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字关注我们
大家好呀,我是向晚。
今天的推文是一篇书评,来自《杀死一只知更鸟》,由这本书引发的关于偏见思考。
这篇文章来自签约作者芷萱,一起来看看吧。
01
“我宁愿让你们在后院射易拉罐,不过我知道你们肯定会拿去打鸟,你们射多少冠蓝鸭都没关系,只要你们能打着。但要记住一点,杀死一只知更鸟便是犯罪。”
——《杀死一只知更鸟》
这段话出自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传说知更鸟有着最动听的歌喉,它并不做什么坏事,不会随意破坏人们园子里的蔬菜瓜果,也不会在人们的谷仓中做窝,它只会给人们带来动听的歌声。
我想,知更鸟在小说中是心中充满正义、并为之发声的人,就像小说中女主的父亲阿迪克斯。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的一个美国小镇上,黑人汤姆被起诉,罪行是他侵犯了白人女子马耶拉,白人律师阿迪克斯为汤姆辩护,因此而深陷流言的漩涡。
周围人对此也并不理解,但是阿迪克斯内科伸张正义的心并未因此而动摇。在他的努力下,终于找到了能证明汤姆清白的证据。
但是由于种族的偏见,汤姆依旧败诉了——多么可笑,在那个年代,人们不相信证据,反而相信所谓的“肤色”。
在故事的结尾处,汤姆万念俱灰,他企图逃狱,最终被乱枪打死。
所以也有很多人认为书中的“知更鸟”代表的是汤姆,因为人们对于肤色偏见杀死了“知更鸟”。
《杀死一只知更鸟》讲的的确是一个关于“偏见”的故事。
02
其实不仅仅是在这本书中,在我们生活中因为偏见引发的问题也有很多,尽管如今大多数人已经摘下了关于“肤色”的有色眼镜,但是还有很多与之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边。
我们必须承认,直到今天,很多人并没有做到完全对某一类人或者某一种现象消除偏见。
比如说职业偏见,常有人会因为一个人的职业而对这个人戴上有色眼镜,还记得我妈妈曾经有一段时间喜欢练瑜伽。
但她的瑜伽教练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男生,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男生做瑜伽教练,大脑中不受控制地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这也太奇怪了吧,正常男生谁干这个?”
我因为大脑中固有的“男生不应该练瑜伽”的思维,就为这位男瑜伽老师打上了“不正常”的标签,这就是对瑜伽老师这一职业的偏见。
还有一种性别偏见在职场上非常的常见,就是很多领导者会认为男员工会比女员工职场生命力更持久,他们会更强、更有能力。
只是因为大家普遍认为女生要结婚生子,然后婚后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家庭上,其实这也是一种偏见,导致很多时候人们往往会因为性别而否定一个人的能力。
还有外貌偏见也很常见,如果见到一个很胖的人,就会有一部分人就会默默地给TA贴上“不自律”的标签;
还有关于原生家庭的偏见,常用思维就是“父母是什么样的人,他的孩子自然也是什么样的人”,这是大部分人的固定思维,但是其实也是一种隐形的偏见。
03
对于这些偏见的产生,我曾听一个博主聊起过,他说人的偏见主要来源于心理学上的一种条件反射,就是人们擅长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所相信的事情或者观点,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没有错。
我们把人生当成了一场考试,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答案全都是正确的。
比如说讨厌一个人,就比较容易接受关于他负面的传闻;如果旁人说起他如何优秀,就会产生怀疑或者不那么容易接受,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认知偏差”。
偏见的产生还受一种名为“达克效应”的心理左右,就是人们通常会高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所以往往越博学的人越谦虚,而那些知识浅薄的人往往越狂妄自大,谁会想到有的时候人的某些“自信”的来源是无知。
忽然想到一句话,那就是:“所有偏见都源于眼界和认知的局限性。”
只有浅薄的人才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因为TA们的世界太小了,所以某些认知充满了局限性。
想要消除偏见,就要扩大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而不是永远待在自己知识的舒适区里,那只会让一个人越来越变得浅薄无趣。
只有多阅读,多旅行,多去看世界,才会让人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才能够消除很多不必要的偏见。
一个有厚度的灵魂可以接纳一切,包容一切,让我们得以不再带着有色眼镜看人。
在最后,我想引用自己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来结尾:
“偏见常常扼杀很有希望的幼苗。为了避免自己被“扼杀,只要看准了,就要充满自信,敢于坚持走自己的路”。
END
作者:芷萱
编辑:向晚
排版:向晚
图源网络,侵权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