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岁了,还是不敢自己一个人吃饭


点击蓝色字关注我们

大家好呀,我是向晚。
今天的推文来自过稿作者诉璟,一起来看看吧。
01
前段时间网上兴起了一个流行词,叫“搭子社交”。
所谓“搭子”,就是指仅限于特定兴趣和目的的伙伴,比如一起吃饭的“饭搭子”、一起看电影的“电影搭子”,还有一起看书学习的“学习搭子”。
简单来说,就是找个在某件事情上和自己有共同意向的人,然后作为搭档,一起经历和完成自己想做的这件事,仅此而已。
因为是在限定条件下存在的一种人际交往方式,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搭子”算不上是情谊深厚的朋友,更像是熟人之间恰到好处的心理慰藉。
大概是出于家庭与性格的原因,早些年的我,对于“找搭子”这件事,总是格外地执着。
因为太害怕孤独,也因为太渴望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喜好和情绪,所以基本上不论遇到什么事情,我都会想尽办法去寻求他人的陪伴。
在我当时的认知里,好像只要有人陪着,所有的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
而事实上,这种凡事都要找个搭子的习惯,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让我远离了孤独,解决很多问题的同时,也获得了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
于我而言,找一个合适的搭子不仅仅是一种生活需求,更是一份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搭子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越强,我就越是离不开它。
就像人一开始尝到了甜头,就很难阻止自己继续深陷一样,即便内心努力劝说自己适可而止,也依然很难抵挡它所自带的情绪价值上的诱惑。
于是很多时候,我都难以控制地萌生了让临时的“搭子”变成长久的朋友的想法。

02
按理说,搭子的作用应该仅限于某件事情上,搭档的双方都是各取所需,不会过度介入和干涉对方的真实生活,所以也就不需要去建立一段真正意义上的亲密关系。
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搭子”这个身份,本身就是成为朋友的理由。
既然能因为某个共同的目标相处得很愉快,也可以为对方提供有利的价值,那借此机会成为朋友,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受此想法的驱使,我开始致力于把搭子变成现实中真正的朋友。而成为朋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打破原本固有的规则圈子,让对方走入自己的生活。
比如说,本来只是一起吃饭的“饭搭子”,在搭过几次饭之后,我开始尝试和对方一起逛街、一起打游戏,还一起参加朋友聚会;
再比如一起去自习室学习的“学习搭子”,我也会试图和他们一起聊天,或是寻找时间一起约饭,一起外出旅游。
简单来说,就是一起去做和其他“搭子”才会去做的事情。
我自认为这是增进感情、实现交友身份转换的合理方式。
可现实证明,很少有人愿意打破原来的平衡,接受我“更进一步”的请求,甚至在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看来,这是一种无礼的越界行为。
原来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而已。这样想着,我不禁有些挫败。

03
见我总是放不下心结,好友阿晓认真地劝说我道:“搭子本来就只是一种等价交换,就算在某件事上很合得来,但这不代表就一定可以成为朋友。做朋友是要看缘分的,不能强求。”
“再说了,搭子对你来说就那么重要吗?很多事你都可以自己去完成啊。”
“自己去完成。”听到好友这句话时,我像是突然被一根尖针狠狠刺了一下,对“搭子变成朋友”的执念也在这一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也许是看我太过惊讶,阿晓又开口问我:“怎么,你从来都没想过要自己独立地做成一件事吗?”
听闻此言,我开始仔细回想起自己的过往。
好像在找“搭子”之前,我也一直是自己一个人去处理问题的,从来没有想过要找什么伙伴和搭档,更不会如此迫切地想要拓展朋友的数量。
可是随着年龄渐长,要面对的问题和烦恼越来越多,压力也越来越重,我无法建立一个强大的精神内核,就想尽办法向外寻找援助。
于是,就有了之后无休止的“找搭子”。吃饭学习要找搭子,逛街看演唱会要找搭子,到后来哪怕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我都下意识地想要找人和我一起去做。
这样的生活状态持续了很多年,直到被好友点醒,我才后知后觉地发现,我已经很久没有独立地去解决一件事情了。
不管遇到什么状况,我的第一反应永远都是“要找个人和我一起应对”,而不是“我该怎么处理”。
所以说到底,我如此执着于找搭子,又期盼将搭子变为朋友,不过是因为不敢自己一个人面对问题罢了。

04
其实就“搭子社交”本身来说,它并不是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
人们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找搭子,是因为这样的社交方式既能让我们感到陪伴,又不会感到被侵犯。
降低感情投入的成本,换取必要的情绪价值,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也是人根据自己的需求而做出的不同选择。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尽管“搭子”的存在可以满足人自身的诸多需求,但究其根本,人始终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既是独立的个体,那么可想而知,过度地依赖搭档,就会逐渐失去自主决断的能力。
就像明确先提条件下的合作可以带来短期的自我满足,但是却无法代替人本身实现生命的价值。
总结来说,“搭子”很多时候都是必要的。但相比于必要,它更需要适度,不能作为必需品去控制人生的发展方向。
有人陪伴很美好,但独立地支撑自己更重要。
毕竟能陪你走完这一生的,只有你自己。

END
作者:诉璟
编辑:向晚
排版:向晚
图源网络,侵权致歉
-猜你想看-
因为胖,经常被说不自律
无论上大学还是复读,都会有光明的未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