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敞视的圆形监狱,是一种构成和统一相机操作机制的建筑模型。但实证主义却是全景敞视论背后的哲学依据,它构成并统一了人类眼睛的运作,和以人道主义为主题的知识求取之途。”
——Sarah Kember
近期由于在拍摄毕业设计,日常的镜头里不免融入了不少目的性的拍摄。不过即便如此也仅仅是在记录周遭,只是把一个固定的大型社区更完整化的呈现出来,希望能体现出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
南方的天气不像北方那样爽朗,时常阴雨绵绵,自然拍毕设也是得看天给予怎样的机会。并不是说阴天拍摄不好,而是想呈现出更温暖的人情氛围。拍摄社区文化必然少不了走访许多人家,这段时间一直在一户一户人家中或户外给中石化职工及亲属们拍摄肖像,有普通的职工家庭,有退休拿低保的孤寡老人,也有领导干部的工作环境。
似乎对于专题性质作品的拍摄是越拍越明确的,起初只是在心中有所构想,哪怕是构图和内容的规划也只能写在纸上进行脑补。好在拍摄之前看了不少相关作品,埃里克·索斯的《眠于密西西比河畔》和陈荣辉的《空城计》也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再结合当下所流行的日常快照,有时便会感觉自己拍摄的像是一种全新的杂糅,新纪实?传统纪实?其实如果不用限制作品的归类,这些全然都是无所谓的。
以下就是四月末至五月上旬所记录的日常镜头。
当然,拍毕设前自然有考虑到作品的同质化问题,如今这么多“新纪实”作品不断在涌现,为什么我还会去选择拍摄这样的题材。其实归根结底,原因很简单,只有回到自己成长中最熟悉的地方,才能得到最深层次的感受,才能拍摄得更深入。
在石化社区的街道中,我不再猎奇,因为这是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从生活的经验中我会明确感受到哪一块的景观是最值得记录的,哪一户人家是有代表性的。建筑、街道、人物以及富有象征性的事物,这些都存在于观看的经验中。
拍摄时我用胶片和数码都进行了记录,数码照片于我于这组作品而言都是一种备份,如若胶片画面出现问题或者不够完美才会去使用数码照片作为代替。对于胶片和数码我也没有明确其中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目前来看只是同一创作目的下不同的媒介吧。
往期摄影作品:
日 常 的 鏡 頭 Vol.5 / 拍 了 一 些 1 2 0 / 日 常 的 鏡 頭 Vol.4 / 天府札记 / 日 常 的 鏡 頭 Vol.3 / 日 常 的 鏡 頭 Vol.2 / 日 常 的 鏡 頭 Vol.1 / 2020庚子年图录 / 闽南杂记 / 霜降日前后记事 / 獨事(2016-2020) / 城市日落剧场 / 荆门,春,2020 / 类似温柔 Pt.1 / 类似温柔 Pt.2 / 人造光象 / 家的模样
观展志系列推送:
观展志 || "Dizygotic Intergrowth"异卵共生-禁闭室
观展志 || 共鸣:致敬罗伯特·弗兰克
观展志 || 寻找隐匿的天才:薇薇安·迈尔
观展志 || 贝尔纳·弗孔 BERNARD FAUCON
观展志 || 刘珂&晃晃:庆祝生活的方法
观展志 || 蔡国强:远行与归来(Odyssey and Homecoming)
观展志 || 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
观展志 || 怎样看待一场摄影展览
观展志 || 2020集美·阿尔勒摄影季(概述)
观展志 || 南·戈尔丁中国首次同名个展 NAN·GOLDIN : A SOLO EXHIBITION
观展志 || 康迪达·赫弗:明境
观展志 || 归去来兮 | Somewhere in the Past
观展志 || 我与你:埃里克·索斯 Alec Soth
观展志 || 日本摄影大师-写真黄金一代五人展
传佳作系列推送:
传佳作 || 斋藤阳道《感动》《感动、》
传佳作 || 赵宰贤:《看见你(보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