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教授点评全国甲卷:红楼梦这题真的挺难的,对考生要求比较高


点击关注我→加星标⭐
文丨淑的宝麻麻 原创,转载必究。
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出炉,迅速霸屏各大平台热搜。

其中,最难的要数全国甲卷。
看完甲卷给的《红楼梦》中的材料,作为一个从事自媒体写作三年的教育领域作者,说实话,我真不知该如何“下手”。

就连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生向都表示:“红楼梦这题真的挺难的,它涉及到中国美学、中国文化,对考生要求比较高。”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很多人应该都读过,可是将红楼梦中比较“偏”的桥段放进高考作文题目,还需要考生抽丝剥茧从中提炼、有思考。

我承认,这是一道有着“特殊意义”的高考作文题,但是,换我写,我写不出来,我不知道怎么“立意”,更不知道怎么“破题”?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在点评全国甲卷时说,要写好这篇作文,考生对于《红楼梦》、中国古典园林文化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要有相当的古汉语素养。
看完教授的解读,我发觉甲卷高考作文题目更难了!
于是,我又在网上翻看网友的评论。
令我大喜的是,网上一则评论瞬间让我燃起了思想的火花。

“照搬照抄”、“融会贯通”、“自己独创”!
论才华,我只服这届网友。
好吧,我承认我out了!
甲卷要是能抓住这个立意,基本上满分没跑了。

要说甲卷难,我也认了,可是看了些其他卷的作文题目,我仍然是无处下手。
似乎只有天津卷的这个“寻常烟火”,看起来挺好写的,但是,怕就怕在这种“寻常”的题目,要么写不出新意,要么写着写着容易写成流水账得不了高分。
既然都很难,那咱还是把功夫放在全国甲卷上,看看通过专家学者的解读能否提供一点点学习上的借鉴或认识?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平称,语文乃至于作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学素养、创造性思维。第一流的语文尖子,一定是读第一流的文学作品出来的。
按照教授这个思路来推理,《红楼梦》入选高考作文材料,考察的是学生对于经典的熟悉程度、理解能力,以及总结分析能力。
为啥说全国甲卷考察的是学生对于经典的熟悉程度呢?

因为有网友分享说,《红楼梦》这一回,是贾政故意要试试宝玉的功课进步情况,宝玉心知肚明,众人也不言自明。
那么,熟悉上下文对我们写好这篇作文到底有没有帮助呢?
答案显然是有的,但是,我认为不是最主要的,我认为对考生最“有用”的还是作文材料下面的这句话: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一篇作文想要写好“审题”最关键,“作文题目如何审”?

最主要的是看清出题人的意图。
出题人说得很明白,大家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的人选择“照搬”,或者“生搬硬套”。
“或借鉴化用”,这是说有些人能够有所借鉴,还能够加入自己的思考。
“或根据情境独创”,有些人能够根据现实情况给出具体分析,选择最适宜、最得体的答案。
大家注意,作文材料下面的这个“或”,有或许的意思,但是,“或”还有一层意思是“有的人”,如果你没能够解读出“有的人”这层意思,那基本上就是“跑题了”。

人家材料里都说明了是“有人建议取这个名字”,“有人建议取那个名字”。
说了这么多,是想更好地帮助大家理清题目,做到心中有数。
说实话,我希望更多的高一、高二的孩子能够好好思考一下全国甲卷的作文立意以及未来要做哪些努力来应对高考作文。
我想有这么几个方向可供参考:
既然《红楼梦》的片段能入选高考作文,那么四大名著其他几部中的片段是不是也有入选的可能?

除了课本上提到的部分典籍,比如《论语》、《孟子》和《诗经》等篇目,建议高中学生党利用课余时间要么通读一下原文,要么再扩大一下阅读的范围,比如泛读一下四书五经。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管读什么,不管是精读还是泛读,一定要带着思考去读,你哪怕读100个字有10个字的思考也值了,这样长此以往训练,高考作文或可有话说,或可说的有深度。
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够稳操胜券。
落子无悔,希望广大考生能够放轻松,坦然迎接下一场考试。
关于全国高考作文题目,你还有哪些想聊的,欢迎畅聊分享观点。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