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
关注我们
大家好,我是向晚,今天的文章来自过稿作者小V,一起来看看吧!
01
“你再这样也就只能上个技校了!”
“上技校能有什么前途。”
“他怎么跟技校的学生玩啊”
这些话中无一不充满着对技校生的鄙视。
而类似这样的话一直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都在潜意识里对技校的学生充满了偏见。
包括我自己一直以来也这样认为,技校生注定没有前途。
其实大家会这么想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在当今这个“学而优则仕”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技校无疑是“学不优”的象征。
而“学不优”似乎就注定没有什么好的出路。
02
但是后来,我的表哥改变了我的想法。
初升高那年,只比我大四个月的表哥进入了技校,去读了烹饪专业。
而这些年他身上的变化,让我意识到技校也并非是堕落的象征。
当表哥没考上高中决定去学烹饪的时候,大多人是对哥哥的选择表示不解,一位儿子在重点大学读书的伯伯甚至直言:
“现在这社会连高中学历都没有,以后可怎么办啊”。
好在即使承受着太多的不解,小姨和小姨夫还是义无反顾地支持了表哥的决定。
因为他们看到了表哥对做饭这件事情的热爱。
表哥对做饭的热情大抵是从小就萌发了。
他小时候因为长得胖,同龄人都不愿意和他玩,初中更是因为成绩不好交不到朋友。
而一直被同龄人孤立的表哥,渐渐开始厌恶学习,甚至讨厌上学。不出所料,表哥最终没有考上高中。
就在小姨一家都在为表哥没考上高中焦头烂额时,表哥却毅然提出自己要去技校学作厨师。
因为在那段被同学孤立日子里,唯一能让表哥感到开心的就是吃上一顿美味的饭菜。
他一直觉得厨师是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人,他也想做这样的人。
于是,表哥选择去读了技校。
03
在我参加高考的那年,哥哥从技校以优秀学生的身份光荣毕业,并被我们当地一家连锁饭店聘用。
仅仅半年的时间,表哥就成了预备副厨师长。
今年我们在姥姥家过年时,表哥做了满满一桌的菜,用萝卜雕的牡丹,头发丝般的土豆丝,色香味俱全的肉菜,还有各式各样的凉菜。
饭桌上,表哥讲述着他从上技校以来的经历,说他在技校认识了很多朋友,在工作的时候还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女孩,以后他还打算要开一家自己的饭店。
表哥在谈论起未来时,眼睛里是有光的。
相反那位曾经嘲笑过他要读技校的伯伯,现在却低头一言不发。
因为他的儿子研究生毕业后,虽然有着高学历,但却在公司的面试中屡屡碰壁,至今没有找到工作。
虽然表哥放弃了学历这条被大部人认为是光明的大道,转向了技校这条曲折、充满了质疑的小路。
但他却凭借自己的努力,在他擅长的领域里闪闪发光。
所以,是技校生又怎么了,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只要手里握着技能,总有能让你发光的地方。
04
演员白鹿曾说过:“学历挺重要的,但不是去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
青海考生周浩在考上北京大学后,就放弃了高学历选择退学去读技校。
当时所有人对他的选择同样非常不解。
面对不解,他说到:“如果我过得很精彩,总有一天,可以证明给当初质疑自己的人看。”
所以无论选择走怎样的路,都是有出路的。
技校生,同样可以拥有光明的未来。
END
作者:小V
编辑:向晚
首发:沐向晚
图片:图源网络,侵权致歉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都在这儿,点我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