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第一城,拼了!


最新热文:打破边界!长沙、武汉、广州、北京、上海,变大了(点击可查看)
作者:子非鱼
01
武汉拜师求道
最近武汉的领导班子,异常忙碌。组队奔赴长三角几个经济强市,寻求经济破解之道,同时为武汉拉赞助拉投资。
6月18日,由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郭元强,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率领的武汉市党政代表团,在苏州市学习考察,并重点考察了苏州昆山。

6月19日,由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郭元强,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率领的武汉市党政代表团,在上海市学习考察,举行招商推介活动,会见企业家,学习借鉴上海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先进经验,共商交流合作。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朱芝松陪同考察。

6月20日,在杭州西子湖畔,武汉举办2023杭州知名企业投资恳谈会。
这次恳谈会上,40多家知名企业受邀参会,其中既包括吉利控股集团、海康威视、中控技术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也有新华三集团、得力集团等中国民营500强企业,还有一批行业领军、专精特新、独角兽企业。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鼓励的事情。坐在办公室里,是指点不了江山的,只有领导班子亲赴一线,才能为自己的城市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一座城市想要杰出,从来不是等、靠、要能够成就的,必须调动团队,亲自下场,为城市的产业招商引资,吸引优质的资金、人才、产业前来,才能在城市角逐中崭露头角。
02
武汉为何造访长三角
这一次,武汉的长三角行收获颇丰。
以造访苏州昆山来说,武汉见识了苏州的工业实力到底有多强。
一座小小的县级市,其GDP规模超过了很多省会与首府城市。苏州是全国最牛地级市,昆山是全国最牛县级市。
2022年昆山地区生产总值为5006.7亿元,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并连续18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
昆山能有如此成就,依托的便是其强大的产业。
昆山的产业有多强?拥有1个5000亿产业集群,12个百亿产业集群,这是很多城市可望而不可及的成就。

昆山最有名气的产业,就是5000亿产业集群中的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装备制造业。
2010年前后,世界每三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是来自昆山。即便如今昆山不再是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但却集聚了一批电子信息高端企业,发展成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生产基地之一。
这样厚实的底子,是值得绝大多数城市学习的榜样。
从“武汉发布”发布的参观昆山的文章来看,这次参考最有价值的几个关键词是“强化产业链”、“强化核心技术”、“强化营商环境”。
造访上海,武汉直接与上海的企业签约了64个精选项目,签约总额达2339.8亿元。
签约项目围绕武汉市重点主导产业,突出“高精优强”,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智能制造、汽车制造和服务、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材料、绿色环保、商务服务、商贸物流、大健康、现代金融、文化旅游等领域。为健全武汉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产业新生态,提升产业层次、壮大产业能级,提供强力支撑,深化武汉与长三角地区融合联动发展。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
上海是武汉的钢材、汽车零配件、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等支柱产业产品在国内最大的销售地,也是发动机、化工原料等132种产品最大的采购来源。
武汉则是上海企业投资布局的重要城市,2018年以来上海已经在武汉投资重点项目227个,总投资5156亿元,两地产业契合度高,经济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十分广阔。
在杭州,武汉直接签约了44个项目。
产业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而招商则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催化剂。一个城市能否成功,产业是灵魂,招商引资则是根本。
说白了,城市发展也是需要钱的,需要企业参与。
当然,这次武汉组团奔赴长三角,拉投资是其一,更重要的则是学习新兴产业的发展经验,助力武汉二次腾飞,实现中央定调的中部崛起的重任。
2021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到:
实现中部绿色崛起。
作为中部第一城的武汉,当仁不让,必须承担起这个任务。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但武汉也有武汉的困局,困局就在新兴产业上。

来源:武汉统计局
武汉的强项在于传统工业。比如在传统汽车工业上,武汉与广州、重庆位居全国前三,堪称汽车之都。
但在新能源汽车上,武汉只是个学生。
这就是为何在今年年初,东风集团旗下的品牌汽车掀起大降价。当时有人说东风汽车是在掀桌子,你不让我吃饭,那大家都别吃了。
但这种解读显然偏主观了一点,作为湖北最大的集团之一,一步一行不可能意气用事。其根本目的是在回笼资金,助力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升级。
而紧紧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西安,如今已经成长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

这两年比亚迪崛起,给西安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动能。
一季度西安汽车产量同比增长41.9%,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62.8%;3D打印设备产量增长189.3%;充电桩产量增长74.4%;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增长51.6%;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48.8%;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增长13.9%。
这些数据共同助力西安登上了一季度万亿GDP城市增速第一城的宝座。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这就是产业的力量。
正是看到了新兴产业上的困局,所以武汉这次重点造访了苏州。
苏州堪称新兴工业上的逆袭者。
在后工业化的时代里,苏州也一度受困于传统工业老旧,经济增长显现疲态的难题,但苏州很快向深圳取经,在短短几年里完成了从前的一条腿(传统旧工业)到两条腿走路(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并行)。
如今的苏州,坐拥3个万亿级产业,苏州已经拥有3个万亿产业集群,分别是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和先进材料产业。
这一数量,深圳、上海都没法比。深圳目前拥有2个万亿产业,上海0个。

来源:苏州统计局
03
武汉全力拼经济
这些年,武汉也在不断升级产业的路上,已经提出了“965”产业集群发展思路,形成“九大支柱产业、六大新兴产业、五大未来产业”架构的产业格局。
“九大支柱产业”为“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建造、商贸物流、现代金融、绿色环保、文化旅游。
“六大新兴产业”为网络安全、航空航天、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数字创意、氢能。
“五大未来产业”为电磁能、量子科技、超级计算、脑科学和类脑科学、深地深海深空。

为了实现这些愿望,武汉在空间布局上做了重新梳理,让每个区都发挥其作用和价值。
东湖高新区重点布局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直播电竞、空天信息、量子科技。
东西湖区重点布局网络安全、新型显示、现代物流、健康食品。
黄陂区重点布局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
江岸区与江汉区重点布局金融服务、创意设计、商务商贸、通信信息。
硚口区重点布局现代商贸、医疗服务、专业服务。
等等。

同时,为了壮大自身的新兴产业能量场,武汉年初发布了“武汉新城规划”,这是继去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武汉都市圈后,武汉的又一大动作。
武汉新城横跨武汉、鄂州两市,面积1689平方公里。

文件中写得很明了:
武汉新城培育发展的并非是传统产业,而是智能制造、生物工程、大健康、信息通信等新兴产业。这类新兴产业对空间资源利用也不同于传统产业,往往需要产城融合、设施完备的新的空间类型。
可以看见,武汉在新兴产业路上,已经按下了快进键,正在全力拼新兴产业。拼产业,就是拼经济。
武汉的夙愿是,快速加入2万亿GDP俱乐部,同时超越成都成为中国省会第二城。
目前,内地城市GDP登上2万亿的城市共有7个,京津冀的北京,长三角的上海、苏州,珠三角的深圳、广州,成渝地区的重庆和成都。

武汉2022年GDP为18866.43亿元,不出意外,今年武汉很有可能成功晋级2万亿俱乐部。
届时,武汉将填补中部没有2万亿城市的空白,真正构成东西南北中五足鼎立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与成都的较量方面。一场疫情,让武汉与成都之间原本112亿的差距,扩大到了如今的1951.07亿。
在扩容之路关闭之后,武汉想要超越成都,唯有借助新兴产业。
这是武汉全力拼新兴产业,谋划武汉新城借助产业协作方式,来实现自身目标的真正原因。
原创不易,辛苦动一动你的小指头,在文章右小角点个在看、点个赞。欢迎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
转载、广告投放、加入读者群,请联系微信:593594349(备注好来意)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