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的足迹,明朝初年重臣、学者 !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1365年,出生于江西宜春,
1366年,一岁时丧父,母亲改嫁,改姓罗,
1376年,恢复其宗姓,
1385年,回到德安一边教学一边侍母,21岁,
1398年,进入翰林,充当编纂官,34岁,
1402年,明成祖即位后,改杨士奇为翰林院编修,38岁,
1402年,进入内阁,参与负责机务,
1403年,晋升为侍讲,39岁,
1404年,选拔宫僚,杨士奇为左中允,40岁,
1407年,再升为左谕德,43岁,
1408年,明成祖北巡,命杨士奇与蹇义、黄淮一同留守辅佐太子监国,44岁,
1414年,朱棣北征,杨士奇仍留任辅佐太子监国,50岁,
1417年,晋升他为翰林学士,兼任旧职,53岁,
1419年,左春坊大学士,兼任翰林学士,55岁,
1420年,辅导太子失职,下锦衣卫狱,十天后即被释放,56岁,
1424年,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60岁,
1426年,明宣宗即位后,杨士奇担任总裁修撰《明仁宗实录》,62岁,
1426年,汉王朱高煦起兵谋反,
1430年,体恤百姓,66岁,
1435年,明宣宗驾崩后,明英宗即位,71岁,
1436年,正统初年,朝政清明,杨士奇等人功不可没,72岁,
1438年,《明宣宗实录》制成,杨士奇晋少师,74岁,
1440年,杨荣去世,杨士奇、杨溥日益孤立,76岁,
1442年,张太皇太后去世,王振势力越大并作威作福,78岁,
1443年,杨士奇之子杨稷为人傲横,曾经因施暴杀人,罪状给了杨士奇,79岁,
1443年,再次告发杨稷横虐的数十件事情,杨士奇只能以老疾告辞,
1443年,明英宗恐怕伤害杨士奇,下诏安慰,
1443年,杨士奇感恩哭泣,不久忧虑不起,
1444年,三月十四日,杨士奇去世,80岁,
1444年1月,享年八十岁,追赠太师,谥号“文贞”。
王世贞:①文章之最达者,则无过宋文宪濂、杨文贞士奇、李文正东阳、王文成守仁。(《艺苑卮言》)②长陵寄台阁,所拔凡七臣。文贞一王官,超等肺腑亲。青宫借羽翼,监国日咨询。遂令寰宇间,雅归储皇仁。师保历三朝,夙夜奉一人。间饰文雅观,未漓造化淳。末路厄权珰,有志时屈伸。终然保清白,易名畴与伦。[38]  (《咏诸功臣像》)
《明史》:成祖时,士奇、荣与解缙等同直内阁,溥亦同为仁宗宫僚,而三人逮事四朝,为时耆硕。溥入阁虽后,德望相亚,是以明称贤相,必首三杨。均能原本儒术,通达事几,协力相资,靖共匪懈。史称房、杜持众美效之君,辅赞弥缝而藏诸用。又称姚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宋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三杨其庶几乎。
杨士奇自少丧父,游学四方,至建文帝时方才受召修撰《明太祖实录》,授翰林院编修。明成祖即位,迁太子侍讲,辅佐明仁宗,迁礼部侍郎、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兼任兵部尚书。他先后历经五朝,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任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等同心辅政,并称“三杨”,时人称之“西杨”。并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后因其子杨稷杀人案而自请致仕归乡,自此忧虑患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