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才不是可以培养的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大家好,我是向晚,今天的文章来自过稿作者芷萱,一起来看看吧!
01
“小冉,江白是一个不错的人,而且人家一直都喜欢你。一见钟情是爱情,日久也未必生不了情呀。”闺蜜坐在我的对面近乎苦口婆心地劝说着,我则默默听着。
末了,她又补了一句:“感情是可以培养的。”
说完最后一句之后,她便不再纠缠下去,反而主动岔开话题和我聊起了当季最新款的鞋子。
而我却在心里默默地重复着她的最后一句话:“感情是可以培养的?”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问句。
“也许吧,那就试试。”我抬头看向闺蜜,她还在说那双让她心心念念的高跟鞋,完全没有注意到我的心不在焉,更不会知道我在心里默默地做出了某种决定。
我喝了一口手边的咖啡,故作淡定地说:“这个周末要不要一起出去玩吧,把江白也叫上。”
闺蜜对于我突如其来的转变非常惊讶,但是嘴里又下意识地应承道:“好的,我来联系江白。我就说嘛,别一句没感觉就把一船人打死啊。”
闺蜜对此很是兴奋,她深信是她那番苦口婆心的说教打开了我的木头脑袋,而自己目前在促成一段千年难遇、铁树开花的良好姻缘。
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去烧烤、钓鱼、淘瓷器、逛街,有时是我们几个人,有时只是我和他。
 
02
平心而论,江白是一个很好的人,他为人风趣,相貌出众,有一双细而长的狐狸眼,整个人给人的感觉有几分痞气——再说的具体点就是有几分“江湖气”。
但是他的性格与之恰恰相反。
江白是一个分寸感极强的男孩,他性格温和,甚至还有几分敏感。
和他相处起来我觉得舒服又自在,所以对于他提出的邀请,只要时间合适,我都不会拒绝。
他是一个让人觉得很可靠的朋友,但是我很确定我不喜欢他。
“你为什么喜欢我?”在一次他送我回家的途中我开口问道。
过了一会我正想说点儿什么岔开这个令人尴尬的话题,他却忽然开口了:“我们第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
我下意识地答道:“在图书馆呀,你是我朋友的朋友。”
“不是的,我第一次见你的那天下雨了。你一个人站在图书馆门前,身上穿着大卫衣,为了挡雨,把卫衣的帽子戴了起来。”
他顿了顿,又说:“嘴里不知道叽里咕噜的小声说着什么,带着几分孩子气。那一刻,我看到了内心深处的我自己。”
我坐在副驾驶座努力地回想着当时的场景,突然说了一句:“我当时说的是用水占卜雨会停,雨不会停,各占50%。”
我轻轻地捏着自己的裙角,努力地组织着最婉转的语言:
“江白,你是一个很好的人,你真诚热烈又温柔,我们会是很好的朋友。但是很抱歉,我不相信什么所谓感情是可以培养的,我只想喜欢我喜欢的人。”
我打开车门奔向了小区里,一次也没有回头。我不忍心看到他一脸落寞的表情,那是说无数次对不起也无法弥补的。
我只想喜欢我喜欢的人。
但是如果一个人很喜欢我,我又无法回应,他还继续对我好的话,我就会很愧疚,但我并不会改变自己的决定。
因为我坚信,感情从来不是培养出来的。
 
03
我相信日久生情。
但我对于日久生情的定义大概与旁人不同,如果对一个人一开始就没有好感,那即使相处时间再长,我也不会喜欢上他。
真正的日久生情,是我一开始就对这个人有好感,然后再通过相处慢慢喜欢上他。
朋友说我口中的“日久生情”本质上还是“一见钟情”。
也许是这样子吧,但是爱情是一种感觉,不喜欢是一种事实。
“感情是可以慢慢培养的”,这句话应该是适用于两个本身就对彼此有好感的人。
如果一开始就没有“好感”这个基础,就算相处时间再长,在感情上的“量变”也是无法发生“质变”的。
我们大多时候总是愿意错把“感动”当成“爱情”。
在经历了一个人漫长的追求后,我们深受感动。总以为他对我这么好,我以后一定会喜欢上他的,妄图用这份“感动”收获“爱情”。
但爱情与感动根本无法转化,如果一个人能给你带来的只是感动,没有喜欢与欣赏为基础的话,当你在相处中看到他的缺点时,一定是充满嫌弃的,而不会存在“爱的包容”。
但如果有喜欢作为前提,那就不同了,这份喜欢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转变为爱请。
这就像灰姑娘的水晶鞋虽然不合脚,但是因为有爱所以愿意慢慢磨合,愿意花时间一起成长。
“月亮很亮,亮也没用没用也亮。我喜欢你,喜欢没用没用也喜欢。”这段话看起来特别的无厘头,但是如今想想又不免奉为真理。
若是感情可以轻易培养,爱情之神又怎么会是月老和丘比特。一个是糊涂的老人,一个是顽皮的小孩子。
它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如果把爱情交给时间那随便两个人都可以相爱了。
正如《你并非一无所有》中说:“爱情之所以让人死去活来,是因为答案都写在了彼此第一次见面那天。”
END
作者:芷萱
编辑:向晚
首发:沐向晚
图片:图源网络,侵权致歉

更多粉丝福利,可加入【沐向晚】读者群


如果对本篇推文有所感悟,欢迎在【沐向晚】后台与我分享。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