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即天理


王阳明的一生,达到了“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境界,他的心学是最近500年来最流行的传统学问之一。很多人为求事业发展或内心遇到难解的苦闷,会从中寻找答案。

但平时所见,要么打着阳明旗号卖“励志鸡汤”,要么生僻难懂,真正理解是非常困难的。它有一套类似西方哲学的严密逻辑,和东方的顿悟;而且强调“知行”是一回事,重“体验”。必须理解逻辑,静心感悟,重视实践。我尝试按关键词分享学习收获,本篇为第一个关键词:
 
良  知
王阳明说的“良知”是什么呢?《传习录》上说:
知善知恶是良知。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这里两个概念:天理、良知。天理是“分善别恶”的一个总名,北宋以来理学家热衷探讨;而是非善恶的标准、本源在“人心的自然明觉发见处”,所以说“除却人心,不见天理。”
良知就是那个作为善恶标准、天理本源的人心,也就是“真诚恻怛(dá)”“知善知恶”。真诚恻怛类似佛家讲的“慈悲为怀”,承认“万物一体”,因而公平看待自己、他人、外物的同理心。
他举例说,人心真诚恻怛地求生,真诚恻怛地求爱;那么生就是天理,爱就是天理;一切助长生的、助长爱的就是善,摧抑生的、摧抑爱的就是恶。按照排除私心、真诚恻怛的心理,个人的好恶,就是是非善恶的标准了: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人们表现出来的孝、悌、忠这些品行,只是良知向外的自然流露。所以说: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虚灵”指寂然、虚静、去除私欲、真诚恻怛的心境;这时候,什么道理都明白了,什么好事都发出来了。所以,没有脱离人心的天理,也没有脱离人心的事情。
事情干不好(行不去),是因为心体不明:
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心体明则道明。
心体明,源源不断的巨大能量将由内而外发出,“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

学术背景:“良知”对理学的突破
本体论关注“世界是什么?”本体即本来的样子。宋儒对本体论有共同的见解——“万物一体”,如何认识?有格物致知、反求之心两种方法。
修养论关注“人应该如何做?”宋儒的共识是“变化气质”,“学至气质变化,方是有功。”既然“天地万物一体”,那么就要打破因私欲造成的个人和万物隔阂,“泯化小我,还复大我”,泯化小我就是“灭人欲”,破除私心;还复大我就是“存天理”;符合万物一体的就是善,违背万物一体的就是恶,分善别恶就是天理。
具体操作,宋儒同认识论一样,陷入“心”和“理”的分裂,一派说要修心,“敬胜百邪”,静坐时“看未发之中”,心无所系,“无潜隐,无躲闪”,人心有所系便是私,能循理就是公。
但循的什么“理”呢?庄敬持守之前,还要一番“致知”“集义”的工夫,“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所以,宋儒“敬、义夹持,明、诚两进”,到南宋彻底分裂:朱熹主张“格物致知”,陆九渊要先发明人之本心。
王阳明的“良知即天理”,“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将宋儒的分歧统一起来了。



“心体”什么样?是“知行合一”的,“知行是一回事”。怎样才能做到“心体明”呢?就要“致良知”。这些内容我后两篇将会分享。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