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旗袍、给孔子像上供,论高考的仪式感,我只服这届考生和家长!


点击关注我→加星标⭐
文丨淑的宝麻麻 原创,转载必究。
往年高考,都是妈妈穿旗袍给孩子加油打气,可今年“差异化”比较明显。
怎么明显了?
因为穿旗袍的主角换成爸爸了。

爸爸穿旗袍,还真是分外妖娆、分外惹眼。
红色、黄色、黑色,平头短发的爸爸驾驭着一件件精心缝制的旗袍,这份爱对孩子来说,真是太珍贵了,有没有?
但是,爸爸这种另类的装扮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有网友就吐槽说:“不明白这样对孩子的考试有什么作用?”
还有网友建议说:“可以穿男士的马褂,寓意马到成功也不错啊!”
其实,说实话,爸爸穿旗袍,我也能理解。
妈妈能穿,爸爸为啥就不能穿了?

人家考生爸爸都说了:“为了孩子,脸面并不重要。”
可偏偏有好事的网友质疑爸爸的这种行为,你猜他们怎么说?

他们说:“爸爸这是为了自拍”。
爸爸为孩子穿旗袍怎么能是为了自拍呢?
虽然有些家长穿得过于隆重有可能是出于自拍的需要,但是,谁说高考不能当成节日来庆贺了?我觉得只要孩子不反对,爸爸妈妈高兴最重要。
说起中国人过节的仪式感,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都有深深地体会。
若要论起高考,中国人还有一项满满的“仪式感”不容错过——“祭拜孔子”。
每年网上都会爆出有老师带着学生祭拜孔子,虽然有些人觉得这是封建糟粕,但是,比起“祭拜”,考生和家长轮番给学校或公园的孔子塑像上“供品”却是很多人都乐此不疲愿意干的事情。
偶然间刷新闻,看到一张“堆满供品的孔子塑像”照片。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这张照片,把我给逗笑了。
这届学生和家长也太实在了吧?堆这么一大堆零食,究竟最后便宜了谁?哈哈哈……
没想到,图片下面网友的评论更接地气。
有人开玩笑描述了一下孔子此刻的心情,“同学,理科可不归我管啊(夫子内心独白)!”
还有眼尖的网友发现, 有人居然在孔子头顶上放了一颗桃子,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操作?
还有人替孔子叫屈:“我需要点健胃消食片,呜呜呜!”
不得不说,还是学生和家长有才,给孔子送点好吃的、好喝的,祈求考试顺顺利利,这波操作666啊!
其实,考生的这种备考心理要是往上追溯,是有历史源头的。

“祈福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山东孔庙的祈福大典更是闻名全国,在古代,“祭孔大典”被称为国之大典,孔子作为“万师之表”,接受历朝历代的读书人的祭拜,这是中国由来已久的精神文化盛宴。
而现代社会读书人,尤其是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通过这样一个给孔子像“上供”的举动,来继承和发扬“祈福文化”,寻找精神归宿,我觉得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高考期间有一个现象却令我比较费解。
任谁,都会复制粘贴一张高考的图片,然后配一段给考生加油助威的文字。
高考,手机上刷屏的祝福接连不断,相信很多朋友都会在手机上刷到这种消息,我个人是不太认可这种做法的。
我觉得如果你身边有赴考的学生,亲自打一个电话或者发一段祝福给孩子本人,那是相当的有意义,毕竟我们都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而不是虚幻中的游戏人物。

如果亲朋好友没有要参加高考的孩子,大可不必在朋友圈搞这种仪式感。
高考,是青春无悔的序幕。
什么样的青春无悔?
拼尽全力,奋斗一生。
如果单从这个层面看,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备战“高考”。
而所谓梦想,是用正确的目标、超强的自律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达成,绝不是投机取巧和“临时抱佛脚”的侥幸心理。

高考这事,说白了跟女人生娃一样,别人跟你说“做母亲很伟大”就能缓解你生产的疼痛吗?
凡是顺产过的妈妈都知道,不能!
“高考”的神圣在于被成年人赋予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仪式感,然而参与考试的主体、能够发力的只有考生本人。
高考,是一次成人大考,淡定的心态,稳定地发挥,比什么都重要!
希望家长朋友能够更理性地对待高考,不要让自己精心准备的仪式感带给孩子满满的压迫感。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穿旗袍、给孔子像上供,我服了这届考生和家长,您怎么看?欢迎留言区畅聊。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