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故宫的朋友,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故宫每一道门匾额上的“门”字,右下角都是直挺挺的向下,没有带钩。
古时候,门的繁体字为“門”,如果不带钩的话,左右正好对称,也符合古人的中正对称的审美。难道古人真是为了美学而故意写错的吗?
其实不然。
这一错误的写法,暗藏着古代帝王的封建迷信。明朝时期,还有一位书法家因为門字的书写被朱元璋冤杀,十分残忍。
匾额上“門”字不带钩的书写,最早源于南宋。
南宋之前,至少在汉朝时期,門字的书写都是带钩的。汉朝之前,秦朝的篆文、周朝的金文和殷商的甲骨文,門字的书写没有钩。
自汉朝起,尤其是汉末出现了楷书,自此“门”字带钩的书写,几乎成了约定成俗。
南宋时期,首都刚刚从汴梁迁都临安。有一天,玉牒殿(专门存放皇室家谱的地方)失火,火势之大,将殿门和文件资料都烧毁了。
宋高宗赵构知道后勃然大怒,开始追究相关责任人。大臣们面面相觑,最后有大臣上奏解释说,“因门字有钩,带火笔,故招火厄”。
明朝人马愈在《马氏日志》中也记载了这件事。
“宋都临安玉牒殿灾,延及殿门,宰臣以门字有脚钩,带火笔,故招火灾,遂撤额投火中及熄。后书门额者,多不钩脚。”
意思是说,面对赵构的质问,宋朝的宰相将本次失火的原因归咎于“門”字写的不对,因为带了钩,是火笔,招致了火灾。这一解释,赵构竟然信以为真。
为此,宋高宗赵构命人将以前的所有匾额都拆掉并烧毁,重新制作了不带钩的“門”字匾额。
到了明朝,更有一件滑稽的事。
明朝开国初期,朱元璋励精图治,修建了很多宫殿、官舍和城门。其中有一个叫作“集贤门”的官舍,专门用以集揽天下英才。
官舍修建好后,朱元璋找到“国朝第一”的书法家詹希原,命其为大门匾额题字。
詹希原,字孟举,号逸庵。明代书法家,他善写大字,独步当代。
挂匾那日,朱元璋亲自揭幕,当他看到匾额上的“門”字时,大为恼怒。原来詹希原写的“門”字带钩了,惹怒了朱元璋。
朱元璋的意思是,“門”字带钩,堵住了贤士们的言路。集贤门本来是招贤纳士的,这样一个“門”字太不吉利。
于是命人将匾额拿下砸碎,并让刑部以“居心不良”的罪名,将詹希原斩首示众。
到了清朝,匾额上“門”字的书写,依然不带钩。
尤其是乾隆皇帝,他最是认为,门子上带了钩,犹如鱼钩一样,很容易刮着自己的龙鳞。自己贵为天子,绝不允许有伤害天子的做法。
为此,他还特意下了一道圣旨,不允许故宫匾额上任何门字带钩。
由此,如今我们在故宫看到的不带钩的“門”字,皆出于此。
其实在古代,除了“門”字,学者们为了更好的寓意,将常规的汉字特意书写成“错字”,也是常有的事。
如,位于西湖之畔的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观鱼”,其中的字碑是康熙的御笔,康熙在书写时,特意将“鱼”字下部的“四个点”,写成了“三个点”。
因康熙信佛,他为了不杀生,特意将四点变成三点。在古代,四点代表“火”,为了避免鱼在火上烤,康熙特意少写一点,变成三点“水”。
还有在山东曲阜的孔府,有这么一则对联。上联为:与国成休安富尊荣公府第;下联为: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其中,上联中的“富”字,书法家在书写的时候,特意将“富”字上的一点去掉了,寓意“富贵无头”;下联中的“章”字,下边一竖直通顶端,表示“文章通天”。
这一特意“错字”处理的方式,不仅体现了孔府特殊的门第身份,也让后世游人为之称赞,为之叫绝。
读者们,关于“故宫门匾上的错字”,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