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llo,我是北辰青年的主编阿跃。
自从小破站成功出圈之后,成为了大家的学习宝地,学化妆、学健身、学文案、学法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学不到的。我相信,你的关注列表也放满了各个领域的学习型UP主。
但其实除了UP主可以让你学习思考外,今天,我想向你安利3部我亲自看过的综艺节目。
它们可能不能像UP主的分享那样来得很直接,但可以带着你慢慢去探索自己和世界,增加“奇怪”的知识,甚至把你从低落中拽出来。
我忘了我是在什么情况下去看这个节目的,不过我记得,当我看了第一期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它让你透过一种慈悲的视角去看世界和自己。以极为巧妙的方式探讨生死,苦难,孤独,自我,爱,这些看上去宏大的命题。
阿雅每期以陪伴者的身份出现,陪一个明星一起去做一件事。她陪小S去非洲大象孤儿院,陪春夏去追赶龙卷风,和大鹏走进踢足球的留守儿童···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第二季第五期,那期节目周迅和阿雅来到了日本爱知县一座山中古宅里,古宅的主人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妇人(道子),丈夫因为换了阿尔兹海默症,长时间住在了疗养院,为了让孤独的道子有事做,儿子们给她开了这一间民宿,让她去经营。
虽然道子布满皱纹,但是别致精细的装扮,能看出她对于生活的饱满志趣,以及对于他人的尊重。节目中,阿雅和周迅作为客人在这里与道子相处了几天,探究爱情与婚姻、父母与子女、记忆与人类感情维系等话题之间的关系。
中间他们他们一起去过疗养院探访道子的丈夫,然而丈夫已经是时而认不出道子,时而又能喊出她的名字。讲话已经不清晰的他,最后还唱了一首当年道子最喜欢听的歌。
那期结束之后,我码了很多自己想法,想发到朋友圈,最后还是一个个删除了,简单粗暴地汇成了一句“我太爱奇遇人生了。”
《奇遇人生》与其说是一档综艺,不如说,这是一部通过探寻生命真相来疗愈人类情感的纪录片。
没有流量明星、全素人嘉宾,没有大肆宣传,前期甚至经费不足导致停播,6季以来豆瓣评分均超过9分,这就是《非正式会谈》
在我看来节目形式其实不算新颖,大概就是一档外国人用汉语看各国文化的访谈节目,每一季都以模拟会议的形式,由主持人和11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帅哥围绕主题进行讨论交流。
不过出彩之处在于每期的议案都紧扣年轻人,比如口红与男友掉水中先救哪个色号?年轻人的那些朋克养生法;以及不同圈子的“梗”如何理解等等话题,每次传递出来的观点,都正中年轻人的下怀,让大家点头如捣蒜。
除了讨论年轻人关注的话题外,节目也会带着观众去看到更远的东西,去思考。
我记得有一期,节目大胆触及了许多国家及宗教忌讳的死亡话题。不仅从“殡葬”行业入手还原死亡的真相,并让所有人体验一次“死亡”,从分享对死亡的态度到谈论离死亡最近的距离,让所有上了一堂死亡教育课,提前“感知”死亡,思考死亡。
网友们对它的评价是:“带来了思想和知识的力量”。
只有晚上、只有街头、只有经典,这是《一千零一夜》这个节目最大的特点。
主持人是我们熟悉的梁文道,他想用1001个夜晚(每集全程夜间拍摄),以自己的独到视野与人文关怀,体察一本书的多个面向。
最开始知道这个节目的时候,我是困惑的:“这操作可行么?”
但在看了第一期节目之后,不仅打消了我的质疑,还让我觉得这种“讲书”方式非常接地气。
那种在夜晚,安静的街道上讲书的观感,比在摄影棚内有味道多了。
《一千零一夜》第一季到出走季(第三季),梁文道的脚步也从北京走到了敦煌、京都等地。走到不同的地方除了与书籍的内容有关以外,也是想让读者在观看节目的时候更有代入感。
截止到第四季, 梁文道已经向观众推荐了200多半书,这些书也成了许多读者阅读的必备书单。
或许它存在的意义不止于做综艺,也不止于让大家喜欢看读书文化类节目,把那些被快节奏“绑架”的都市人抽离出来,重新唤醒他们对书籍的热爱。
在大多数综艺都以流量明星、人设来讨喜、用高强身体对抗吸睛时,这几部综艺安静又高级。
你会发现仍然有人愿意为了看一朵云追一阵风而千里追寻,有人愿意为了更好地讲解一本书不远万里奔赴书籍描绘的场景,有人愿意坐下来和你探讨年轻人的焦虑···
当然,我并没有抱着“你看了这部综艺,一定要有什么收获”这样的预设,而是我从“私心”出发,觉得它们可以安利给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你们,哪怕只是在周末,让你找到了1小时的安静和放松。
最后,周末愉快,如果以上有你喜欢的综艺,记得一定要点个“在看”告诉我~
作者 | 阿跃
排版 | 阿跃
图片制作 | 阿跃
——————————————————————————
本文为北辰青年原创内容,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 talk -
你特别喜欢的综艺有哪些?
· END ·
有你喜欢的综艺吗?点个「在看」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