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下班了编剧部》和《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节目本身内容暂且不说,发现这里面有一些非常适合家庭或朋友之间玩的小游戏,有两个很有趣,所以记录到这里。
一个是问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但其实逻辑是通的,然后让对方随便问问题,自己可以回答“是”“不是”“不相关”,然后看对方能不猜出来答案。
节目里出的几个问题都很经典,也很有趣,所以就直接当做示例给出来。
问题一:小李去图书馆拿了一本书,往里面夹了一百块钱,过了很多天钱还在,小李哭了。
问出问题后,大家一定会问很多问题,记住,只回答对,不对和不相关就行。
一答案:书是小李自己写的。
问题二:小明找酒吧老板说来杯水,老板拿出了一条蛇,小明开心地走了。为什么?
二答案:小明打嗝了。
问题三:丈夫和妻子在客厅,妻子去厨房找吃的,但是却死了,为什么?
三答案:这是蟑螂夫妇。
前三个问题很有趣,并且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5岁的小朋友也可以轻松理解,非常适合全家人一起思考回答。第四个问题就真的有点吓人了。
问题四:一个小女孩问妈妈,那个伯伯是谁,一个星期后这个孩子死了,妈妈和伯伯都很伤心。
四答案:“小孩”其实是得了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她以为的妈妈其实是她女儿,伯伯其实是她的丈夫。
这种问题很有趣,虽然答案很偏,但也有逻辑主线,可以让大家猜很久,并且因为一直在提示,也并不会毫无头绪。我试了几次,认真思考基本都可以猜出答案。
同样的问题我过去也看到过,但从题干到答案都非常吓人,应该叫什么“FBI犯罪心理测试题”之类的,大家感兴趣也可以搜一下,扩充到题库里,让这个游戏更加丰富。
第二个游戏就更复杂了,是《一年一度 喜剧大赛》第二季的开场游戏,让观众回答一些问题,嘉宾从里面选出答案当做固定搭配,用来回答第二轮的采访。因为题干完全不同,所以在第一个题干中成立的回答,放到第二轮题干中就很无厘头,也很有趣。
具体内容整理如下。
问题一:
答案选了胳肢窝
问题二:
答案选了我谢谢你全家。
问题三:
答案选了你相信光吗。
问题四:
答案选了我们真般配。
问题五:
答案选了:遇到前任。
问题六:遇到喜欢的偶像想对ta说什么?
答案选了记得交税。
关键来了,前面的看似简单的问题是以快问快答的形式出现的,而且是观众回答,嘉宾从其中选一个,自然是越有趣的答案越受欢迎了。然后就要落到正式采访里了,规定嘉宾只能按提词器回答。
第一个问题就是:于和伟的团队在上一季赢了黄渤团队,那他认为比黄渤厉害在哪呢?
提词器显示的是:
第二个问题问黄渤,对于于和伟上一季坐了一整季C位的行为,你有什么想对他说的?
提词器显示(下图左上角):
问题三:问那英,黄渤和于和伟更欣赏谁,有什么话想对他说?
提词器显示:
具体的不再举例了,因为列出来好像也没那么有趣了,就不剧透了。
大概就是营造一种冲突的氛围,同时在尴尬和不礼貌的边缘疯狂试探,想想还挺难的,不过胜在热闹,倒也是一种不错的手段。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