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水不再,飞矢不动,记忆的珍贵不正是在于刹那片刻,瞬生即逝的过去式时间性,不允许重复。常民的记忆生活体现的也无非是那份很直觉、身体观的时间感。不论是张看、钱看或谁的观看,其所凝注思念的短暂驻留后面其实希冀的是那个唯一一次的偶遇,而非一再反复。”
——陈传兴
许多人说如果爱好变成职业会是很幸福的事,其实不然,涉及到利益的工作往往和纯粹的爱好大相径庭。如何在工作后还能保持拍摄的习惯显然比把拍摄当作职业要重要的多。那么日常生活的记录便成为最普遍且容易的选题,喜怒哀乐与酸甜苦辣通过胶片或数码记录并呈现出来生活的多姿多彩。
上班高峰时期的地铁广告上总喜欢播放一些旅行视频,让熙攘的人们暂时忘却肉体上拥挤之痛苦,精神上还能有所向往,远方还有诗和山野。那么在单一重复的模式下生活的我们,日常又能拍摄些什么呢?我近来愈常喜欢拍摄天空与空镜,如果自身无法放空,那么就在影像中放空吧。影像的单纯一方面也在于看不见相机镜头背后的纷扰,下面就是六月至七月的一些日常随拍。
最近摄影圈也是掀起几分风浪,显得格外热闹。当然这里面也有对逝去的人的缅怀,也有对消费逝去之人的谴责。而在网络上也开始对网络媒体举办的摄影奖之批斗。我猜中国最不缺的就是看热闹的人,我便也是其中之一。在疫情之下的这一年多,感觉网络上的任何事情都被放大数倍,网络成为联结人与人之间最为主要的途径,特别是陌生人。Geert Lovink在上世纪便有所想象未来的网络世界之现实性:“网络并非一种让人丧失躯体的(虚拟)浸入式环境。网络的潜在是真实,不是虚拟。网络并不是各种经验的模拟器。如果它能唤醒某种性欲望,它必须是建立在符码上,不是影像上——分配的,抽象幻觉,不是某种(摄)影幻觉。”
在真实与幻虚之间人们总是喜欢喋喋不休地争吵,尤其是对许多在现实生活中自身根本不会触及到的事产生亢奋的激辩。回归摄影,回归现实,不如拿起手机或是举起相机,简单地拍摄获取片刻的美好,如是而已。
往期摄影作品:
良夜 NIGHTSCAPE / 日 常 的 鏡 頭 Vol.7 / 日 常 的 鏡 頭 Vol.6 / 日 常 的 鏡 頭 Vol.5 / 拍 了 一 些 1 2 0 / 日 常 的 鏡 頭 Vol.4 / 天府札记 / 日 常 的 鏡 頭 Vol.3 / 日 常 的 鏡 頭 Vol.2 / 日 常 的 鏡 頭 Vol.1 / 2020庚子年图录 / 闽南杂记 / 霜降日前后记事 / 獨事(2016-2020) / 城市日落剧场 / 荆门,春,2020 / 类似温柔 Pt.1 / 类似温柔 Pt.2 / 人造光象 / 家的模样
观展志系列推送:
观展志 || 成为安迪·沃霍尔(Becoming Andy Warhol)
观展志 || 保罗·治奥利(Paolo Gioli)——“选集/类比:电影及摄影作品”
观展志 || 专业余·出现代:骆伯年与同代影人1930-1940s
观展志 || “自然与爱” 荣荣&映里摄影展
观展志 || 杨达:库尔德人
观展志 || "Dizygotic Intergrowth"异卵共生-禁闭室
观展志 || 共鸣:致敬罗伯特·弗兰克
观展志 || 寻找隐匿的天才:薇薇安·迈尔
观展志 || 贝尔纳·弗孔 BERNARD FAUCON
观展志 || 刘珂&晃晃:庆祝生活的方法
观展志 || 蔡国强:远行与归来(Odyssey and Homecoming)
观展志 || 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
观展志 || 怎样看待一场摄影展览
观展志 || 2020集美·阿尔勒摄影季(概述)
观展志 || 南·戈尔丁中国首次同名个展 NAN·GOLDIN : A SOLO EXHIBITION
观展志 || 康迪达·赫弗:明境
观展志 || 归去来兮 | Somewhere in the Past
观展志 || 我与你:埃里克·索斯 Alec Soth
观展志 || 日本摄影大师-写真黄金一代五人展
影像杂文:
影像杂说 Vol.3 / 影像杂说 Vol.2 / 影像杂说 Vol.1 / 五月听听五月天 / 致我生命中最倔强的老头 / 关于《明室》的38条所思 / 王浩瑀:持续 / 旅行摄影
传佳作系列推送:
传佳作 || 斋藤阳道《感动》《感动、》
传佳作 || 赵宰贤:《看见你(보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