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汉语史稿》读书笔记

一楼献给仓颉
第三章 语法的发展


第一节 语法发展的一般叙述
一、形态发展
1. 上古汉语,屈折作用只能在一个音节内发生(声母叠韵或韵母双声,如之、其zh-q;不、弗b-f),而不像西洋语言一样在最后一个音节发生变化。
2. 中古汉语,用声调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主要是去声。段玉裁说上古汉语没有去声。转化出去的一般都变为去声。这种情况下,就要区别本义和派生义。
a. 名词、形容词变成动词,动词去声。
b. 动词变成名词,名词去声。(如论语,论字平声,名词XX论,去声。道观,观字。西藏,藏字。)
* 内动词和外动词、致动词(我个人认为即不及物和及物,某些非外语背景的人容易搞不清,还以为这样划分不清楚。其实很清楚。学过乔姆斯基深层语法结构的,很容易理解。部分看上去是内动词,其实深层语法结构是被动,所以是外动词。)
c. 内动词变成外动词,外动词去声。“食不语,寝不言”,语是内动词,上声。“居,吾语汝”,语是外动词,去声。
d. 一般动词变成致动词,致动词去声。如饮,上声,饮马,去声。
至和致在最初也许是一个字,致是至的致动词。
买和卖;授和受;也许在最初是同一个字,后来发生上声和去声的区别,使买就是卖,使受就是授,所以买和受上声,而卖和授去声。
凡本义,叫如字,按照变化后的声调读出的,叫读破。顾炎武否认上古有读破。一字两读大概东汉就有了,陆德明经典释文里,凡注音的地方,大概都是读破的地方。
3. 近代汉语
有了形尾,即:了、着、们等等。(我个人认为这些形尾,就是汉语开始屈折化的萌芽,就是屈折词缀的最初形态)。上古汉语的词尾(如“然”字)和近代汉语的形尾是有区别的。


二、句法发展
上古汉语词序上,a. 宾语前置 b. 判断句中名词不靠系词帮助,直接构成判断。
上古汉语后期产生了使成式(我个人定义处置式为动词加动补);中古汉语产生了处置式(即把字句)。
使成式由两个词组合而成,宾语的位置就有三种。
它可以放在两词中间。如“石角钩衣破”;但“宋代以后,就一般情况说,使成式中间已经不能再插进宾语了。”
注:电脑输入,我没有办法打出国际音标,只能汉语拼音符号进行不准确的替代。而且国际音标是一套极为复杂的符号,有一百多个(不是英语那简单的48个。)。
第二节 名词的发展


一、词头
1. 上古词头:有:有苗,有夏,有民,有众,摽有梅,豺虎不食,投畀有北。
还有“於”“句”:“於越入吴”《定公五年》“自号句吴”《吴太伯世家》。《吴太伯世家》索隐:“颜师古注《汉书》以吴言句者,夷之发声,犹言於越耳。”
战国之后,除了仿古之外,再也见不到这类词头了。
2. 上古末期产生了词头“阿”字。上古读a。现代山阿读e,而词头还是读a,词头保留了上古古音。
诗经作“伊谁云憎”,汉代以后变成了阿谁。
从此之后,中古汉语阿字有了很多功能:
a. 亲属称呼,多见世说新语:阿翁(祖父),阿奴(弟弟),阿戎(从弟)
b. 人名的小名:阿瞒,阿斗,阿娇(阿娇《汉武故事》,据说是伪书,但称呼可靠)
3. 老字词头,产生于唐代。《晋书》“大丈夫岂当以老姐求名?”
而唐代以前的老字不是词头,如论语中的“窃比於我老彭”。




*老师
怪不得封神演义里,最高的大神鸿钧老祖,被称为老师。貌似只有他一人当得起老师这个称号。一开始看还觉得怪怪的,这又是一例古今词汇意义相近,其实有差别的(还有失望,大官等词)。到了清代,“老师”才是我们现在熟悉的那个词。
*老婆
宋代“老婆”和现代汉语老婆也不同,表示年老的婆娘。到了元代,老婆的老字才成了词头。
二、词尾
1. 子字,上古汉语已经有词尾化迹象:《礼记·檀弓下》“使吾二婢子夹我。”中古汉语时期,已经很发达了。
2. 儿字,儿字是从唐代开始词尾化的。
儿字和子字,都不一定读轻音,古汉语文字上缺乏轻音的表示,不可考了。
南方方言较少用“儿”和“子”的词尾。
3. 头字。六朝时代才开始词尾化,宋元以后才普遍起来。
东汉末称南京为石頭城,但石头又称为石首。可见头字仍有实义。码头一词唐代就有,但当时写作马头。可见头字仍有实义。


现代汉语产生了新兴名词词尾:品、性、度。
品物在古汉语只是庶物的意思。另一个意思是品级。当物品讲,来自日语。日本人把things译为物品。
性,相当于 -ty, -ce, -ness
度,相当于 -th
第三节 单位词的发展


上古汉语:
a. 数词+名词,不用单位词
b. 数词放在名词后面。不用单位词
c. 数词放在名词后面,兼带单位词。“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如果是度量衡单位,就必须用第三种方式。从甲骨文到西周金文,都是:名词+数词+同样的名词。
卜辞:羌百羌。


天然单位的单位词(我认为就是量词)在汉代以后才有发展。如:枚,头,双,株,块,条,朵。


有的单位词范围扩大:个,双,条,张。个(箇)本来只是竹子单位(我有疑问,春秋左传里,“个”好像都是人的单位。《左传·昭公三年》:“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唐代之后扩大了许多。“两个黄鹂鸣翠柳”


条,说文,小枝也。最初是普通名词。
张,本义是弓弩单位。纸称张是后起现象。杨万里:“百年人物今安在?千载功名纸半张。”


枚,范围缩小。六朝以前枚字几乎通用一切。


范围转移的有盏,从酒具转为灯具。


普通名词转化为单位词,涉及语源学,以后有机会再看这些书。
王力真有意思,又在为自己的理论做广告了,底下的注:比较详细的讨论见王力的《中国语法理论》
人家说他编的教材理论不全面,他说王力的书不用王力的理论,说不过去。
前面说苏联龙果夫教授不同意他的理论,他很介意,说可惜龙果夫已经去世,不然还要找他辩上一辩。。。
他的所有著作都在偷偷地兜售自己的语法理论。。。这才是真正的大学问家,很在意自己的理论。。。(而普通学者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根本无所谓)
有意思的可敬的老前辈!
本节重点:


先秦时代,数词带单位词,放在名词后面。如先秦只能说马十匹,不能说十匹马。但容量单位词可以放在前面。“一箪食一瓢饮”
汉代以后,度量衡单位词和天然单位词都可以放在名词前面了。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
到了中古时代,单位词前置更加普遍了。


当数词和单位词后置的时候,和名词关系是不够密切的,后来移动到前面,和名词关系就密切起来,渐渐成为一种语法范畴,从此以后,就成了老外学汉语头疼的量词搭配问题:特定的名词只能配特定的量词。而且名词和数词结合必须要单位词做中介了。中古以后(王力说时间不确定),不能再说四马,只能说四匹马了。
宋元时代,单位词开始用作词尾:车辆,马匹,房间。。。。等等
更晚的一二百年历史的儿女英雄传,才有单位词后面加词尾,只限于北方话:“个子”很大,“件头”很小。


表示行为的单位词,要晚很多。


唐代以前一律加在动词前面:
公四不视朝。(《文公十六年》)
凡六出奇计。(《史记·陈丞相世家》)
唐代以后才出现:“回”、“次”。
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


遭,最初表环绕转动的次数。后来一般化了。
遍,表述读书完毕次数,后来一般化了。


现代方言里,单位词用法是有出入的。刀和椅子,称把称张,都可以。要视地域而定。
第四节 数词的发展


一、 二和两
1. 上古汉语:
二和两完全不同。上古的两表示天然成双的事物。“葛屦五两,冠緌双止。”(哈哈哈,王力居然写错了字,怪不得人说王力不读书,他全凭记忆写书,根本懒得查,大师风范。)
徐灏《说文解字笺》两:凡双行者皆曰两,故车两轮,帛两端,履两枚皆以两称......今直用为一二之数,非古义矣。
《易》参天两地,韩注:两,耦也。(孔颖达:取奇数于天,取耦数于地。)
《周礼》太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注:两,耦合之。言系者以维持其情性,使不离散也。
立其两。注:两,谓两丞。
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注:十端也。
《左传·闵公二年》重锦三十两。同上。


先秦重要引申义:
a. 本来独一无二的,特殊情况下两个并称:
《左传· 桓公十八年》“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
b. 两件事物处在同一情况之下,放在动词前面,表示甲乙都是如此: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君子两进,小人两废。《荀子·不苟》
最经典的词是:势不两立。
现代汉语:两全其美,两败俱伤,是其残存结构,但已经不是自由组合了。


2. 从汉代开始,两和二开始交错。司马相如《难蜀父老》说成“参天贰地”
二人视事数月,而两县皆治。(《汉书·薛宣传》)
从此以后,两和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同义词。《晋书·左思传》“班固两都,理胜其辞;张衡二京,文过其意。”这里的两和二就是互文关系。


先秦的双,带有形容词性质,类似俄语的。。。**,打不出来。


从上古汉语到唐代,再都是二次的意思,现代汉语的意思,可能来自杜甫等诗人渲染夸张的语气所致。现代汉语的再,对应古文中的复。
二,零数表示法


上古汉语十和零数之间必须有一个介词。殷墟卜辞里,这个介词是“打不出来”(有)和又字。
《尚书》通篇没有例外,都用有字。
春秋战国时代,有的沿用有字,有的不用了。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
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荀子》


现代汉语的三百零六,零字,产生很晚。古代只说三百六。“为百八烦恼”《智度论》“郡国百三”《后汉书》
零号居然不是来自阿拉伯数字,古汉语就有,最早见于宋代数学家著作!但当时的一般书面语还是用单。到水浒传还是一百单八将。零最早见红楼梦,“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三,分数表示法
上古时代分母往往是“两、三、十、百”,为了和一般的三、十区别,才有了参、什。
如:“什九在外,什一在内”《史记·魏世家》
千一很罕见,但是万一很常见(应该是现代汉语,万一的源头)
有时候也说几分之几。“秦地天下三分之一”(《汉书》)


四,序数词
上古汉语序数词和基数词没有分别。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种月份不加第字,还有二等三等,二楼三楼,都是古代结构的残余。
第本作弟,是次第的意思。《史记》“子夏,门人之高第也。”,高第就是排在前几名。最初的“第一”,第字是动词,排第一的意思。“功最多,宜第一”《汉书》
但汉代已经开始用第字做词头了。比如:第五伦。
虽然有第一第二这些,但后面是不带名词的。带名词是汉末以后的事情了。这才标志了序数词性质的形成。
第五节 人称代词的发展


朕是领格,春秋后兼用主格
吾,主格和领格
我,主格和宾格
当我用于宾格,吾往往用于主格
当吾用于领格,我往往用于主格
其,领格
之,宾格
厥,领格


上古汉语第三人称不用于主格


朕,予(余),台,卬;单数
我,吾,而,汝;兼用单复数


王力假说:在殷代,我,单数,余,复数。吾和余通韵部,也应是单数。
汝,单数,尔,复数。
后来周代有了混同趋向。余依然是单数,而我兼单复数。


第三人称的其,厥,之,自上古到后世都是兼单复数。


中古汉语时代,变格消失!!!!!!
靠,这是汉语的大堕落啊!这是怎么搞的?什么历史原因?殷商到周朝,单复数就开始混淆了,到了中古,变格都彻底没有了!
堕落过程:
1. 先秦,吾字除了在宾语前置的否定结构“不吾知”中,一般不用作宾语,战国开始不遵守这个规定了。
《庄子》吾服女也甚忘,女服吾也甚忘。
汉代和中古就更多了。
2. 其字晋代以后开始作宾语。
南北朝以后开始做主语。


下面是王力和吕叔湘等人的解释,对这个解释,我个人持保留意见的。我认为有更深层次的思维的堕落。
王、吕认为:
吾在口语里消失,书面语仿古用吾代我,导致我字堕落。
新形式伊、渠、他等出现,著书人觉的它们**很低,而用古代形式,作者用其替代伊、渠、他,导致其字堕落。


伊,4-5世纪,世说新语。
渠,三国志,唐代大量出现。
到了宋代,他字普遍起来。他字起源于唐代。最初起源于无定代词他。他在上古汉语等于其他,又可写作它。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人称代词的他,就是从这两句中的他人发展来的。


他的中古音在歌韵,所以也写作佗、它,现代读入麻韵。这和阿字情况一样。口语里比较容易保存古音,他字的古音ta保存下来作为一个“强式”


有人认为新的人称代词是古音变来的。字形不同罢了。
你,广韵乃里切,秦人呼旁人之称。唐代才产生这个字。其实你也是一个强式,是尔字古音保存在口语里,通雅,尔,汝,而,若,乃一声之转。(靠,这两个简体繁体不是一个字),尔又为尔,尔又作伱,俗书你。
复数


上古:就一个侪,吾侪。汉代以后有了属,曹,等,辈。
们最初写作懑(满),后来写作瞒,门,们。
而作为形尾的们大约产生于10-11世纪。到了元曲里,被写成每。但有时候这些字又不表示复数,对此王力表示也很糊涂。


宋代出现咱字。咱们是包括式,我们是排除式。


现代汉语受西洋影响,区分阴性阳性中性,才有了他她它。
第三人称性别区分,最初由少数人提倡,创世于1917年。


本来指物的它很罕见,复数更是不存在。受外国语法影响,才有了它们。鲁迅他们的作品中。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