵营。
在抢渡大金川的战斗中,王近山登上了当时山川的对岸,拿起机枪与敌军对射,保障了红军正常的渡河。
在攻打四川天全县城的战斗中,这支守城的部队是当时国民党内最为精锐的部队之一,他们还曾经跨下海口:
“纵有红军数万,也难飞过天险!

王近山和战友
王近山听见这句话后,他偏偏不服气:
“我倒要看看这里有多难飞越!”
带着自己的部队在夜里翻山越岭,跑到了地方部队的侧翼,对敌方发动了突然袭击,他端着机枪扫射地方的部队,将对方的团长打死,甚至占领了敌军的司令部。
这场战斗的获胜也让王近山越来越受到党中央的看重。
抗日战争
西安事变后,国共形成了统一战线,一起对抗日本的军队。
1938年,日本集中不对,想要对晋东南地区实施“九路围攻”,此时的晋东南地区已经陷入了危机之中。
负责镇守这个地区的正是刘伯承和邓小平,两人经过仔细的筹谋过后,决定分多队进攻,将日军剿灭于地区中。

邓小平
日本为了解救被困的部队,发动了进攻,此时的王近山仅仅只带着一百余人,在与日军苦苦战斗了四个小时后,因为子弹不足,导致队伍一度于陷入困境。
王近山眼见形势不对,带着不对就虫了上去:
“同志们,跟我冲啊,杀光这群小鬼子!”

王近山
王近山拔起自己的大刀就对敌人冲了过去,日军看到这群不顾性命安危的红军战士,纷纷吓得落荒而逃。
这场战斗也由此转危为安,远处的刘伯承看到这幅场景,激动的拍手叫好:
“王近山打的好啊,这场战斗可是多亏了这个疯子啊!”
1943年10月,王近山奉刘伯承和邓小平的命令前往延安,做保护党中央的警备队,但是在路过的途中,战士们发现了韩略村公路时常有日军经过。

王近山在知道这个消息后,便想要在此伏击敌军一番,可是此时队伍里面的政委却发出了不和的声音。
“近山,我知道你打日军的心思非常焦急,但是这目前并不再咱们的任务行列,贸然执行任务可能会带来危险。”
“我们此行的任务是保护党中央,那么打鬼子就不是保护了中央吗?”
经过两人一番讨论,最终政委听从了王近山的指示。
在商量好计策之后,他们埋伏在了韩略村公路两旁的庄稼地里,王近山正在擦拭自己手枪的时候,忽然汽车发动机的声音从远处传了过来。
“所有人员注意,敌军靠近,做好战斗准备。”

王近山
随着王近山的一声令下,整个队伍都进入了戒备的状态中。
汽车的声音越来越近,王近山正在悄悄观察着敌方的阵型。
只见三辆小汽车和十三辆卡车从远处驶来,王近山静静的看着敌军的到来。
公路上传来一声巨大的爆炸声时,王近山对着士兵发起了进攻的指令,此时日军的汽车已经被炸翻好几辆,在王近山发起进攻的命令后,一时间整个公路瞬间被子弹包裹,无数的日军因为反应不及时倒在了强烈的火力下。
王近山见敌军的慌张程度,便立即做出了应对:
“吹起冲锋号,向着敌军冲击。”
号角声立刻在整个战场响起,红军战士也如潮水一般从庄稼地里面冲了出来,与公路上的日本展开了肉搏战。

王近山
一时间整个战场都陷入了腥风血雨中,无数的日军被红军战士击倒,许多惨叫声也回荡于这里。
经历了三个小时候的残酷战斗,最终所有的日军都被我军所歼灭了。
在打扫战场的过程中,王近山正在和政委交谈这次战斗的收获,然后突然一个战士的声因打断了他们。
“团长,我发现了敌军的文件。”
在身旁的政委翻阅过后,他狠狠了拍了一下王近山的肩膀:
“这次我们可是立了大功了,这只队伍是所谓的日本“皇家军官观战团”,他们正打算前往太岳战区学习先进的战术来对付我们,但是却没想到被我们拦在了这里。”
冈村宁次在得知这支队伍被歼灭后,十分生气:
“再牺牲两个联队也要把这只八路给我吃掉!”

王近山
于是在冈村宁次的调遣下,几千只日本浩浩荡荡的向着韩略村袭来,而这时的王近山已经带领着队伍直奔延安。
几千只日军的调度也让冈本宁次准备好的阵型出现了问题,在之后的战斗中,我们的主力部队发现了敌方的弱点,王近山的这一场战斗,有效地牵制了敌人,粉碎了日军对太岳根据地的阴谋。
解放战争,大杨湖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王近山的名气已经传遍了整个解放军阵营,这时候的他已经成为了晋冀鲁野战区的一位司令员。
而当他出现在哪里的时候,战士们就会打起万分的精神,因为他们知道,王近山出现的地方,一定会经历一场恶战。
1946年8月,蒋介石一句集结了三十多万人的军队,准备打晋冀鲁野战军一个措手不及,此时的野战军刚刚经历陇海战役,还没有来得及休息和准备。
为了应对敌方的突然进攻,晋冀鲁野战军的首长刘伯承和邓小平立刻将众人召集了起来,商量对策。

王近山和妻子
“三十多万人的进攻,贸然正面对战,我们必然会失败。”
“在敌方的进攻部队中,有一支队伍脱离了大部队,我们可以从哪里下手。”
“可是那支队伍是蒋介石手下最精锐的部队之一,我们该怎么去应对他们呢?”
此时的会议室内一时间陷入了沉默,两支队伍相差无几,如果将这支队伍吃掉,必然能够扭转晋冀鲁野战军所陷入的危机,可是想要打败这样的一支队伍谈何容易。
就在众人面面相觑之际,王近山突然站了起来,他说道:
“既然这只队伍的歼灭使我们破局的危机,那就由我们第六纵队去跟他们作战吧,我们不会惧怕,即使只剩我一个人,我也能继续战斗,这样才无愧于太行山的父老乡亲。”
此时的一众人的目光都向王近山望去,王近山的脸上脸上挂满了视死如归的神色。

王近山和家人
在王近山的鼓励下,大家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激情,开始争相想去歼灭国民党第三师。
“大家不要争抢了,这次战斗就由我们第六纵队去吧,我们必须保存有生力量,才能在这场围剿的战役中取得胜利。”
讨论过后,王近山带着第六纵队来到了国民党第三师的驻扎地区,大杨湖。
大杨湖四周本来有很高的芦苇荡,但是当时第三师的统率赵锡田来到后,便下令用汽油将周围所有的芦苇全部烧掉,方便防守,这无疑给解放军的攻取增加了难度。
刘伯承深知此次战争的难度,于是他在战斗打响前的深夜亲自来到了第六纵队的指挥所。
刘伯承对着在场的众人说道:“我年纪大了,跑不动了,我在这里等待着你们胜利归来。”

刘伯承
第二天,随着王近山的一声令下,整个第六纵队向着大杨湖发起了波浪式的进攻,顷刻间战场上炮火连天,整个大杨湖都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随着第六纵队的不断进攻,敌军也被逼到了大杨湖的角落中,子弹在打光后,王近山拿起身上的砍刀,带着部队向前冲杀过去。
“同志们,跟我冲啊,为了中国的人民!”
在王近山的带领下,整个队伍如同潮水般扑向了国民党的队伍,王近山与敌方浴血搏杀,即使被敌军的尖刀插在身上,他也没有退缩,仍旧挥舞着手中的刀剑拼向敌军。

江泽民纪念王近山题字
最终在第六纵队不顾生死的战斗下,大杨湖战役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随着晋冀鲁野战军的赶到,第三师的残部迅速被围歼,这场战役最终也由此取得胜利。
在此后的解放战争中,王近山参与了强度汝河、襄阳战役、淮海战役,他依旧发挥了自己“疯子”一样的本领,帮助队伍取得了胜利。
时光如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整个中国也进入了和平的状态中,王近山也被新中国授予了军衔,回归到了平静的生活中。
1974年,王近山被诊断为了胃癌,此后的生活里,他一直生活在了病痛之中。

李德生
1978年4月,被捅进折磨的王近山已经变得神志不清,就在弥留之际,王近山突然用微弱的声音问道:“敌人打到哪里了?”
他的小儿子立刻回答道:“是李德生叔叔哪里!”
听到是李德生,王近山的语气也渐渐缓和下来了。
“是他啊,那我就可以放心了。”
听着军号声,王近山平静了下来,他闭上眼睛,像是回到了那个战场上的青葱岁月。

往期推荐
杭州市富阳区春江街道人居环境提升扎实有效
皮定均中将:中原突围立奇功
首长的首长詹才芳
我军科技元帅聂荣臻
王稼祥的历史贡献


长按扫码投稿
gonggao555@163.com
《百年强国梦》征稿启事

扫码关注我们
百年强国梦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总监制丨张爱生
总编辑丨张铁林
策划丨徐颖
统筹丨田甜 陈锋
编务丨刘小阳 孙德安
设计丨张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