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晚上经过路口,看到交警查扣电动车,多数是外卖员的,我看到他们拎着外卖,蹲在路边,焦急地打着电话,样子令人恻隐。据说全国有500万人送外卖,每天飞驰在路上,披星戴月,风雨无阻,赚的都是血汗钱,确实不容易。但眼前的情况,该不该扣车呢?也该,因为他们闯红灯了。
既同情,又处罚,两个概念的对立统一,才是明辨是非。感情和规则,一码归一码。感情上可以对他们态度好一点,送餐晚了宽容些。但规则是无情的,幼儿园就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这是生命的规则。现实中,因为感情的不忍,打破规则去迁就;因为感情的愤怒,打破规则去处罚;因为感情的喜好,打破规则去表彰……这是非常糟糕的,虽然情况特殊,但破坏规则的代价太大了!
▲讲规则不是冷血,关怀和规则是两回事
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媒体说“上帝都看到辛普森杀人了,法律却没看到”。为什么几乎所有证据、所有人都能看出辛普森是杀人犯,法院最终还是释放了辛普森?因为调查取证过程有瑕疵,导致证据有造假可能。将所有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固然是最理想的。但司法机关是人不是神,总会有查不明的案件,是承认人的局限,接受遗憾?还是主观臆断呢?海洋法系讲“程序正义”,“犯罪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好比污染了水源。”不管大家感情多难接受,法律只认死理。辛普森漏网是遗憾,但打破法律规则的代价更大!
《吕氏春秋》讲,鲁国法令: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沦落为奴隶,把这些人赎回来,可以从国家获得补偿。孔子的学生子贡赎回国人,没有要补偿。孔子说:“你错了!领取补偿不会损伤你的品行;你不领,以后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人了。”另一个学生子路,救了一名溺水者,那人送了他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不要酬谢本来是高尚的行为,但事迹传出去,拔高道德标准,那条法令就废了。我觉得可以自己悄悄地做,组织也不要宣扬这种多数人做不到的美德。
▲子路好勇尚武,子贡善于经营,非常有钱。
“冷漠的罚金”(真实性存疑),1935年冬天,纽约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太太因为偷面包被告上法庭。她说需要面包来喂养3个失去父母的孙子,他们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法官了解清楚缘由,宣布自己必须依法裁决,老太太可以选择10美元的罚金,或者10天拘役。老太太说她愿意接受处罚,但如果她有钱就不会去偷面包,如果接受10天拘役,三个小孙子就会饿死。
这时候,旁听席上一个40多岁的男人站起来向老太太鞠了一躬,让她接受10美元处罚。接着,他摘下帽子,放进5美元,说:“各位,我是市长拉瓜迪亚,现在,请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所有人都默默起立,静静地拿出了50美分放进市长的帽子里,连法官也不例外。
▲亨利·拉瓜迪亚,曾任纽约市长(1934-1945年)
故事最好的一点是将法律和道德分清楚了。那么凄惨的老人,大多数人都会同情,因此,市长的话和大家的行为让人感动;同时,在那么大道德压力下,仍然秉公办事、不因感情破坏规则的法官,也值得崇敬。
一边是人文关怀,一边是制度规则;一个温暖,感召人性之善,一个冰冷,制约人性之恶。两种价值、两个通道并行不悖,互相促进,混淆这两者,或者偏废其一,是根本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