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评价:“粟裕最会打仗”(四)




毛主席评价:“粟裕最会打仗”
(四)
指挥的主要战役
战役名称
指挥员
我方与敌方兵力对比
歼敌数量
黄桥战役
粟裕
7千:1.5万
歼敌1.1万余人
苏中战役
粟裕
3万余人:12万
53700人
鲁南战役
粟裕
13万:约16万
53530人
莱芜战役
粟裕
19万:约24万
56800人
孟良崮战役
粟裕
16万:约45万
32680人以上
豫东战役
粟裕
20万:25万
93970人
济南战役
粟裕
14万:27万
10.4万人
淮海战役
粟裕、刘伯承  、邓小平、陈毅、谭震林
60万:80万
555570人
渡江战役
粟裕、刘伯承  、邓小平、陈毅、谭震林
60万:45万
30余万人
五大战争奇迹
(一)现代战争中的大兵团作战以战养战的奇迹
(二)腹背受敌的歼灭战孟良崮战役
(三)孤军深入的歼灭战豫东之战
(四)60万对80万的围歼战淮海战役
(五)投鼠忌器的攻城战上海战役
解放战争创造奇迹
 解放战争国民党军全面进攻阶段,用于华东战场的兵力为25个整编师68个旅,占其进攻总兵力的三分之一;而在其重点进攻时,用于山东战场的兵力为60个旅,占其重点进攻总兵力的64%。
解放战争头半年,我军进行较大战役22次。歼敌2万人以上者3次,粟裕指挥了2次;歼敌3万人以上者1次,为粟裕所指挥。
解放战争第一年,我军进行较大战役42次。歼敌2万人以上者11次,粟裕指挥了6次。歼敌3万人以上者8次,粟裕指挥了4次。
解放战争开始到渡江战役前,不算三大战役和太原战役,我军进行较大战役103次。歼敌2万人以上者35次,粟裕指挥了10次;歼敌3万人以上者20次,粟裕指挥了8次。
作为华东战场的统帅,对战役指挥负主要责任的军事首长,粟裕指挥的战役大部分都有创记录水平,并对战区作战以至整个战争进程具有重大影响。
十条带兵团作战思想
1、运筹主力兵团大规模作战,战区指挥员具有战略头脑、善于综观战争全局,敢于独立思考,把战役问题放到战略高度去考虑。通过战役胜利去实现统帅部的战略意图。
2、综合考虑战区内敌我双方的兵力兵器对比和行动企图、当面敌军各部的战斗力强弱和所处态势、民情和地理条件、以及战役发展各阶段间的前后关联等诸项因素,正确选择作战区域和攻歼目标,一切以便于歼敌为原则。
3、能动地创造和捕捉战机。战机通常是通过指挥得当,广泛机动,诱使敌人因应而创造出来的。因此,既要善于捕捉战机,更要善于创造战机。
4、指挥的重心应在放在战役的转折点上。只要在有决定影响的环节上掌握了主动,就能确有把握取得战役全胜。指挥员应以极大精力,促使战役转折尽早来到。
5、善于集中兵力。集中兵力的关键是选择和判断作战的重点。要根据战役的发展变化,适时转用兵力,实行连续作战,求得一支部队顶几支用。这样,才能在战区总兵力对比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在决定性的时间和部位形成对敌优势。
6、战争规模的发展和战场态势的变化,必然引起作战方式的转变。战役指挥员要适时实施作战方式的转换以及由此引起的战术技术上的改变。
7、根据各支参战部队的不同特长,加以恰当使用,或用于野战,或用于阻击,或用于攻坚,等等。同时,合理使用地方武装,与野战兵团密切配合,协同作战。
8、战役过程中和战役结束后,当敌情发生重大变化或出现新的战机时,要果断、巧妙地组织部队撤离战场,迅速转移。这不仅关系到与下一步作战任务的衔接,而且直接影响战役本身的成果。战役打得好,如果转移不当,也会转胜为败;战役进行得不顺利,但转移得当,也可以减少损失,改变不利态势。
9、大兵团作战要严密组织,参谋机关应成为军队行动的“发动机”。指挥员必须高度重视司令部的工作与建设,以保证首长和司令部的不间断指挥。
10、高度重视大兵团行动的后勤保障,特别要充分依靠战区内党和政权组织,动员广大群众支援前线,保证部队供应。
(待续)
往期推荐
中国足球产业有望形成不可估量的经济增长极——读骆德荣《戮力发展中国足球,推进强国强军伟业》有感
推进中国特色足球强国建设的大胆探索与科学构想——读骆德荣《戮力发展中国足球,推进强国强军伟业》有感
我军“政工元帅”罗荣桓(上)
黔北川南新思想重要发源地——土地革命时期赤水地区学生运动概述
何长工与抗大教育(上)
-
END -
总监制丨张爱生
总编辑丨张铁林
策划丨徐颖
统筹丨田甜 陈锋
编务丨刘小阳 孙德安
设计丨张帅

扫码投稿
gonggao555@163.com
《百年强国梦》征稿启事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百年强国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