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最近长江新区政务中心办事大厅对外开放了,据悉目前江岸区谌家矶街道已被长江新区托管,相关事务已移交长江新区,部分业务由江岸区暂时代管。
而武湖、阳逻、三里桥、仓埠等地托管事宜还在对接中,相关业务按原途径办理。
简单的理解就是,虽然现在长江新区政务中心在武湖开业了,但是目前只托管了谌家矶,只有谌家矶的可以来这个政务中心办事,武湖、三里桥、六指等其他地方办事还是去黄陂办,阳逻、仓埠的办理相关业务还是去阳逻或者新洲办。
于是有人就疑惑了,为什么只先托管谌家矶,而不是一步到位,难道是黄陂和新洲不想放手?
其实并不是的,因为托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是随便开个政务中心,接手下相关业务就完事了。功能区跨区托管真的很麻烦,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01
托管事务繁多,对接程序繁琐
想要托管,长江新区各个部门必须完善,然后与原来区域进行协商好后移交。而目前长江新区才成立一年多,很多部门还在组建中,所以想要全面托管,还得慢慢推进。
肯定有人会问,那为什么谌家矶街道可以优先托管呢?因为谌家矶比较小,在长江新区管委会正式组建之前,在谌家矶就有个长江新城管委会(也就是长江新区管委会前身)。
相对而言,长江新区对谌家矶的各项事务比较了解,对接融侨,托管相对容易简单
但是长江新区与黄陂和新洲此前并没正式对接过,目前暂未出现托管签到协议,而且托管的面积比较大,涉及好几个街道,对接起来自然比较慢。
更重要的是,武汉没有哪个功能区能一下子托管这么大一块面积的,即使是光谷和经开,当年也是一步步托管的。因此长江新区想要全面托管规划的片区,必须完善各个部门、积极做好对接,没有一到两年的缓冲期,一下子搞不定的。
02
民生体系不统一,变更工程度大
另外,除了要完善长江新区各部门、做好对接,全面托管还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要尽快统一区内各项民配套体系。
比如户籍、教育、交通等都要统一,这些都是大工程,稍微处理不好,都会影响托管对接的进度。
户籍这块好说,如果是按照光谷和经开的模式话,应该是会让长江新区挂靠江岸区,到时候整个长江新区所有居民户籍变更成江岸区户籍,房产证变更成长江新区即可。唯一麻烦的就是任务量比较大,操作起来时间会有点长、
比较麻烦的是教育。因为武汉郊区和市区的教育不互通,新洲和黄陂的教育也不互通,且长江新区内部教育严重失衡,新洲片区强,黄陂片区弱。
全面托管后,整个区域内的教育必须大改革,不仅避免区内教育资源被市区抢走,也要新建学校,弥补失衡的情况。
比如托管后,采取市区模式,市区孩子可以报考新洲一中阳逻校区、仓埠二中、黄陂七中,而非长江片区的孩子不能报考这三所高中,这势必会抢了长江新区孩子以及黄陂和新洲孩子的教育资源?
而且普高线一旦与市区同步,长江新区内部成绩差的孩子可能高中都上不了。
总之教育这块的影响特别多,需要好好的规划,不是一两年能完全搞定了,托管后也还得很长一段时间过渡,毕竟新建学校也需要花时间。
至于交通,这个也需要好好对接。目前黄陂新洲各区的城乡公交都是各区自己出钱补贴的,托管后原区的公交肯定会更改路线或者砍掉相关路线,而且目前各个板块和政务中心的交通并不是特别通畅,托管后也需要进行大变革。
总之,不管是户籍变更还是教育体系以及交通体系变更,都是大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这些都会影响托管进度。
///
综上,托管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长江新区完善各个部门的组建,也需要长江新区做好与黄陂新洲的对接,更需要长江新区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去变更区内的民生体系。
所以,武湖、阳逻可能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被托管。不过大家也不担心,市里铁了心的搞长江新区,并且是奔着国家级新区的远大目标去的,肯定会尽快做好托管对接工作,不会让大家等太久。
最后希望长江新区尽快推进托管事宜,大力招商引资,优化区内产业和布局,让长江新区真正成为武汉第三镇,助力武汉做大做强,加油!
-END-
编辑:筱攸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