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可以是假的,我嗑的cp必须是真的!”



5月,一条#东京都实施同性伴侣宣誓制度的话题火上了热搜。
 
在大家感叹又一地区正式承认性少数群体的伴侣关系时,有一些不一样的声音冲到了热评。

图为 微博评论
抱着好奇的心态,我进行了一番网上冲浪补课,这才明白,这里的莲理枝指的不是一种植物,而是日剧《消失的初恋》里的一对cp(couple)。
01.
嗑,都可以嗑
诸如此类的嗑cp行为在各种圈子中是越来越常见了。cp指couple/coupling,原来指的是有恋爱关系的配对,现在可以泛指两个有亲密关系的人。
随着它所指代的范围的扩大,可以嗑的cp的种类也多了起来。如果你喜欢一对现实中的情侣,ta们的互动让你感觉到很甜,那恭喜你,你嗑到真的了。

表情包 为爱情感动
然而除了真cp以外,一般大家嗑cp的方式都是一种“抽丝剥茧”式的信息解读。例如通过“心理学”对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进行分析、通过挖掘平台数据或发送的内容解读两人关系等。
许多cp可能是影视剧或书中的主角,大多数嗑的素材来源是cp粉对影视剧中人物的情感关系的重组。甚至有时候,会延伸到现实中两人之间的互动。
他们会像放大镜一样去发现两个人之间的互动,重建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小细节,将细节通过剪辑等手段把他们变成嗑糖素材,吸引更多的粉丝加入嗑糖大队。例如后援会制作的有情节引导向的视频,放大一个人视频中提到的另一个人细节等。

图为 某站上的cp向剪辑
嗑cp也不局限于性别,同性别的、不同性别的…只要两个人的互动足够甜蜜,非情侣关系的亲密关系也能给人带来的心理和感官上的刺激。
在现在这个“万物皆可嗑”的时代,也有很多很奇怪很冷门的cp的出现,例如:伏地魔x林黛玉,甄嬛x荷兰弟等…

图为 伏黛cp的代餐 电影《魔画》
是不是听起来完全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人?那到底为什么还要嗑呢?
02.
嗑,为什么嗑?
作为一个常年游走在嗑不同的cp的道路上,且很容易因为嗑cp被当成易割的韭菜来说,嗑cp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人对于完美的感情的向往。
不管是剧中,还是现实中的互动,这些cp都会呈现一种浪漫的、不同于大众所认知的情感态度。
比方说,一些偶像所呈现的cp舞台经常具有极强的故事性,一般以唯美且HE(Happy Ending,指故事有一个美好的结局)的故事为主。对观众来说,观看并享受这样的舞台,是一种低成本的感受亲密关系的方式。

图为 偶像舞台
ta们所展现的故事情节也会让观众产生一种“代入感”,使观众有一种置身于这样完美感情中的状态的同时产生情感代偿。
而且嗑cp和性取向等方面也没有任何关系,一些异性恋取向的粉丝也可以嗑同性别的cp。在嗑cp的过程中对美好的感情的喜爱是不分性别的。那个心动的瞬间,会让人抛弃许多现实生活中的杂碎,只感受到心之所向,也更能够感受到感情的纯粹。

表情包 推荐cp
其次,嗑cp还能满足一种粉丝的窥私欲。
 
大多数情况下,嗑的对象都是公众人物(当然也可以自己身边的两个人),公众人物一般会在理想化的设置下在粉丝和大众面前呈现自己的形象,他们也会注意不暴露自己台下的生活。
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众人物在台后的时间在不断被压缩。这种情况也重新定义了粉丝们观看和解读的边界。
粉丝们会不满足于解读由公众人物主动散播的有关信息,而是倾向于将解读扩展到舞台,甚至是舞台外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上,并从中获取“我掌握了真相”的快乐。
 

表情包 嗑到了
再加上cp粉素材来源的特殊属性,粉丝可能会把很多饭制的内容想象成是真的去观看。在他们的想象的加持下,这些内容就是ta的cp们平时不展现出来的一面。
 
如果过度沉迷于这种世界里,会让cp粉们沉浸在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快感中,从而走向一些极端。

表情包 嗑到迷幻
03.
嗑,现实还是虚构?
在嗑cp趋势流行的饭圈下,其实还存在着一种粉丝鄙视链:以唯粉为鄙视链的顶端,cp粉处于末尾。
粉丝鄙视链的主要形成原因是,cp粉有时会分不清楚现实和他们所建构的嗑糖空间,把他们想象中的内容强加于真人身上,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干预人家的生活。
这种行为在饭圈被称作ky(来源于日语的“空気が読めない”),原意是指没有眼力见地给反应,在这个语境下是指在cp的一方面前或者并不是cp向的视频内容下,提起cp相关的细节等。
当粉丝过度的沉溺于嗑糖空间中,就容易把cp中的一个公众人物仅看作只是cp中的一部分,忽略了ta本人更多的身份。他们甚至会催促双方进行双人互动,在不是cp向的视频下大呼“嗑到了”以填充他们的嗑糖空间。
这样的行为不仅让粉丝本人分不清现实和虚构,也会给cp的双方带来困扰。而这些粉丝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实际上是一种刻意回避事实的偏执。

图为 迷宫
不仅如此,随着嗑cp的情况越来越常见,在逐渐形成一种“嗑”文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乱象,带来了一些错误的价值观。
在《爸爸去哪儿》中,董力和阿拉蕾组成的临时父女在获得了许多人的喜爱的同时也遭受了质疑。
节目后期出现的例如“嫁给你”“cp”等字幕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反感。这样带有暧昧字眼的词汇出现在一个儿童的身上,很可能会误导儿童对于性别、爱情等观念的发展,甚至可能助长恋童癖的出现 。

图为 节目截图
此外,在一些耽改题材的影视剧作品中,制片方通过将“卖腐”包装成兄弟情,以一些隐晦的男性暧昧为卖点企图讨好受众群。
这样的行为可能会导致部分观众的性别认知产生偏差。同时,由于其给观众留存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腐向的剧情也可能会消磨大众对于同性文化等群体的好感、包容和接纳。

虽然嗑cp是一种可以让人“无痛”感受到亲密关系的甜的方式,但由于其“圈地自萌”的属性,我们不能过于沉浸于这种甜蜜中。
嗑cp时看到的内容,可能会让观看者对亲密关系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想象,让他们幻想自己的亲密关系也是这样完美的走向。
但毕竟,大部分cp所呈现的世界是虚构的。而真实世界里的我们在亲密关系中并不会一帆风顺,也会遇到矛盾,产生摩擦。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创建的虚拟世界多么美好,就将虚构的东西强加于现实世界中的一段亲密关系之中。
应该相信的,是亲密关系本身所带来的美好。所以,更多的去拥抱现实生活中的亲密关系,勇敢地去爱,接受爱吧。

参考文献:
[1]吴丹. 网络空间的"嗑文化"研究:文本、社群与情感驱动[J]. 东南传播,2020(4):75-79.
[2]沈文琪. 网络自制剧"CP"热现象解读[J]. 视听, 2019(11):49-50.
[3]李茜茜. 娱乐节目"CP文化"奇观化解读与反思[J]. 声屏世界,2017(9):40-41. 
p.s. 如果想互动但不想留言被放出,可以写上【请勿精选】哦~

 编辑:cp杂食人小蓝
/ 莓辣进三次小黑屋了55 关注小辣防走丢 /
/ 往期精彩 /




··· 你还可以从这里找到我们 ···
莓辣大助手企微

微博
@莓辣MAYLOVE
@莓辣-色阿
bilibili
@莓辣MAYLOVE
小红书
@莓辣MAYLOVE
ID:719667895
抖音
@色阿和莓辣ers
··· ©️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违者必究 ···
👀点击阅读原文有惊喜
👇这里有一个征集期待大家的投稿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