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
家
卫
国
忠
诚
于
党
红色故事
致敬最可爱的人
邓华父子的红色亲缘
穿
(上)
1949年,在叶剑英、陈赓以及邓华的指挥下,广东成功解放,接下来就是与白崇禧算总账的时候了。
为了将这一好消息告诉全国人民,也为了增加解放军的影响力,达到震慑敌人的效果,毛主席亲自下令:
“多报道一下广东解放这件事,要让全国人民一起开心开心。”
不久之后,印着叶剑英、陈赓、邓华三人照片的报纸发往全国各地,也发到了解放军战士手中。
当时我军有组织战士们学习的传统,恰巧四野第12兵团46军没有作战任务,许多战士们都在阅读广东解放的报纸,希望从中学习一些作战经验。
邓贤诗正是其中一员。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看到报纸上的照片后神色大变。
再仔细看了一会儿后竟然双眼通红,时而认真阅读报纸上的内容,时而从兜里掏出一张照片看两眼。
“像,真的太像了,和母亲给我的照片简直一模一样。”
“不对呀,名字为什么会多一个字呢?”
“爸爸,是你吗?”
看到邓贤诗的状态,连长赶紧过来询问,结果却听到这位孤儿战士说照片上的邓华是自己的父亲。
“你是不是最近太累了,想念自己的父母了?这是15兵团的司令邓华,怎么可能是你的父亲,再说你可是一个孤儿呀。”
可一看到邓贤诗与邓华有些相似的面孔,连长心里又有些迟疑了:邓华不会真是他的父亲吧?
萧劲光与詹才芳亲自审查
邓贤诗已经与父亲分别22年,可他只有一个名字和一张照片。
既不知道父亲的部队番号,也不知道父亲的职务,一直都以为父亲牺牲了。
可一看到报纸上邓华的照片,邓贤诗确定这就是自己的父亲邓多华。
好不容易有了父亲的消息,邓贤诗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丝希望。即便这个人不是自己的父亲,邓贤诗也要趁着这个机会询问一下关于父亲的事情。
“连长,我没骗你,我父亲叫邓多华,母亲叫做邱青娥。”
“我刚出生不久父亲就参加革命,这么多年只通过书信联系过。”
“我一直以为父亲牺牲了,所以才说自己是孤儿。”
看着连长已经有些相信自己,邓贤诗赶紧拿出父亲的照片,“这张照片是母亲留给我的,我一直带在身边当作纪念。”
连长接过邓贤诗递过来的照片,又从桌子上拿起一张报纸进行比对,虽然报纸上的邓华略显衰老,却也能看出这两张照片就是一个人。
但邓华的级别太高,连长只能将这个情况报告上级:
“你先别着急,我把这个情况向上级报告,不论什么结果都会给你一个交代。”
将手中照片还给邓贤诗后,连长立刻向上级汇报了这件事情。最终,这个消息上报到了46军军长詹才芳的办公室。
詹才芳听说过邓华有一个二十多年没有见过面的儿子,也曾受到邓华委托帮忙寻找儿子的下落。
这回听说有一个小战士拿着邓华年轻时的照片自称是自己父亲,加上邓贤诗的年纪也对得上,詹才芳大喜过望想要将这一好消息立刻通知邓华。
但转念一想万一是个乌龙怎么办?不行,还是自己先调查一下,如果确定是邓华的儿子再通知他也不迟,免得空欢喜一场。
想到这里,詹才芳立刻给邓华的好朋友12兵团司令萧劲光打电话,让他抽空赶紧来自己办公室一同见见邓华的“儿子”。
没过多久,邓贤诗接到连长通知,让自己赶紧去军长办公室一趟。邓贤诗感觉到事关自己的父亲,赶紧带上照片来到詹才芳的办公室内。
看到推门而进的邓贤诗,萧劲光和詹才芳仿佛看到了二十年前热血方刚的邓华。
相似的面孔、一样的神韵,看来这个小战士很有可能是邓华失散多年的儿子。
“你叫邓贤诗是吧,别紧张,今天找你来就是聊聊天。听说你有一张父亲的照片是吗,能拿出来看看吗?”
听到詹才芳的话,邓贤诗小心翼翼地从胸前掏出照片递了过去。
二人接过照片一看,这不就是刚参加革命时的邓华吗?詹才芳默默看向旁边的萧劲光,萧劲光也默不作声地点了点头。
看来这张照片确实是邓华的。
“你能讲讲你和父亲之间的事吗?”
邓贤诗整理了一下紧张的心情,缓缓开口:
“我叫邓贤诗,父亲叫邓多华,我刚出生那年父亲就参加革命了,一直没有回过家,只是偶尔寄来几封信。”
“后来听说父亲牺牲了,母亲重病一场离开人世,我也追随父亲的脚步报名参军。”
“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了父亲的照片,这才知道父亲没有牺牲。”
听到这里,一直没有说话的萧劲光对邓贤诗建议道,
“你到底是不是邓华的儿子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样吧,你回去写一封信亲笔信问问邓华,我亲自给你把信送过去。”
等到邓贤诗走后,詹才芳开口道,“这是邓华的儿子吗?照片确实一样,但他的父亲叫邓多华呀,怎么多了一个字?”
萧劲光笑着回答道,“邓多华这个名字我以前听邓华讲过,他年轻时确实叫邓多华,是革命后才改名叫做邓多华的。”
没等詹才芳开口,萧劲光继续说道,
“再说邓贤诗有邓华的照片,按照年纪和出生地推算,基本上可以确定他就是邓华的儿子。至于最终的结果,还是让邓贤诗自己写信问问吧。”
看到萧劲光的表情,詹才芳估计这件事八九不离十了,自己也开心地说道,“行,等邓贤诗写好信我就派人给你送过去。”
另一边,回到军营的邓贤诗久久不能平复,有很多话想对父亲说,却不知该如何开口。
思索良久后,邓贤诗在信上写下自己父母的名字,加上发现照片的前后经历,最后向邓华恳求道,
“如果您是我的父亲,能不能告诉我一声呢?”
这封信很快便送到邓华的指挥部,当看到“邓贤诗”这三个字时,这位久经沙场的将军竟泪流不止,眼前重新浮现出当年参加革命时的场景……
(待续)
往期推荐
英魂盘绕困牛山(下)
英魂盘绕困牛山(上)
智慧教育,助力强国梦(下)
智慧教育,助力强国梦(上)
对创新红色文化传承路径的研究与思考(下)
END
总监制丨张爱生
总编辑丨张铁林
策划丨徐颖
统筹丨田甜 陈锋
编务丨刘小阳 孙德安
设计丨张帅
gonggao555@163.com
《百年强国梦》征稿启事
扫码关注我们
百年强国梦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