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三省吾身:
“早上吃点啥?中午吃点啥?晚上吃点啥?”
但对于像我这样的懒人,更难的问题是:想吃的这么多,做起来那么累,自然就义无反顾地投入在外堂食或者外卖的怀抱,拉着朋友们胡吃海喝了!
表情包:圆润版奥特曼
直到有天,我的朋友拉着我,悄悄嘀咕:“我们总在外面吃饭,万一有人有乙肝,不会传染给我们吧。”
我这才知道,原来有这种担心的人不在少数。
01.
在外面吃饭会不会被传染?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又称血清性肝炎,是一种因持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下文简称为“乙肝”)。
至今仍然是困扰我国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图|HBV与肝脏
一谈到乙肝,很多人就闻之色变。
“靠得近就会传染的!”
“离他们远点,感染了要死人的!”
因为种种偏见和歧视,很多乙肝病毒感染者往往会遭遇以下窘境:
千辛万苦获得的工作机会一夜泡汤,
经营多年的幸福一夕破碎,
去食堂用餐被勒令自带碗筷。
然而这些担忧和恐惧真的有依据吗?
表情包:来自汤姆的恐惧
虽然有句老话叫“病从口入”,不过乙肝病毒(HBV)可真不是从“口”入的!就算顿顿在外吃,也不会被传染乙肝。(小心钱包过分消瘦)
乙肝病毒(HBV)的战斗力比我们想象得要弱,通过血液传播、性行为传播、母婴传播。
图/乙肝传播途径
它们相对专情,只青睐于肝细胞表面受体,所以在经过口、食道、胃、肠的时候根本不做停留。
事实上就算它们想移情别恋也没法停留,不是被胃酸干掉,就是“一路通畅”进了下水道。偶尔有些“幸运儿”遇到消化道有溃疡或表面破损,溜进血液,也不过是些虾兵蟹将,只会遭到免疫系统的毒打。
“乙肝是血液传播,小心蚊子!”至于这种言论,且不说这个概率问题,拜托,蚊子吸血是为了填饱肚子,好不容易吸到肚子里的血不消化充饥,还倒贴出去,蚊子又不是大慈善家在义务献血。
此外,拥抱、亲吻、握手、咳嗽、打喷嚏或者公共厕所的马桶等等日常生活的接触都不会传播乙肝病毒的。
但如果是纹眉、修脚、打耳洞等等可能损伤皮肤黏膜的操作,还是选择一次性工具或者好好消毒才能避免意外的发生。
表情包:单身贵族
对于大家比较关心的——零障碍、无保护的“深入交流”,可就不好说了。交流的也许不仅有感情,还有彼此的病菌,其中就包括乙肝病毒。
所以,记得戴套,或者接种乙肝疫苗,就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02.
被夸大的恐惧
在中国乙肝最严峻的时期里,每10个人里面就有1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后来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母婴阻断技术的发展,乙肝新发人数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根据《2021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发布的最新乙型肝炎发病情况数据,2020年,该数据已降至90万。
然而,对遗留下来的84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本文以“乙肝病毒感染者”指代乙肝病毒携带者及乙肝患者,二者区别详见下文)来说,困扰仍然存在:我们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吗?
表情包:小狗迷茫
肝癌和肝硬化与慢性肝炎确实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85%以上的肝癌都与乙肝有关。
但这不代表着,感染乙肝病毒就一定会患肝癌。
大部分人在感染乙肝病毒后,肝功能依然保持正常,被称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他们可保持终生健康状态,但需要定期检查。
小部分人群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异常,被诊断为慢性乙肝,即乙肝患者。但只要早发现,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定期复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发展为肝炎、肝癌等严重后果。
哪怕不幸中招,整个过程,要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图源 @约苗
而且乙肝病毒感染者同样拥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完全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结婚生小孩。
我们在前文提到了打啵、拥抱并不会传染乙肝病毒,只要戴好套或者打乙肝疫苗,今晚我们都是秋名山车神!
如果想要孕育孩子,让宝宝远离乙肝病毒也并不复杂。
目前国家已经实行了免费乙肝母婴阻断规划,包括为母亲进行产前检测,为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敲黑板,乙肝妈妈需要做的是:
提前到肝病科进行咨询检查,根据结果判断现在是否适合怀孕
如孕期HBV-DNA浓度大于105 IU/ml(一般为大三阳),要加强对病毒量、肝功能的监测,按医嘱选择药物治疗
宝宝生下来在12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
宝宝打完全部乙肝疫苗的1个月之后(即出生7个月),去医院复查
对乙肝爸爸而言,目前父婴垂直传播的几率还没有明确的定论。但能肯定的是,父婴垂直传播的几率很小很小。
不过,刚生下来的宝宝免疫系统还不健全,皮肤黏膜也很容易破损,为了让爸爸安心和宝宝进行亲密接触,在宝宝出生后还是需要立即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所以,如果遇到了心爱的那个ta,男生女生大胆向前冲吧!
表情包:大胆示爱
03.
早该终结的歧视
目前对乙肝的防控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一切似乎正在向着好方向发展。
但歧视还远未消除。
2015年,天津师范大学的大一新生吴昕怡,因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被安排进单独的宿舍。在独居的第34天,她选择用一盆炭火结束了自己的年轻生命。
2019年,长沙的李先生在仅入职10天后被公司辞退,原因是他的体检报告显示“乙肝病毒携带者”。
2021年,幼儿园宝宝小浩查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尽管医生表示小浩这种情况不具有传染性,幼儿园老师仍选择将小浩隔离起来,单独安排他在一张桌上吃饭。
图源 微博@人民网
对乙肝的误解,至今仍破坏着原本美好的感情,甚至吞噬着许多无辜的生命。
为此,有关部门曾多次下发文件,呼吁停止对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歧视。
2019年,人社部、教育部、(原)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查。”
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规范性文件,规定入职体检不得开展乙肝、孕检等检测。
图源微博 @环球时报
但现实中还存在着一些用人单位阳奉阴违,劝退乙肝病毒携带者等观念跟不上制度的现象。这说明对于乙肝歧视,其背后的核心症结在于整个社会固化的错误观念。
企业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就是在表现出集体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孤立,它们所营造的孤立需要公众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敞开怀抱来打破。
别再因为乙肝而远离同学、同事,也别再因为误解而错过了生命中真正珍贵的东西。
乙肝并不可怕,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让歧视远离乙肝病毒感染者。
我知道,对很多人而言,乙肝只是个抽象的威胁,但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者来说,公众语境中的乙肝总是与歧视与误解相伴随。
对他们而言,乙肝病毒这个语词有了更多的意味,不仅仅是健康的损害,更是名誉的丧失。
抵制、压抑与控制在乙肝这个凸透镜下聚焦,将患者点燃。但偏见与污名化只会加剧孤立、冷漠与传播,而了解则是迈出了反歧视的第一步。
图|翡翠丝带协会反歧视宣传
7.28,今天也是「世界肝炎日」。
不仅仅是“乙肝”,曾几何时,“肝炎”这两个字给无数人的生活蒙上了灰色。所幸的是,人类对病毒的探索从未停止。
尽管现在还有人,挣扎在病痛的边缘,但医学与理性之光,终究会照亮每一个黑暗的角落。
看见 转发 关注
对歧视性的行为和误解说
不!
参考文献:
[1]熊辉,孙彦,杨梅.乙型肝炎“大三阳”与“小三阳”患者血清中HBV-DNA定量、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01):123-125.
[2]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慢性乙肝治疗指南[J].江苏卫生保健,2015(15):54.
[3]《2021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p.s. 如果想互动但不想留言被放出,可以写上【请勿精选】哦~
编辑:复读不要歧视的海蒂
医学审核:希望乙肝患者被更宽容对待的可文
/ 莓辣进三次小黑屋了55 关注小辣防走丢 /
/ 往期精彩 /
··· 你还可以从这里找到我们 ···
莓辣大助手企微
微博
@莓辣MAYLOVE
@莓辣-色阿
bilibili
@莓辣MAYLOVE
小红书
@莓辣MAYLOVE
ID:719667895
抖音
@色阿和莓辣ers
··· ©️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