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之修不修在我


德之修不修在我
——老子和儿子的对话
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孔子提出了自己的四大忧虑,即:“道德不修、学问不讲、知善不从、有过不改”。如果我们来个反向思考,就可以说孔子对我们的个人修养提出了四条建议,一是加强道德培养,二是勤奋为学,三是择善固执,多行义举,四是有了错误及时改正。
这四点建议能够促使我们不断进步,实现自我完善。
     人的全部行为无外乎言与行,若是归纳起来,言行可以分成两种,即有益于大家的言行和无益于大家的言行。凡是有益于大家的言行,自然属于仁善的范畴,而无益于大家的则是不道德的。所谓修德,就是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完善自己的人格,进而造福社会。若是不注重修德,可能就会言行失当,害人害己,严重时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一则:
儿子两岁那年。某日,头撞桌角,长一大包,儿子大哭。
一分钟后,爸爸走向桌子,大声问:“桌子呀,是谁把你撞疼了?哭得这么伤心?”

儿子止哭,泪眼看爸爸。
爸爸手抚桌子,冲儿问道:“谁呀?谁撞疼了我们的桌子?”
“我,爸爸,是我撞的!”儿子抽泣地说。

“哦,是你撞的呀儿子,那你还不快向桌子鞠个躬,说句对不起!”爸爸对儿子说。
儿子含着泪水,鞠躬,说:“对不起。”
 

自此,儿子学会了责任和担当!
 
 
二则:

儿子三岁那年,有一天,无故大哭。
爸爸问:“儿子,你咋了,哪不舒服?”
儿子说:“没有不舒服。”
“那为什么哭呢!”爸爸问。

“就是要哭!”儿子明显在撒娇。
爸爸说:“那好吧,你要哭我们都没意见,可是你在这儿哭不合适,会打扰我们说话的,爸爸给你找个地方,你一个人好好哭,哭够了再叫我们。”
说完,爸爸将儿关进了洗手间:“哭完了敲门。”

2分钟后,儿子拍门:“爸爸,爸爸,我哭完了!”
“好,哭完了?哭完了就出来吧。”爸爸说。
 
至今,儿子18岁了,仍未学会操纵和迁怒。
 
 
三则:

儿子5岁那年。一天傍晚,爸爸牵着儿子的小手散步,经过小桥,桥下碧水见底,暗流汹涌。
儿仰头看爸爸:“爸爸,小河好美,我想跳下去游泳。”

爸爸一愣:“好吧,爸爸跟你一起跳。不过我们先回家,换一下衣服。”
回家后,儿子换了衣服,见一盆水在面前,困惑。
爸爸说:“儿子,下水游泳得把脸埋进水里,这你懂吧?”儿子点头。

“那我们现在就先练习一下,看看你能埋多久。”爸爸看表。
“好!”儿子把脸埋进水里,豪气冲天?仅10秒:“呸呸,爸爸,呛水了,好难受。”
“是吗?等一会儿跳到河里,可能会更难受些。”爸爸说。
儿子:“爸爸,我们不去跳了,可以吗?”
爸爸:“好吧,不去就不去了。”
 
从此,儿子学会了谨慎而不冒失,三思而后行。
 
 
四则:

儿子6岁那年,好吃。
某个傍晚,儿子放学经过一家麦当劳店,驻足:“爸爸,麦当劳!”垂涎欲滴。
“嗯,麦当劳!想吃?”爸爸问。
“想吃!”儿子说。

“儿子,一个人想吃就吃呢,叫狗熊;想吃而能不吃呢,叫英雄。”爸爸说。
接着,爸爸又问:“儿子,你要做英雄呢还是做狗熊?”
“爸爸,我当然要做英雄!”儿子说。
“好!那英雄,想吃麦当劳时会怎样呢?”
“那就不吃啦!”儿子很坚定地说!

“太棒了,英雄!回家吧。”
儿子流着口水,随爸爸一起回家。
 
从此,儿子学会了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经得起诱惑。
 
 
五则:

儿子8岁那年,很顽皮,经常与大同学打架。常常是伤痕累累,回家后,大哭不止。
爸爸问:“是不是觉得委屈?”
“是委屈!”儿子泣答。
“感到很愤怒?”爸爸又问。
“很愤怒!”儿子嚎啕地说。
“那你打算怎么办?”爸爸再问,“需要爸爸为你做点什么?”

“爸爸,我要找块砖头,明天从背后去砸他!”
“嗯,我看行!爸爸明天为你准备砖头。”爸爸继续问,“还有呢?”
“爸爸,你给我弄把刀吧,我明天从背后去捅他!”儿子说。
“好!这个更解气,爸爸这就去给你准备一下。”
爸爸上楼。
有了爸爸的理解和支持,儿子渐渐地平静了。
约20分钟,爸爸从楼上搬了一大堆衣服及棉被。

“儿子,你决定了吗?是用砖头,还是用刀呀?”
“但是,爸爸,你搬那么多衣服被子干吗?”儿子感到困惑。
“儿子,是这样的:如果你用砖头砸他,那么,警察就会把我们带走,在监狱里大概只要住一个月,我们就带些短衣薄被就可以;如果你用刀子捅他,那么,我们在监狱里至少3年回不来,我们可要多带些衣服被子,四季都要带齐?”
儿子红着脸没说话。
爸爸接着说:“所以,儿子你决定了吗?爸爸愿意支持你!”

“要这样的?”儿子惊愕地。
“是这样的,法律是这样规定的!”爸爸趁机普法。
“爸爸,那我们就不干了吧?”儿子说。
“儿子,你不是很愤怒吗?”爸爸说。
“嗨嗨,爸爸,我已经不愤怒了,其实,我也有错。”儿子脸红。
“好,爸爸支持你!”
 
自此,儿子学会了选择和代价。
 
 
六则:

儿子9岁那年,上四年级,数学不及格,闷闷不乐。
爸爸问:“怎么了?考试不及格,还给我们脸色。”
“因为数学老师很讨厌,她的课不爱听。”儿子理直气壮。
“哦,怎么个讨厌法?”爸爸很感兴趣。
“.......”儿子说了很多,“总之她也不喜欢我。”
“哦,别人喜欢你,你就喜欢她;别人不喜欢你,你就讨厌她。这说明你是个主动的人?还是个被动的人?”爸爸问。
“是个被动的人!”儿子回答。

“是强者,还是弱者?是大人,还是小人?”爸爸继续问。
“是弱者,是小人!”儿子怯怯。
“那你要做大人,还是小人?”爸爸说。
“做大人!爸爸,我知道了:无论老师喜不喜欢我,我都可以去喜欢她,尊敬她,主动影响她,做一个强者。”
 
翌日,儿子开心地上学,数学从此优秀。并知道了何为大人,何为小人。
 
 
七则:

儿子10岁的时候,玩游戏。妻子屡教,儿子就是不改。
“儿子,听说你每天玩这个?”那天,爸爸指着电脑问儿子。
“嗯。”儿子承认,低头!
“每次玩完之后,什么感受?”爸爸又问。
“茫然,空虚,没劲,自责,看不起自已?”儿子说。
爸爸:“那为什么还玩呢?把持不住自己,是不是?”

“是的,爸爸。”儿子很无助。
“好!爸爸帮助你!”爸爸搬来电脑,给儿子一小锤,“儿子,砸了它!”
“爸爸!”儿子惊愕!
爸爸说:“砸了它,爸爸可以没有电脑,但不能没了儿子!”

儿子流着泪,亲手砸了电脑!
 
从此,儿子懂得了什么叫原则。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
——出自宋·林逋的《省心录》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后善;下品之人,教亦不善。
不教而善,非圣而何?教而后善,非贤而何?教而不善,非愚而何?是知善也者,吉之谓也;不善也者,凶之谓也。
吉也者,目不观非礼之色,耳而不听非礼之声,口不道非礼之言,足不践非礼之地,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亲贤如就芝兰,避恶如畏蛇蝎。或曰不谓之吉人,吾不信也。
凶也者,语言诡谲,动止阴险,好利饰非,贪淫乐祸,疾良善如仇隙,犯刑宪如饮食,小则殒身灭性,大则覆宗绝嗣。或曰不谓之凶人,则吾不信也。
——出自北宋邵雍《戒子孙文》

位之得不得在天,德之修不修在我;毋弃其在我者,毋强其在天者。
志之所趋,无远不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
作者简历
高山大海,石家庄人,大专文化,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
198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作品:《美丽的回忆》、《羽高家书》、《笑对人生》、《足行山河》、《梦歌畅吟》、《龟舟搏楫》等多部散文集、诗词集、随笔集及科普书籍。曾在报刊社做过摄影记者、编辑、副主编。
30多年来,先后在全国数十家报刊上发表了上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及摄影图片,文种有:散文、随笔、杂文,诗歌等。有数篇诗词、散文及摄影作品在全国性大赛上获奖,其中有十余篇荣获一等奖,有近百幅摄影图片被作为杂志封面刊用。
高山大海,微信号:Gaoyj01。
欢迎各位诗朋书友添加我的微信,以文会友,大家一起学习和成长。
https://baike.so.com/doc/1663786-1758902.html
信箱:gaodajun01@163.com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