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弱,一个日益显著的社会问题是幼儿园招生的困难。这一现象的背后,不仅关乎着亿万家庭的育儿需求,更关系到国家未来的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
曾几何时,人口下降带来的好处似乎还很遥远。然而,上周的一次偶遇,让我感受到了这个变化。
我遇到了一位老朋友,他是一位幼儿园园长,就在我家附近。他告诉我,他们那所公办幼儿园,自从去年开始,就没有招够学生。
他还问我是否有适龄的孩子可以推荐来上学。这让我感慨万分,回想起当年为了让儿子进入这所公办幼儿园,我们付出了多少努力。
即使户籍在这里,也需要排队、找关系,甚至需要为学校做出“贡献”,这个贡献嘛,过来人都懂。
然而现在,这些都已经不再需要了。无论户籍是否在这里,都没有关系。
甚至有些孩子入学有困难,幼儿园都会尽量帮助他们解决。因为一旦没有学生,即使是公办幼儿园也无法维持运营。
可见,这人口下降它也是有很多好处的,不全都像媒体报道那样清一色的贩卖人口危机,经济末日的焦虑情绪,
您觉得人口减少对您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其实您想一下啊,在前面二三十年里,所谓的人口红利期,您真的获得了人口红利吗?
社会上是有部分人经商赚钱的,也有很多人买房升值了,但是绝大多数人都还是个普通打工者吧。
这些年你的工资涨幅有没有拉人口红利的后腿?
你买了几套房子?多数人也就一两套吧,那房子升值和你有多大关系呢?难道你不住了吗?你的房贷还完了吗?
但这些人口下降带来的好处啊,却是实实在在,事关每一个人的。
对于如今正上幼儿园的孩子们及其家庭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福音。首先,他们面临的求学难题将大大减轻。
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竞争的激烈程度都将显著降低。据统计,2022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预计将达到1076万,而同期新生人口数仅为956万。
这意味着,按照当前的高校招生规模,当这批孩子长大后,他们将拥有进入大学的机会,而非如现今这般,半数左右的初中生被迫分流至中专和技校,仅有不到一半的学生能够继续攻读大学。
未来的世界,不仅仅是教育领域,医疗、就业和高房价等问题也将得到缓解。我们的生活将不再像如今的七零后、八零后和九零后那般紧张激烈。
想想看,压在现代人头上的三座大山,不就是教育、医疗和住房吗?
许多人辛勤奋斗一生,内心渴望的不过是一个宽敞舒适的三室一厅大房子,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以及一份可供孩子们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随着年华老去,我们更期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医疗保障,安享晚年。然而,这一切看似普通的愿望,在现实中却变得如此昂贵,仿佛遥不可及。
我们不禁思考,这一切何时变得如此之难?是什么让我们所向往的这些基本需求变得如此昂贵?
答案似乎指向了那个所谓的“人口红利期”。在这个时期,由于人口快速增长,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但也带来了教育、医疗和住房资源的紧张。
然而现在,随着人口增长放缓甚至减少,这些曾经让人头疼的问题似乎得到了缓解。
高房价的局面也开始出现转机。据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指出,仅就现有住房而言,14亿人口可能都已住得过来。这表明,人口红利的消失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
在西方国家,虽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但他们的经济并未因此陷入困境。相反,他们仍然保持着高度的经济发展水平。
这让我们思考,人口红利的消失是否只是一个伪命题?或者说,我们是否应该寻找新的发展模式,以适应人口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社会经济是有很强的自我平衡能力的。当人口下降到一定程度,社会生存压力变小后,很多人可能又愿意生孩子了,
如今很多人渲染这种焦虑,其实本身就是想把你带到坑里去。
我国发展已经到了转型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靠人力密集型、低人力成本的产业拉动经济了,而是应该像华为这样的高科技。高利润的产业来引领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