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绘科普】腿上为什么会长“蚯蚓”?



开栏的话
氧气如何送达人体各处的?血管是怎么一点点堵住的?为何呼吸系统总受病菌侵犯……
有时,医学保健知识是枯燥无味、晦涩难懂、抽象难记的。
生命时报开设“漫绘科普”栏目,以形象的绘画,让这些知识“活”起来,让你能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腿上为什么会长“蚯蚓”?

站久了腿上长出网状的血丝,如果置之不理,这些青紫色的血丝还会鼓胀起来。仿佛一条条蚯蚓爬上了腿,严重的甚至犹如盘根错节的老树根,从脚踝一直蜿蜒至大腿根。

医学上,这种情况被称为“下肢静脉曲张”,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该病。
本期,《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带你看清,“蚯蚓”爬上小腿的全过程。
审核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王克勤
本文作者、编辑丨徐文婷
绘图丨马宏亮
血管静脉是条单行道
静脉系统是血液向心回流的管道,它遍布全身,能够汇集各组织器官使用过的血液,约占全身血量的64%,因此常被称为血液储存库。

为了防止储存的血液在重力作用下倒流,四肢静脉的内皮会向内凸出,形成一个个阀门(静脉瓣),内含弹性纤维,可以自由开合,但只开设了向心流动的单行道。

阀门关闭时,可耐受200毫米汞柱以上的压力,足以兜住所存的血液。由于下肢长,且血液回流心脏难度更大,下肢静脉的阀门通常要多于上肢。
久坐增加下肢静脉压
相对动脉来说,静脉壁薄、弹性差。加上缺少心脏这个泵的助力,静脉内血流速度较慢,需要借助移动或行走时的肌肉收缩,来促使血液向心回流并降低静脉压。

下肢静脉压受体位与活动的影响尤其大,以踝部平均静脉压为例:
静息态卧位时仅12~18毫米汞柱;
坐位时升至56毫米汞柱;
立位时高达85毫米汞柱。
下肢活动时,小腿肌肉每次可收缩排血30~40毫升,使足部静脉压下降60%~80%。
长时间的静息态坐、立,缺少肌肉助力,下肢远侧的静脉会处于高压与淤血状态。长期遭受高压也会令瓣膜逐渐变薄、伸长、撕裂,最后发生萎缩、老化、闭合不全,无法阻止血液倒流。

滞留的血液膨胀血管
如此一来,血液滞留在下肢静脉中,血管不仅会横向膨胀扩张,纵向也会被拉伸变形。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的血管凸出皮肤。

从脚踝处的静脉开始,一个个静脉瓣相继沦陷,曲张血管向周围和上方蔓延。老师、外科医生、护士、理发师、厨师、餐厅服务员等通常需要长时间站立,是下肢静脉曲张的高危人群。

长期滞留的血液可能在静脉瓣附近逐渐形成血栓凝块,周围的血管也会红肿发炎。

由于血液循环不佳,抗损伤能力降低,受到外伤或静脉破裂出血时更容易溃烂。
随着病情发展,瓣膜毁坏得越来越多,曲张程度就越来越严重,且没有特效药物,严重的需要射频消融或手术治疗。

- 完 -
静脉曲张是一种不可逆的现象,及时发现并阻止继续扩张尤为重要。
下肢静脉曲张初起可无明显症状,有些患者常感到患肢沉重、胀痛、易疲劳;
病程长的人小腿下端或踝部皮肤有色素沉着、瘙痒、湿疹;
部分患者血液循环变差、局部组织缺氧,导致抗损伤能力降低,会并发血栓静脉炎,表现为红肿硬块、压痛,甚至因损伤出血而溃疡。
1.静脉曲张袜的压力在脚踝部最大,顺着腿部向上逐渐递减,能有效预防和缓解静脉曲张,但起不到治疗作用。患者最好在清晨尚未起床时穿上,夜间睡觉时脱掉。
2.走路、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除了能改善血液循环外,还可降低新的静脉曲张发生速度。
3.饮食方面,应多吃高纤维、低脂食物,注意控制体重。
4.避免穿过紧的衣物及高跟鞋、不跷二郎腿、减少久坐或久站,高危人群每天睡前可将腿抬高一段时间。▲
本期编辑:罗榕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
转载咨询:010-65363791
业务合作:010-65363765
喜欢,就点个“在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