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建议你赶紧远离这种人


点击蓝色字关注我们

大家好呀,我是向晚,好久不见。
你在生活中有和“索取型人格”相处过吗?
今天的这篇文章来自签约作者芷萱,分享的就是关于她对于“索取式友谊”的一些看法,一起来看看吧。
01
“小曦,他不要我了……我失恋了,你快来接我。”她声音哽咽着,还伴随一阵抽泣声,显然她又一次失恋了。
我说了两个字“就来”,随即挂断电话。
此时我瞥了一眼床头的闹钟,时间是凌晨一点零五分,在心里默默地叹了一口气,还是认命般的起床换衣服。
来到约定地点之后,我一眼就瞧见她,她蹲在路旁低声啜泣着。
我快步走上前去,把她扶了起来。
她抬头看着我,脸上已经被泪水糊得不成样子,嘴里只是不断重复着:“他提出分手了,头也不回的走了。”
我抱住了她,用手轻拍她的后背,像在安慰一个做噩梦的小孩子。
像之前无数次那样,我把她带上出租车,回家后她就会开始向我倾诉,内容大多是和男朋友相识、相知、相恋到分手。
她需要一个大树洞,一个会回答问题的大树洞,同时这个大树洞还会在她需要的时候给她递上牛奶或者纸巾,倾诉过后她就会睡去,一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
第二天,她依然是那个渴望爱敢追爱的女孩,然后下一次又要重复开头的一切。
身边的朋友都说她恋爱脑,劝我离她远点。
我又何尝没有感觉,每次在她失恋以后,无一例外都是我这个“树洞”要接住她一切的坏情绪。
但是在每一个接到她失恋电话的夜晚我都会在心里告诉自己,她只是太渴望被爱了。

02
我和她相识于大学,她是我的室友。
大学四年她身边有着数不清的异性好友,除了本校的学长学弟,甚至还有隔壁学校的男孩子。
平心而论,她的确十分讨人喜欢,有着出众的外貌和活泼的性格,这让她的异性缘很不错。
不光如此,她说的话总是让人听了很开心,高情商足以让她在各种联谊会上进行社交。
作为她的朋友,我却和她截然不同。
我平庸普通,不善言辞,也不懂得打扮自己,衣柜里一年四季都是黑白灰。
从大学时我就承担了她的“救援队”和“垃圾桶”的角色,有几次她也把我介绍给她的朋友们,希望我能从自己的小世界中走出来。
但试了几次之后效果并不明显,她索性也就不再强求了。
只是每一次的救援和倾诉是固定的,就像她每一个季度都会买一双新鞋一样,这种习惯从大学一直延续到我们毕业。
步入社会之后,我在一家工作室里当设计师,她则选择自己开了一家小店,继续频繁地经历恋爱到失恋的全过程。

03
上周,她再次给我打来了电话,当时我因为感冒身体不舒服,吃了药早早就睡下了。
接了电话后,又是熟悉的哭声和她顺口报出的地址,因为我当时头昏昏沉沉的,所以试图拒绝她的要求。
我小心的组织着语言,但话才说到一半,她就直接甩出一句:“这点小忙都不帮,还是不是朋友了?”
最后,我还是与之前一样去接她,但是却在以后的相处中下意识地疏远她。
因为就在她说出那句话一刻,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好像陷入到了一段索取式友谊中。
我在她需要的时候总是随叫随到,充当她的情绪垃圾桶。可回想起我需要她的时候,似乎总能得到一句“我还有事,你自己解决”的回应。
还记得上次我因为工作的事情向她抱怨了两句,她也只留下了一句“谁工作容易啊,你也太大惊小怪了”,就出门去约会了。
在她无数个黑暗的时刻,我永远把她放在第一位,但是却从未曾得到同等的回应。
我一直觉得既然是朋友,那就不要计较太多,但换来的却是她变本加厉地索取。
有句话说:“人与人之间都是有一个情感账户的,只消费而不存储,感情的余额迟早会归零甚至负债。”
我也终于认识到,她并非想与我真心相交,只不过是在不断在向我索取情绪价值罢了。
一旦我无法满足她时,就会搬出“你可是我最好的朋友”来进行道德绑架,让我在愧疚中一次又一次向她妥协。

04
一段真正好的友情应该是应该是互相尊重、明确彼此的底线,亲密而有边界,熟悉但有空间。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永远是相互的,远离那些只知道索取的人,拒绝被消耗,拒绝没有边界感的行为,拒绝让你感到不适的一切请求。
因为一段好的友情从来都不是单方面付出可以得到的东西。

END
作者:芷萱
编辑:向晚
排版:向晚
图源网络,侵权致歉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