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笔下的豆蔻少女,娉娉袅袅,俏丽动人 | 英国艺术家Charles Sillem Lidderdale



(点开音乐,在美妙的韵律中一起欣赏艺术佳作吧)
不知道诸君第一眼看到这位画中的少女时,有没有被惊艳到?!这扑面而来的少女气息顿时令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牧在其《赠别》里的名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诗人用二月里含苞待放,初现梢头的豆蔻花,来形容十三四岁的少女姿态袅娜与轻盈美好。美好的诗句与这美好的画作,我想起了初中的女同桌……
这幅少女画作是英国艺术家Charles Sillem Lidderdale(查尔斯·斯莱姆·利德代尔 ,1830-1895)。他的画作以俏丽可爱的年轻女子为主,其中很多是吉普赛女孩。
【注:也有人把这位艺术家的名字翻译成:查尔斯·西勒姆·利德代尔。我在公众号中,对这些不是为大众所熟知的艺术家使用原名的原因之一就是可以保持人名的一致。】




《The Gleaner》,1890年
在Charles Sillem Lidderdale的作品中,我尤其喜欢下面这幅艺术家于晚年时期(1895年)创作的《Petulance(任性)》。画作惟妙惟肖地描绘了一位因为感觉受到了委屈而生气的小女孩。
你看她低着头,抿着嘴唇,眼睛看着地面,眼里还带着泪花。双手交叉握在一起,手里还攥着一个小手帕。如果你家中有小孩子,这委屈的样子是不是很熟悉呢?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就是明证。再看小女孩穿着黄色印花丝绸裙,戴着白色蕾丝花边,真是一位可爱的小萝莉啊。可爱的小朋友受到委屈的样子,怎能不令你我感到怜爱呢?

《Petulance(任性)》,1895年

在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手中的陶罐破碎了。可怜的女孩既感到无辜,又带有一丝无奈和惊慌。显然,她无法完成打水的任务。回到家,可能会受到父母的责难。让我们也握住她的小手,给她带来一些安慰吧。



透过Charles Sillem Lidderdale的作品,我们还可以看到维多利亚时代的小女孩的穿着风格。下面这几幅作品,女孩子们都戴着类似的“帽子”,以兜住秀发。这应该是那个年代的流行风尚。我曾在英剧中也见到过类似的服饰。
我不是服饰方面的专家,所以无法给出更多的信息。希望有这方面的朋友能给出关于这个可爱的带着蝴蝶结的“帽子”,加以评述。






说到画家本人,Charles Sillem Lidderdale于1830年出生于俄国的圣彼得堡,后来到英国,并1895年卒于伦敦。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1856年到1893年间,在皇家美术学院展出了36幅画作。
在他的绘画生涯中,曾为眼疾所困扰。但是,经过长期的医治之后,眼疾得到了缓解。但是,他却不得不因此放弃水彩画的创作。他留下的水彩画虽然不多,但因其技巧和色彩而备受赞赏。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杰出的艺术家在前进的路上总是要克服千难万险的。他的画作也是如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1941年5月10日伦敦遭受“闪电战”轰炸时,被私人收藏中一张小女孩的头像便遭到了毁坏。
Charles Sillem Lidderdale娶了伦敦的Edward Morris的女儿Kezia。死后被安葬在他母亲的坟墓里,位于Kensal Green墓地。




















《西班牙女人》







《The Fern Gatherer(采集蕨类植物)》其一,1877年

《The Fern Gatherer(采集蕨类植物)》其二,1877年








分享环球艺术作品
一起感受视觉盛宴
敬请关注蘅滋雅集
喜欢请点点"在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