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解析 | Q2亏损扩大126%、Q3营收指引环比下滑 小鹏又要进入困难模式?



出品 | 汽车营造社
作者 | 于文頔
作为走在行业前沿的新势力,蔚小理的掌舵人常有些关于行业发展的出圈言论。何小鹏关于未来有过不少判断:比如2024年是这一轮科技造车最后的窗口期,争取2024年量产飞行汽车等等。但其实他也有一些不那么出圈的发言:比如下一个比较困难的时间可能在23年底-25年之间。
2021年下半年,新势力纷纷乘着新能源的东风驶入快车道,月均销量逐步稳定过万,累计交付破十万。创造一个个里程碑后,2022年蔚小理没能延续去年的高增长,一时间“失速”、“跑不动了”成为蔚小理新的定语。
原本就亏损较高的小鹏Q2又亏出新高度,单季亏损同比扩大126%达27亿元。毛利率同比下滑1个百分点至10.9%。销量、营收及毛利同比增长未出现翻倍增长。Q3营收指引为68-72亿,预计持续环比下滑。
财报发布后,小鹏美股应声下跌超10%,越亏越多、增长放缓,继2019年的至暗时刻后,小鹏又要进入困难模式了吗?
Q2亏损扩大126% 上半年销量、营收保持倍增

二季度,小鹏累计销售3.44万辆,环比微跌0.4%。相比于二季度乘用车市场整体11.3%的跌幅,小鹏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二季度营收基本与销量保持同样的增幅达74.36亿元,其中汽车业务营收69.4亿元。
小鹏管理团队在此前的Q1财报会上已经预告了成本压力可能会导致二季度毛利率下滑。Q2汽车业务毛利率跌破10%,低于整体毛利率,可见软件及充电等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鹏的毛利。此外,公司整体毛利率还受到汇兑损失的影响,二季度人民币兑美元进一步贬值,带来9.4亿元的亏损,整体毛利环比下滑11.2%至8.09亿元。截止6月30日,现金及一般等价物413.39亿元,现金流充裕。
值得肯定的是,随着销量、营收增速的放缓,小鹏也慢慢学会了“省钱”。研发费用及销售费用的涨幅有一定控制,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6.4%为12.65亿元,销售及一般行政管理费用同比增长61.5%达16.65亿美元,但整体增幅均小于营收97.7%的增幅。
半年来看,小鹏的增长依然强势。2022年上半年,小鹏累计交付近6.9万辆,领跑新势力,同比增速保持在一倍以上。相应地,营收和毛利也同比增长超120%。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与去年持平。但由于Q2亏损的扩大,上半年亏损较去年同期也扩大了122%,累计亏损44亿元。
但上半年尚能保持一份好看的业绩与去年同期水平不无关系。2021年下半年蔚小理销量起飞,财务数据也不断创下新高,而今年处于产品交替期的小鹏,下半年保持同比增长或有一定难度。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发生的辅助驾驶事故并未影响小鹏发展自动驾驶的信心和决心。财报电话会上,何小鹏照例满怀信心的介绍了小鹏城市NGP的进展,并称高速NGP渗透率已经超过65%。
Q3营收指引环比下滑 补能体系更新面临持续投入
棋至中盘,危机四伏。小鹏预计三季度将累计交付2.9-3.1万辆,营收68-72亿元。在给出了一个环比下滑的财务预期后,小鹏美股跌超10%,延续近期下跌趋势。
对于交付及营收预期,小鹏表示是综合目前所有已知的信息给出的营收指引,主要是基于市场季节性变化及对疫情的担忧。说到底,是需求在减弱。这正是最值得担心的问题,当前供应链逐渐恢复,产能也有自建工厂为支撑。但如果没有了市场,就没有下一步的环节了,企业就不能正常运转。
由此来看,G9将成为今年业绩的关键。将于10月启动交付的G9首搭800V高压快充,被何小鹏称为50万以内最好的SUV,也多次表示G9会带来更高的毛利率,月交付量将超过P7。目前小鹏官方公布的预定数据为预售24小时内累计收获订单22819份。层层期望之下,能否挑起小鹏的大梁也令市场期待。
从G9开始,所有车型都将支持800V快充。随着产品的升级,小鹏也在进行补能体系的升级。小鹏将从今年Q3开始大规模铺设S4超快充设备。计划到2025年,再建设2000个超快充站。而此前建设的超1000座自营充电站并不支持800V快充,主要用于满足当前车型的充电需求。
这又是一笔可预见的大规模支出。尽管小鹏表示,随着平台车型的投放和开发,将大幅节约开发费用,进而有效改善毛利率。但从目前可预见的支出来看,盈利似乎还不是短期内小鹏会关注的问题。
不想造手机的汽车人一定不是好企业家。这句话可以生动的形容当下广泛跨界参与的汽车行业。蔚来造手机,小鹏造飞行汽车已成为行业内津津乐道的话题。近期小鹏的生态企业也有新进展。鹏行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小鹏汇天试制工厂落地广东番禺,向生产制造迈出了关键一步。
从Q2成绩单及Q3 展望来看,小鹏将再次迎来困难模式吗?用何小鹏的方式来说:“大家记住的都是走出来的企业,做出来是最好的证明。”无论是明年将上新对标Model Y的车型,还是未来智能驾驶将完全落地,听起来都让人信心十足。回到当下正在放缓的增速,“失速”又成为关键词。
市场往往总是关注当下的表现,按当下的成绩进行评论。但客观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势力依然保持着更有优势的更新迭代速度,推动产品和技术走向成熟。研报指出,蔚小理在所擅长的智能化领域做大做强的基础上,提升了对汽车的理解,推出的新一代产品更有竞争力。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旧势力入局,新能源市场选择也更加丰富。蔚小理能否守住这几年的先发优势,由敢于尝鲜的人群扩散到意见领袖及主流市场中去,是接下来竞争中的看点。
推荐阅读
【深度】广东邦普,能让宁德时代实现锂资源自由吗?
【财报】吉利的多面业绩:营收增长净利下滑 极氪毛利率为正亏损7.6亿
【产业】川渝限电,长安、丰田等多家车企停产,特斯拉、蔚来等充电站部分关停
【数据】2022年7月车市成绩单Top30:前30仅4家同降 前十自主占6席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