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上下班高峰期极其拥堵 私家车过多是主因么 还是什么其他原因


对于生活在武汉的年轻人而言,在择业的过程中,除了对薪资、福利待遇、作息时间有要求有预期以外,离家近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从某种意义而言,上下班期间的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如果非常不友好的话,能让这个人每天都疲于奔命,自己为数不多的空闲时间和生活时间,大部分都被出行的时间所覆盖,从侧面彰显出选择大于努力,选择工作的过程中,要考虑周全,特别是上下班的常规出勤成本,因为武汉在上下班高峰期实在是太堵车啦。
那么,武汉上下班通勤期间,为何整个武汉的交通如此拥堵呢?
我们从各个维度来进行解读,看看武汉常规性的拥堵根源所在,如何能避开或者避免这样的上下班早高峰,如何缩减通勤时间?

影响交通出行最大的因素是人口,今年上半年武汉官方公布了去年武汉市的常住人口为1373.9万人,比前年末增长了9.0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1163.14万人,户籍人口为944.42万人,2022年新增31.7万留汉大学生。
2022年末,武汉市市场主体有178.5万户,其中企业78.31万户,个体工商户99.59万户,新增市场主体35.33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16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9.25万户。
由于今年的经济大环境不景气,我们不知道目前武汉的就业人数有多少,我们也不知道武汉人口的年龄层分布图是怎么样的,我们不做学术研究,从目前官方已经公布的数据而言,武汉的总人口很多,人口基数很大,这个是不争的事实,这些人口基数的存在,是武汉堵车主因之一。

目前,武汉的常规出行交通有自驾、公交、地铁、骑单车,其中自驾、公交和地铁是主流出行方式,据相关媒体报道,武汉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430万台,在全国8个机动车保有量超过400万的城市中,武汉是是唯一未采取限购和常态化限行的城市。
武汉地铁单日客流量达400万乘次,每日武汉有200多万台机动车在江城的路网上行驶,有上百万辆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
武汉的人口基数大,每日上下班出行人口的基数大,乘坐交通的人口基数大,自驾的人口基数也大,为武汉早晚高峰的通勤增加了基础。

武汉的写字楼和产业高度集中,也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在武昌区域,产业园主要集中在商圈附近;光谷软件园之于光谷商圈、埠华大厦、鹏程国际之于街道口商圈;群星城、君临国际、联发国际大厦之于徐东商圈;汉街总部国际、知音广场之于汉街商圈等等。

无论是产业园,还是写字楼,亦或是商业,基本达到了高度捆绑,让商业价值最大化的程度,武汉的写字楼和商业又高度集中,人为造成了每天商圈的人流量巨大,因为产业和商业的集权效应,让武汉每天适龄的就业人群,高度的聚集在一起,以商业、写字楼和产业附近的道路配套,交通配套,短时间立马饱和,超出了所能承载的极限,造成了堵车成为常态的局面。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产业和写字楼聚集集中在一起,更能增加产业群的效应,更方便城市的管理,更能带来土地溢价的提升,更能带来产业群的规模化,从而更好的招商引资,带来政绩的提升。

这样集权效应的背面,产业和写字楼过度集中,造成了产业和写字楼周边的资源承载不了人口往返的爆发阶段,造成这样的局面,武汉人口基数太大了,企业上下班的时间点高度统一集中,每天的上下班就是一次短时间的人口迁徙,只不过迁徙的时间点过于集中,于是上下班的早高峰,约等于每天的“春运”。
从城市的规划角度而言,也有一定的问题。
目前,武汉产业和写字楼集中的区域,主要在老城区,中南路、汉街、徐东商圈等诸多商圈的写字楼或者产业园,基本都是10-20年左右,或者更早以前建好的建筑。

这些产业园和写字楼当初在设计和规划的时候,是按照当时的人口和大行情,配置的相关资源,当城市化的过程越来越快,武汉各区的开发踩了油门,武汉的吸虹效应越来越明显,武汉的人口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新区规划和建设,曾经老的写字楼和产业园,明显跟不上当下的发展,再加上人口大量集中在中心城区,交通的负荷量,以及城市规划的道路承载量,在短时间爆发的迁徙中,承载不了当下的人流。

更为重要的是,武汉的基础建设如火如荼,各种项目的建设封路,导致资源、人流和车辆高度集中,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者,在诸多产业园和商圈,设计的停车位明显不够超前,导致早晚上下班抢占车位是难题,而武汉诸多的道路,武汉相关部门的子公司在道路两边开设停车位,进行创收,而这样的举措,加速了堵车的频率和概率。
再加上武汉的很多道路设计也不太合理,比如红绿灯时间过长,比如南三环的弯道特别多,一部分的立交转弯的出入口很窄,与立交桥的干线道路车流量很大,很容易堵车。
武汉部分私家车的车主素质堪忧,喜欢抢道,随意变道,变道不打转向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太多,导致武汉的交通事故相对较多,加速了早晚上下班的拥堵程度。

从目前武汉的过度拥堵来看,规划部门没有前瞻性,让道路通行的承载量有限,产业和写字楼又高度集中,上下班时间的高度集中,催生了拥堵的早晚高峰,武汉又大力鼓励购车,鼓励人流落户武汉,从更多层面算的都是经济账和财政账,并没有将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作为重点问题,再加上武汉的部分私家车主素质待提升,种种因素的叠加,成为目前的死局。

从目前来看,解决之道无外乎三种,要么上下班早高峰以前或者以后再出行,错峰早晚高峰,要么乘坐地铁,解决拥堵的问题,当然早晚高峰期,乘坐地铁的体验感特别会特别不好,或者各大企业错开上下班的事件,从目前来看,这点变得尤为困难。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