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汽车营造社编辑|胡文静
上市公司年度业绩预告的披露已经告一段落。根据Choice数据,截止2月27日发稿,按申万行业分类(2021版,含港股和美股),300家国内汽车业上市公司中,有142家公布了业绩预告。
在这142家已经公布业绩预告的企业中,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出现亏损的有48家,且预计盈利的企业中,有50家盈利规模仅在0-1亿元区间内,处于刚迈过盈利门槛阶段。
同比2021年来看,预计归母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的有71家。即使按预告归母净利润的上限来计算,也有58家跌幅超过了50%。
一个较大的变动发生在对汽车业“利润王”的争夺当中。尽管过去牢牢占据利润规模首位的“老大哥”上汽集团仍未发布年度业绩预告,但不出意外的话,汽车业上市公司的年度“利润王”将首次易主,且首次被整车之外的产业链上游企业——宁德时代斩获。
这也显示了2022年汽车行业利润的尴尬境况: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最大红利,显然并没有揣进主机厂的腰包。多家主机厂在业绩预告中提及,芯片、动力电池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及疫情对业绩的压力。
搜狐汽车·汽车咖啡馆统计了31家乘用车、商用车和经销商等上市公司的年度业绩预告发现,乘用车企业业绩持续分化,商用车和下游经销商盈利情况也不容乐观。
01 利润向上游转移:“宁王”“锂业双雄”竞逐“利润王”
去年二季度开始,竞逐年度“利润王”的主角,不再是整车企业,而变成了锂电产业链企业。
2022年一季度,上汽集团仍占据行业盈利龙头,单季盈利55.16亿元;二季度,天齐锂业以近70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超越宁德时代,成为二季度最赚钱的汽车业上市公司;三季度,宁德时代归母净利润狂飙至94.24亿元,以超18亿元的利润优势超过赣锋锂业,成为当季盈利龙头。
宁德时代发布的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2022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将达291亿-315亿元,同比增长82.7%-97.7%。减去前三季度175.92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宁德时代四季度的单季度盈利将首次突破百亿元,高达115.08亿-139.08亿元。
这意味着,如果上汽集团要与宁德时代竞争净利润规模首位,四季度至少要实现164.51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这一数值比上汽集团去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总额还高出38.02亿元。
得益于三、四季度连续创下利润新高,宁德时代最终力压天齐锂业,成为2022年汽车行业最赚钱的上市公司。
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尽管去年全年利润规模不敌宁德时代,但净利润增速更为惊人。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231-256亿元、180-220亿元,同比增速高达1,011.19%-1,131.45%、244.27% - 320.78%。
不过,电池厂商盈利表现并不一致。与大赚300亿元的宁德时代相比,其他电池厂的业绩显得暗淡许多。
亿纬锂能归母预计净利润为31.96-36.32亿元,同比增幅为10%-25%;国轩高科预计归母净利润为2.2-3.2亿元,同比增长115.92%-214.06%;孚能科技更是仍处于亏损当中。
02 乘用车业绩分化:比亚迪净利润暂居榜首 长城q4仅盈利1.2亿元
乘用车企业业绩明显分化。已经发布业绩预告的9家A股乘用车上市企业中,有4家实现归母净利润为正,且只有4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正。
业绩最亮眼的是比亚迪汽车。2022年宣布停产燃油车的比亚迪,凭借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爆发,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4200亿元,归母净利润规模首次突破百亿元,达160亿元-170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25.42%-458.26%。
这也是一向被诟病“增收不增利”的比亚迪首次进入乘用车企业盈利前三位,在已经发布业绩预告的乘用车企业中占据榜首。不过,比亚迪的净利总额是否会超越上汽集团,仍存在悬念。
头部自主企业中,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归母净利润都实现了不错的同比增速。
长安汽车实现归母净利润73-8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05.49%-144.90%。长安汽车表示,自主品牌业务表现强劲,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主要合营企业因处于战略换挡期,规模及效益出现较大波动,公司投资收益大幅降低。
长城汽车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09%至82.79亿元,但四季度业绩明显承压:减去前三季度81.6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之后,长城汽车四季度归母净利润仅为1.19亿元,环比三季度减少了24.4亿元。
5家亏损的企业中,赛力斯在营收大幅增长的同时,亏损进一步扩大。
2022年,赛力斯与华为联合打造的AITO问界成为新能源车市场的一匹黑马。依托问界M5、M7、M5纯电版三款产品,AITO问界全年销量超过7.5万辆。
赛力斯表示,预计2022年实现营收335亿-350亿元,同比增长100.38%和109.36%;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报告期内单季度毛利率环比正增长。
但赛力斯仍处于烧钱换市场的阶段。赛力斯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39.5亿元至-35亿元,亏损相比2021年扩大了16.76-21.26亿元,这也是赛力斯连续第三年亏损。
03 商用车业绩低迷:整体盈利不佳
商用车业绩低迷。已公布年度业绩预告的11家商用车上市企业中,仅5家企业实现盈利,且普遍都出现利润的同比大幅下滑。
2022年,全年归母净利润最高的是江铃汽车,为9.15亿元。不过,江铃汽车能够实现净利润59.37%的同比增幅,并非主要由于业绩增长。
公告显示,2022年江铃汽车收到的计入本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约为9.43亿元,以及青云谱工厂土地及地上建筑物处置带来的收益约为3.94亿元。其扣非后净利润实际出现了2.3亿元的亏损,相比2021年年同期下降875.15%。
一汽解放、中国重汽归母净利润居第二、第三位,但规模不大,其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亿元、2.6亿元,且同比都出现高达92%、83%的跌幅。
中通客车、福田汽车成为少数扭亏为盈的企业。
中通客车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79-1.13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2.20亿元净亏损实现扭亏为盈。其销量快报显示,中通客车2022年累计销量为8,957辆,同比下降10.88%。
中通客车表示,公司调整销售策略,聚焦优势产品,整体营业收入增加,特别是海外出口扩大;同时实施降本增效措施,产品毛利空间提升,使得公司2022年经营业绩扭亏为盈。
2021年主要受北京宝沃相关资产减值增加及公司因持有北京宝沃的股权确认投资收益等事项影响出现巨额亏损的福田汽车,在2022年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0.56亿元。
不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后,福田汽车预计去年归母净利润仍处于亏损状态,为-2.82亿元。
04 经销商集体承压:仅一家盈利
下游经销商的日子也不好过。已经发布年度业绩预告的6家经销商上市企业(4家A股+2家港股)中,仅永达汽车1家实现盈利,但永达汽车净利润也出现大幅下滑。
根据永达汽车发布的盈利预警公告,预计2022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将下降不超过43%。参考其2021年24.8亿元的归母净利润,2022年永达汽车预计实现不低于14.14亿元的归母净利润。
广汇汽车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并成为亏损最大的经销商上市企业。根据公告,广汇汽车预计2022年度归母净利润出现22.8亿-26.7亿元的亏损,而2021年同期实现净利润16.09亿元。
广汇宝信同样由盈转亏,归母净利润从2021年的5.52亿元,跌至-7亿元。
在业绩预告中,多家经销商企业都提及疫情的影响。
永达汽车和广汇宝信都表示,新冠疫情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广汇宝信称尤其是2022年下半年,位于西北、华北、西南及东北等地区的经营网点,均受到零星、散发性疫情的反复冲击和各地区不同封控政策的影响,对公司4S门店的正常运营产生了阶段性的较大冲击。
申华控股表示,公司宝马品牌整车销售受国内疫情影响,主力销售区域受疫情冲击,整体宝马品牌销售规模下滑,收入下降,使公司盈利能力下降,利润减少。
广汇汽车表示,受疫情影响的店面达600多家,占比达75%以上,影响时间最长的店面超过100天。疫情影响在四季度体现得更为明显,尤其在公司门店覆盖度较高的地区,如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东北、华北、重庆等地,部分店面在第四季度基本没有客流,对正常的经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对于巨额亏损,广汇汽车还表示,除了疫情的影响,品牌优化与投资相关的损失或费用也增加了约6-7亿元,其中就包括对资产收益率较低或已破产的主机厂品牌,例如“广汽菲克”等店面进行“关停并转”,期间造成应收债权、特许经营权等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及加速摊销,产生一次性的损失和费用。
END
汽车营造社重磅推出聚焦汽车行业前沿公司的全新栏目——「司研室」,围绕汽车电动、智能、网联、共享等赛道的焦点公司,从财务、经营、战略、产品、市场、管理等角度,用可视化方式解剖公司动态,为读者提供有价值、可供参考的信息。
关注“汽车营造社”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小马智行”、“黑芝麻”、“地平线”、“高通”、“Mobileye”、“英伟达”等关键词限时获取完整版报告。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添加小助手(微信号:qcyzs2017)加入“行业交流群”,免费获取更多【司研室】公司分析报告及行业资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