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部好的喜剧综艺?


脱口秀大会第五季评分很低,原因或许有很多,但根本原因就一个,不好笑了。上次看了两轮比赛后我很生气,写了一篇文章来吐槽,《每个人都能讲5分钟的脱口秀》,写完这个以后心情舒畅了一些,也就继续看了。没想到前两轮比赛的问题继续暴露,让人看得心情越来越差。
恰好此时,《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开播了,怎么说呢?和脱口秀那边的节目相比优点太多了,其中最大的优点就是全是新人,搞笑程度也高了好几个数量级,制作精良。
这两个节目非常典型,完全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出什么才是好的喜剧综艺。
第一自然是要好笑。喜剧综艺如果过度煽情、过度看重演员的背景,那自然会受到很多的限制,自然会越来越不好笑。像脱口秀,本来就是一个需要从生活中高度输出笑点的,一个人也就讲5分钟就已经足够了,可他们偏偏让老演员一遍又一遍、一年又一年参赛,自然越来越不好笑。
第二是要公平。当观众都觉得“这节目可太棒了,说到我心里去了”时,嘉宾一脸呆滞,毫无共情,并且还说自己忘了拍灯了,观众会很生气。当观众一脸蒙圈,看着最低级的笑点被一个一个抛出,正想着“这什么玩意儿啊”,结果发现嘉宾乐得都“掉凳”了,观众自然会更生气。特别是想李🥚这一季的表现,不管好不好笑,对自己的演员第一时间拍灯,对其他演员再好笑也不拍灯(kid、梁思程那组是个典型,kid好到爆,思文纯内部梗,李🥚当场编了个不拍灯的理由“kid后半段节奏不好”,当场就被大张伟怼了(估计大张伟下一季不会来了),然后第一时间给思文拍灯),这严重破坏了公平,我很生气。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也有不公平的地方,所有嘉宾拍灯可以直接晋级,而其中有一个节目嘉宾觉得好,全拍灯了,但观众投票才7000,这有可能让其他没有被全部拍灯,得分又高于这个节目的演员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不过这个问题的最大矛盾还没有暴露,到了最后决定谁晋级谁淘汰时才是矛盾的顶峰。
第三,选择嘉宾很关键。众所周知,今年脱口秀大赛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嘉宾不行,可以不笑,但你至少要会说话啊,说不到点子上,剪辑都剪不出东西来了,可想现场是什么效果。显然,李🥚在选嘉宾时考虑不周,但李🥚本人却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上是一个很好的嘉宾,接梗比大张伟还出彩,这很让人感慨,这大概就是现实的无奈吧。
其实脱口秀行业确实不容易,一对比,除了能看到差距之外,还有很多辛酸,这样一群人,在上海打拼奋斗,都很努力,但效果没有那么好。特别是赶上疫情,靠演出吃饭难度更大了。
所以,就这样吧,都不容易。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