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诗”
正倒都可以读的这几首“回文诗”,太神奇了,中国文化果然博大精深。
回文诗,也写作“回环诗”。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
唐代上官仪说:“诗有八对”,其七曰“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这种措词方法。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
回文的形式在晋代以后就很盛行,而且在多种文体中被采用。人们用这种手法造句、写诗、填词、度曲,便分别称为回文诗,回文词和回文曲。虽然不乏游戏之作,却也颇见遣词造句的功力。
回文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体裁。
回文诗据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释义是:"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
回文诗在创作手法上,突出地继承了诗反复咏叹的艺术特色,来达到其"言志述事"的目的,产生强烈的回环叠咏的艺术效果。有人曾把回文诗当成一种文字游戏,实际上,这是对回文诗的误解。刘坡公《学诗百法》言:"回文诗反复成章,钩心斗角,不得以小道而轻之。"
《记梦》
【宋】苏轼
空花落尽酒倾漾,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辗斗晴窗。
【倒读】
窗晴斗辗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
江涨雪融山上日,漾倾酒尽落花空。
《茶壶回文诗》
【清】黄伯权
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
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
【倒读】
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
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
《高州市观山寺壁上刻有一回文诗》
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台。
鸥飞满浦渔舟泛,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流溪远棹一篷开。
【倒读】
开篷一棹远溪流,走上烟花踏径游。
来客仙亭闲伴鹤,泛舟渔浦满飞鸥。
台映碧泉寒井冷,月明孤寺古林幽。
回望四山观落日,偎林傍水绿悠悠。
《虞美人》
【清】朱杏孙
孤楼倚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冷风珠露扑钗虫,络索玉环,圆鬓风玲珑。
肤凝薄粉残妆悄,影对疏栏小。院空芜绿引香浓,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
【倒读】
红帘映月昏黄近,冉冉浓香引。绿芜空院小栏疏,对影悄妆,残粉薄凝肤。
珑玲凤鬓圆环玉,索络虫钗扑。露珠风冷逼窗梧,雨细隔灯,寒梦倚楼孤。
《秋月》
陈琼仙
轻舟一泛晚霞残,洁汉银蟾玉吐寒。
楹倚静荫移沼树,阁涵虚白失霜峦。
清琴渝茗和心洗,韵竹敲诗入梦刊。
惊鹊绕枝风叶坠,声飘桂冷露浸浸。
【倒读】
浸浸露冷桂飘声,坠叶风枝绕鹊惊。
刊梦入诗敲竹韵,洗心和茗渝琴清。
峦霜失白虚涵阁,树沼移荫静倚楹。
寒吐玉蟾银汉洁,残霞晚泛一舟轻。
《梅》
【清】张奕光
香暗绕窗纱,半帘疏影遮。
霜枝一挺干,玉树几开花。
傍水笼烟薄,隙墙穿月斜。
芳梅喜淡雅,永日伴清茶。
【倒读】
茶清伴日永,雅淡喜梅芳。
斜月穿墙隙,薄烟笼水傍。
花开几树玉,干挺一枝霜。
遮影疏帘半,纱窗绕暗香。
《题金山寺回文本》
苏轼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晚,霭霭红霞晓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雪峰千点数鸥轻。
【倒读】
轻鸥数点千峰雪,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晓霞红霭霭,晚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题织锦图回文》
苏轼
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梧桐。
人随雁远边城暮,雨映疏帘绣阁空。
【倒读】
空阁绣帘疏映雨,暮城边远雁随人。
桐梧半月低凉夜,草碧余花落晚春。
《春游》
王世贞
绿草芳原平,青山一带睛。
玉鞭骄试马,珠弹惹啼莺。
曲奏低云度,杯深贮月明。
促归傅钥待,游治遍春城。
【倒读】
城春遍治游,待钥傅归促。
明月贮深杯,度云低奏曲。
莺啼惹弹珠,马试骄鞭玉。
睛带一山青,平原芳草绿。
回文诗的特点:
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是中华文化独有的一朵奇葩。
回文诗有很多种形式如"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本篇回文"、"环复回文"等。
"通体回文"是指一首诗从末尾一字读至开头一字另成一首新诗。
"就句回文"是指一句内完成回复的过程,每句的前半句与后半句互为回文。
"双句回文"是指下一句为上一句的回读。
"本篇回文"是指一首诗词本身完成一个回复,即后半篇是前半篇的回复。
"环复回文"是指先连续至尾,再从尾连续至开头。
作者简介
高山大海,石家庄人,大专文化,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198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
主要作品:《美丽的回忆》、《羽高家书》、《笑对人生》、《足行山河》、《梦歌畅吟》、《龟舟搏楫》等多部散文集、诗词集、随笔集及科普书籍。曾在报刊社做过摄影记者、编辑、副主编。
30多年来,先后在全国数十家报刊上发表了上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及摄影图片,文种有:散文、随笔、杂文,诗歌等。有数篇诗词、散文及摄影作品在全国性大赛上获奖,其中:十余篇荣获一等奖;近百幅摄影图片被作为杂志封面刊用。
高山大海,微信号:Gaoyj01。
https://baike.so.com/doc/1663786-1758902.html
信箱:gaodajun01@163.com
欢迎各位诗朋书友添加我的微信,以文会友,大家一起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