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榴花花神,吴大帝孙权皇后:潘淑


满面啼痕泪不收,堪怜织室竟同幽。
谁知感动君王处,就在图中一点愁。

潘淑(?-252年),会稽句章(今浙江省宁波市)人,是吴大帝孙权的皇后,吴少帝孙亮的母亲。和孙权是中国历代帝后中年龄差距较大的一对。
潘淑少时与姐姐俱没入织室,后得宠幸拜为夫人,其容貌和宠爱流传到后世,世称神女、江东绝色 。太元元年(251年)、立为皇后。神凤元年(252年)暴崩,合葬蒋陵。
织室殊姿
潘淑是小吏的女儿。父亲违反法律被处死后,她与姐姐一同没入宫中织布的工房为婢。孙权一见潘淑就感到她非比寻常,于是将之从织室召入后宫 。
孙权对潘淑很是宠爱,不久潘淑有孕,梦见有人将龙首托付给自己,自己则用蔽膝承受住的异象 。
赤乌七年(244年)在内殿生下一子,即吴少帝孙亮。孙权年龄大了,而孙亮最为年幼,因此格外疼爱这个孩子 。
《建康实录 卷三》:废帝亮,字子明,大帝少子,母潘皇后,赤乌七年生于内殿。
立子立后
赤乌十三年(250)11月,孙权将孙亮立为皇太子。潘淑请求准允她遣放姐姐出宫嫁人,孙权听凭了她的心愿。
太元元年(251年)5月,册立潘淑为皇后。孙权在位虽已有二十余年,但此前一直未曾立后,而潘淑是孙权晚年很得宠的妃子,最后也只有她被正式立为皇后。潘淑容貌美丽、善于体察帝意而性情妒忌,常进言诋毁袁夫人等人,被潘淑诋毁的人甚众 。
香消玉殒
太元元年(251年)11月,孙权重病卧床,潘淑命人向中书令孙弘询问吕后临朝听政的旧事,似乎有意日后以太后之位代幼主执政。侍疾感到疲劳,进而衰弱生病。宫人们不堪压力、不胜其虐 ,于是将潘淑缢杀,对外谎称潘淑是中恶而死 (另有一说,潘淑想要临朝称制,被东吴权臣所杀 )。后来事情败露,六七个人因此被处决。 时为神凤元年(252年)2月。4月,孙权也驾崩,二人遂合葬蒋陵。
《资治通鉴》:斯事也,实吴用事之臣所为也。潘后欲求称制,左右小人正当相与从臾为之,安有不胜其虐而缢杀之理!吴史缘饰,后人遂因而书之云尔。
孙亮即位后,任命母后的姐夫谭绍为骑都尉,授予兵权。
太平三年(258年),孙亮被权臣孙綝所废,谭绍夫妇也一起被遣回原籍庐陵。

神女
潘夫人被称为江东绝色,容貌少有人能与之相比。她日夜忧思,很少进食,身体十分纤细柔弱。
明代绣像
当初潘夫人的父亲犯法,她因此发配入织室。同时在织室的女子都称呼她为“神女”而敬而远之。有人把这件事告诉孙权,孙权希望得到潘氏的肖像画。画家遂画出写实的姿态献上。孙权既惊且喜,琥珀如意按在画上都折断了,叹息道:“这真是神女啊!愁容尚且动人,更何况是欢喜的样子呢?”于是用雕轮到织室接潘氏入宫,果然十分宠爱。
榴环
潘皇后还是夫人的时候,孙权常把潘夫人带在身边一同游览昭宣台。潘夫人感觉幸福惬意,已经半醉,便把酒吐在玉壶中,命婢女倒出台外,倾斜的玉壶中却只掉出了红宝石戒指。潘夫人就把戒指高挂在石榴枝上。在此地建立的高台,便称作“环榴台”。当时有人劝谏说:“吴蜀争霸,‘环榴’这个名字谐音‘还刘’,会带来妖异之象。”于是改名“榴环台”。
由于潘夫人有榴环台,取人面、榴花、指环相映红之意,故后人以潘夫人为五月榴花花神 。
《清孙原湘天真阁艳体诗》:榴花属潘夫人,为处环榴台也。
鱼忧
孙权与潘夫人在钓鱼台一起钓到大鱼,孙权十分喜悦,夫人却感到忧心:“以前听说过,人开始钓到鱼总是喜悦的;可是钓到更大的后先前的鱼就会被丢开了,故有龙阳君为鱼一哭之事。如今都很高兴,谁晓得以后就不会有发愁的一天呢。此事应当引以为戒。”到了末年由于相互诋毁,逐渐都被贬黜了。当时的人都说:“夫人的见识正与神道相合。”认为她高瞻远瞩。东晋时钓台的地基尚存 。
《拾遗记》:吴主潘夫人,父坐法,夫人输入织室,容态少俦,为江东绝色。同幽者百余人,谓夫人为神女,敬而远之。有司闻于吴主,使图其容貌。夫人忧戚不食,减瘦改形。工人写其真状以进,吴主见而喜悦,以虎魄如意抚按即折。嗟曰:“此神女也,愁貌尚能惑人,况在欢乐!”乃命雕轮就织室,纳于后宫,果以姿色见宠。每以夫人游昭宣之台,志意幸惬,既尽酣醉,唾于玉壶中,使侍婢泻于台下,得火齐指环,即挂石榴枝上,因其处起台,名曰环榴台。时有谏者云:“今吴、蜀争雄,‘还刘’之名,将为妖矣!”权乃翻其名曰榴环台。又与夫人游钓台,得大鱼。王大喜,夫人曰:“昔闻泣鱼,今乃为喜,有喜必忧,以为深戒!”至于末年,渐相谮毁,稍见离退。时人谓“夫人知几其神”。钓台基今尚存焉。
陈寿:①“性险妒容媚。”②“潘夫人母子有宠。”
王嘉:①“容态少俦,为江东绝色。”②“赵、潘二夫人,妍明伎艺,婉娈通神,抑亦汉游洛妃之俦,荆巫云雨之类;而能避妖幸之嬖,睹进退之机。夫盈则有亏,道有崇替,居盛必衰,理固明矣。语乎荣悴,譬诸草木,华落张弛,势之必然。巧言萋斐,前王之所信惑。是以申、褒见列于前周,班、赵载详于往汉。异代同闻,可为叹也!”
颜希源:“满面啼痕泪不收,堪怜织室竟同幽。谁知感动君王处,就在图中一点愁。”
《全史宫词》:“侍宴崇台醉未休,玉壶香唾洒红榴。谁知织室迎来日,却爱图中一段愁。”

附《三国志·吴书·卷五·嫔妃传·潘夫人传》:
吴主权潘夫人,会稽句章人也。父为吏,坐法死。夫人与姊俱输织室,权见而异之,召充后宫。得幸有娠,梦有以龙头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亮。赤乌十三年,亮立为太子,请出嫁夫人之姊,权听许之。明年,立夫人为皇后。性险妒容媚,自始至卒,谮害袁夫人等甚众。权不豫,夫人使问中书令孙弘吕后专制故事。侍疾疲劳,因以羸疾,诸宫人伺其昬卧,共缢杀之,讬言中恶。后事泄,坐死者六七人。权寻薨,合葬蒋陵。孙亮即位,以夫人姊婿谭绍为骑都尉,授兵。亮废,绍与家属送本郡庐陵。
附《建康实录·吴中·太祖下》:
权皇后潘氏谨淑,会稽句章人。后自织室召入,得幸。常说梦有似龙头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少帝。 性阴妒善容媚,自始及卒,谮害无已。既病,宫人侍疾,不堪劳苦,伺其昏卧,共缢杀之,言中恶。寻而事泄,坐诛者六七人。
(既病宫人侍疾不堪劳苦伺其昏卧共缢杀之  《吴志·妃嫔传》云:“权不豫,夫人使中书令孙弘吕后专制故事。侍疾疲劳,因以羸疾,诸宫人伺其昏卧,共缢杀之。”陶札云:“案《实录》谓宫人侍疾,不堪劳苦,误。盖由误解《吴志》之文。”)

相传潘皇后曾于东吴的陪都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建惠宝寺,为湖北省最早的佛教寺庙。当时与昌乐寺,德润寺齐名。萧梁大同年间达到鼎盛,邵陵王萧伦曾为其撰碑,许久以后才荒废了。
《武昌县志》:惠宝寺在县东,世传孙亮、潘夫人建。梁大同间,邵陵王萧伦撰碑。久废。
 《佛祖统记》:孙权武昌造昌乐寺。潘夫人造惠宝寺。尚书令阚泽舍宅为德润寺(今普济寺是)。
文学形象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八回中曾短暂提到小潘后,称孙权第三子孙亮为其所生(历史上孙亮实为第七子) 。
在民国蔡东藩小说《后汉演义》中,潘皇后的形象基本符合历史。吴主孙权得一犯女潘氏,因生的娇小玲珑,柔媚可爱,独宠后宫,生子名孙亮。此时孙和、孙霸二子俱已失爱,潘后于是与孙权之女全公主往来为子谋储。孙亮立为太子,小潘后披象服,著翬衣,执掌吴宫。孙权晚年为了册立潘后,特意改年号为太元。小潘后得如所望不免恃宠生娇,最后被下人勒死,孙权虽知小潘后骄宠,仍不免悲愤交并,杀了数名与谋行凶的宫女为她报仇,终是心绪不宁,病益沉重,拖延两三月后也随之病亡 。
满腹才华情却羞,少言寡语敛深眸。
真心直待人民冀,烈火喷烧热血流。
《五月石榴》

大红胭脂呦、绛帻披,
玉珪玲珑呦、珊珊衣;
霏霏细雨堂前立,
犹望汉使安石及。
红绡碎剪乱作团,啊~
金风玉露夜不眠,
累累果实枝头坠,
灿若星辰碧空悬,碧空悬啊~,碧空悬。
金房玉隔呦、花巢间,
万子同苞呦、心相连;
红似玛瑙琼浆液,
透若水晶甘露甜。
石榴多籽绿荫间,啊~
子孙繁茂富贵延,
家族兴旺多昌盛,
人人吉祥万万年,万万年啊~,万万年。
《石榴》
丹葩结秀迟,红翡绿翠织,
莫言温情少,芳华看秋实。
《石榴》
石榴花开一团团,团团红裙翠绿间。
金房玉隔香巢落,万子同苞心相连;
红似玛瑙琼浆液,透若水晶甘露甜。
莫道安石国千里,上林苑中新家安。
《清平调词三首·五月石榴》
其一:
大红胭脂绛帻披,玉珪玲珑珊珊衣,
霏霏细雨堂前立,犹望汉使安石及。
其二:
红绡碎剪乱作团,金风玉露夜不眠,
累累果实枝头坠,灿若星辰碧空悬。
其三:
石榴多籽绿荫间,子孙繁茂富贵延,
家族兴旺多昌盛,人人吉祥万万年。

附:
在百花的传说中,以农历中的十二个月令的代表花,于是十二月令花神的传说最令人神往。十二花神是中国民间传说,农历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人们称之为花朝节,因此中国民间便有一个花朝之庆。
花朝节是纪念百花的生日,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华北、华东、中南等地,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举行。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
随着季节时令的替换,百花也以各种不同的容颜缤纷了大地。百花的玉容笑貌,为人们的生活平添了无数浪漫情趣。爱花惜花之人,自然也为百花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因此,在中国,百花各有其司花之神,也各拥有一段美丽的故事,而历代文人墨客玩味和吟咏百花,弄出许多趣闻轶事来,从而造就出十二个月的花神来。
花朝节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花朝节与中秋节相对应。据《广群芳谱·天时谱二》引《诚斋诗话》:“东京(今开封)二月十二曰花朝,为扑蝶会。”又引《翰墨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可见花朝节日期还因地而异。
花朝节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盛行,始于武则天执政时期(公元690~705年)。上行下效,从官府到民间就流行花朝节习俗。田汝成所撰的《熙朝乐事》一书中有明确的记载:“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但到了宋代,花朝节的日期被提前到二月十二或二月初二。据《广群芳谱》载:“东京(即今开封)二月十二曰花朝,为扑蝶会。”《翰墨记》载:“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可见花朝节日期还因地而异。到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而南方则以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这种现象,与各地花信的早迟有关。我国南北气候条件不同,南方比北方提早几天为节日是合情合理的。
中国民间传说农历二月十二日是百花生日。清代蔡云有诗云:“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红紫万千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讲的正是百花盛开为花神祝寿的景象,而历代文人墨客赏玩百花仙子,文笔下竟弄出许多趣闻轶事来,渲染出了十二个月的花神来,使得一年中“日日有花开,月月有花神”了。(版本有很多,这里采用的是潘淑。有的版本是钟馗,公孙氏,张春,等等)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