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常 的 鏡 頭 Vol.7


我不介意你把一幅作品用在浴垫上,只要它是一幅好的作品。
——爱德华·韦斯顿
日常不论线性的长短,它仍是日常,它也是一种过往。近期因为种种琐事,迟迟没把胶片拿去冲洗,也是为了逼迫自己早日拍完毕设一起冲洗,结果日常的镜头就搁置了许久许久。最后剩下的两张120胶片还以“窗外的风景”作为结束,不免有些戏谑。
但冲洗后看到的影像仍是惊喜且感动,有些十分喜爱的影调出现在适合的场景里,那种感受是非常舒适的,当然也有一丝成就感。
在日常的焦虑与烦恼下还有什么是值得记录的镜头,片刻的美好何时会发生,这都是不期而遇的惊喜。日常的节奏可以放得更缓慢些,拍照片也不用那么着急,如果仅仅是被剩余胶片的数量所迫使着拍摄,这将是矛盾且难受的摄影体验。就像写这些文字的时间,绝不会是正午或日落,往往都是在睡回笼觉前的早晨或是幽静的深夜。正是这样不期而遇的灵感迸发刺激着摄影或是文字的创作,意义,是否还会追寻,我想有时候就交给观看者来判断吧。
以下便是五月中旬至六月上旬所记录的日常镜头。






























































最近时常感到一些压力,我能理解的压力。压力来源于自身,或许从小过得都比较顺利,我非常害怕遇到失败或者挫折。我不能想象如果遇见了我会怎样面对或是怎样处理,终于还是快要到了身不由己的阶段,面临生存的压力,被迫将要做出选择。我并不想工作,是因为我没有遇见使我有欲望去做的工作,而那些真正想要做的或许也轮不到我去选择。
奶奶听到我不想工作的消息还专门在散步时跟我强调,大体意思是:“工作是必须要找的,你看别人家的孙子孙女不管有没有上大学都有个工作挣钱,你不能让别人说读个研究生到头来没工作吧!”家庭的压力总是源源不断的,父母口头上说的不管你怎么选择,但总会在耳边絮叨那几个烂大街的词汇,“编制工作”、“薪资待遇”、“应届毕业生”、“女朋友”、“别人家的…”。我想应该有很多人跟我同样在经历这些事吧,似乎“应届”这个词尤其紧迫,充满了压迫感,不过好在自己还算会化解这些事情。
于是就开始忙活起来一些琐事,但好歹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事,先做着总比什么都不干来的强。摄影书的准备工作也在进行中了,就要开始到处奔波找地方印制并把控质量。无论成品如何,至少在做这件事之前包括进行时都是时时刻刻念叨在心里的,有所付出,希望也能有所回报。
摄影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但要让它真正地正常运作极其困难。
——马丁·帕尔
往期摄影作品:
日 常 的 鏡 頭 Vol.6 / 日 常 的 鏡 頭 Vol.5 / 拍 了 一 些 1 2 0 / 日 常 的 鏡 頭 Vol.4 / 天府札记 / 日 常 的 鏡 頭 Vol.3 / 日 常 的 鏡 頭 Vol.2 / 日 常 的 鏡 頭 Vol.1 / 2020庚子年图录 / 闽南杂记 / 霜降日前后记事 / 獨事(2016-2020) / 城市日落剧场 / 荆门,春,2020 / 类似温柔 Pt.1 / 类似温柔 Pt.2 / 人造光象 / 家的模样
观展志系列推送:
观展志 || 专业余·出现代:骆伯年与同代影人1930-1940s
观展志 || “自然与爱” 荣荣&映里摄影展
观展志 || 杨达:库尔德人
观展志 || "Dizygotic Intergrowth"异卵共生-禁闭室
观展志 || 共鸣:致敬罗伯特·弗兰克
观展志 || 寻找隐匿的天才:薇薇安·迈尔
观展志 || 贝尔纳·弗孔 BERNARD FAUCON
观展志 || 刘珂&晃晃:庆祝生活的方法
观展志 || 蔡国强:远行与归来(Odyssey and Homecoming)
观展志 || 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
观展志 || 怎样看待一场摄影展览
观展志 || 2020集美·阿尔勒摄影季(概述)
观展志 || 南·戈尔丁中国首次同名个展 NAN·GOLDIN : A SOLO EXHIBITION
观展志 || 康迪达·赫弗:明境
观展志 || 归去来兮 | Somewhere in the Past
观展志 || 我与你:埃里克·索斯 Alec Soth
观展志 || 日本摄影大师-写真黄金一代五人展
影像杂文:
影像杂说 Vol.2 / 影像杂说 Vol.1 / 五月听听五月天 / 致我生命中最倔强的老头 / 关于《明室》的38条所思 / 王浩瑀:持续 / 旅行摄影
传佳作系列推送:
传佳作 || 斋藤阳道《感动》《感动、》
传佳作 || 赵宰贤:《看见你(보다)》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