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脚下的赤胆忠魂——陈潭秋


点击关注
| 了解更多

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奋进力量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天山脚下的赤胆忠魂——陈潭秋
人物介绍
陈潭秋,名澄,字云先,号潭秋,湖北黄冈县陈策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1920年陈潭秋和董必武、刘伯垂等7人创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21年7月,陈潭秋与董必武参加了中共一大,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出席了中共三大、五大、六大,1934年1月出席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执行委员。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留任中央苏区中央分局委员,领导开展游击战争。1935年8月,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留驻共产国际工作。1939年回国,他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
不忘初心,领导八办工作
早在1937年4月中国共产党就和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当陈潭秋来到新疆时,盛世才的思想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与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关系也开始逐渐动摇。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在与盛世才既斗争又团结的统战工作中,陈潭秋坚守革命信念,带领在新疆的共产党员积极在青年学生和各族群众中开展新文化运动,通过进步文化的传播,宣传马列主义,将马列主义的星星之火撒播到天山南北。此外,他们还带领新疆各族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支援抗战。他们在新疆发展经济、改革政治、巩固边防,为新疆各族群众大办好事,加深了新疆各族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培养了一大批思想进步的革命青年。
194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20周年纪念日,陈潭秋带领在新疆工作的全体同志向党中央发去贺电,表示要以自我牺牲的精神,为实现党的每一个决议与每一个指示而斗争。他在写给中共在新疆工作人员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的工作方针在于:怎样保证新疆始终成为中国的领土,不致陷落在帝国主义的血手中;怎样巩固这个抗战的重要后方和国际交通要道;怎样推进这个落后的社会前进,怎样使各族人民过着和平友谊的生活。”

忠诚担当,为党保存力量
陈潭秋担任中共驻新疆代表后,任务十分艰巨,既要维持和盛世才的统一战线关系,又要积极开展党的工作,面对复杂的局面,陈潭秋教育党员说:“只要盛世才不主动破坏统一战线,我们就要坚持党的原则与他进行斗争,扎扎实实地干好工作,无论如何要坚持工作到最后。”
陈潭秋十分重视“新兵营”建设,亲自给指战员上政治课、党课,并积极组织“新兵营”野营训练。他教育战士们:“你们手中不管掌握了多么好的武器,如果没有马列主义把你们武装起来,你们的武器是不厉害的,是不能消灭敌人的。”
1940年1月,陈潭秋根据党中央指示,经过缜密计划,想方设法妥善安排“新兵营”三百多名指战员安全返回延安,为我党我军保存了一批骨干力量。他对即将返回延安的同志们说:“现在抗日前线很紧张,前方需要你们,所以送你们回延安去。由于路途遥远,中间很长一段路是国民党军队的防区,你们路上一定要谨慎小心,遵守纪律。万一被扣,最根本的一条是要抱定为党为革命牺牲的决心,决不出卖党。回到延安后要积极投入到抗日战争中去,为党为民族贡献一切。”

不怕牺牲,鲜血染红天山
1942年9月,盛世才以“谈话”为名,将陈潭秋等中共在疆工作人员及家属全部软禁。1943年2月,陈潭秋、毛泽民等人被盛世才投入了第二监狱。在审讯中,陈潭秋理直气壮地说:“中国共产党应盛督办邀请派我们帮助推行‘六大政策’,建设新新疆。我们没有做任何危害政府的事,没有违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对此我敢完全负责。”敌人对他施以种种酷刑,但他铮铮铁骨,坚贞不屈,还鼓励难友坚持斗争。由于始终没能从他口中得到所希望的一言半语,盛世才恼羞成怒,于9月27日深夜将陈潭秋秘密杀害,时年47岁。
碧血洒边塞,天山存浩气。陈潭秋为党奋斗一生的传奇经历,所折射出的“信仰坚定、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宝贵精神,至今仍然激励着无数天山儿女。正如周恩来同志所说:“潭秋同志一生的革命经历有一个很大的特点,经常受命于危难之时。他顾大局,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每次都能够在形势非常不利的情况下正确应对,挽救危局,避免和减少了党的损失。他的牺牲是党的重大损失,他是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的。他长眠在新疆,他是新疆各族人民心目中党的一面旗帜。” 

往期推荐
叶剑英:重大历史关头四次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邓中夏
“志在苍生,不顾安危”——邓恩铭
通往成功的隧道——介绍《人生科学系统论》(上)
妈祖文化与中国精神

-END-


# 扫码投稿 #

gonggao555@163.com
《百年强国梦》征稿启事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百年强国梦

总监制丨张爱生
总编辑丨张铁林
策划丨徐颖
统筹丨田甜 陈锋
编务丨刘小阳 孙德安
设计丨张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