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我是小编见微。
最近,各地区高考陆续出分,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图景。
失意的人里,或许有:
只差10分到目标分数线的,
某一科状态不好发挥失误的,
悔恨过去一年没有好好学习的,
认为自己没有发挥出真正实力的……
我们在昨天的文章《醒醒!「高考失利」只是你的借口》中提醒了大家:
不要将没考好完全归结为外部原因,破罐破摔,怨天尤人。
而应该及时自省,认真复盘。
但复盘之后,很多人仍然需要谨慎对待这个人生抉择:
“我没考好,该不该复读?”
的确,很多人认为第一学历比较重要,与其考研逆袭,不如直接复读。
但也有人顾虑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复读,并没有想象中容易。
所以,我们决定重新发布去年的这篇文章。
希望这篇系统谈复读的文章,能解决你的疑惑。
一个关键:到底要不要复读?
由于每个人情况不同,TIE无法直接依据留言提供的信息给予确切答复。
但是,你可以通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对自身情况进行综合研判:
01 为什么没考好?多学一年能提高多少?
你需要客观分析目前的分数、过去一年的学习情况、各科学习优劣势等。比如:
成绩与平时相比是否有较大落差,是否属于发挥失常?
过去一年学习状态如何,是否达到了认真的标准?
最差的科目是什么?
与理想分数相差多少?
花费一年时间是否能有较大提升?
如果你认为自己日常学习状态良好,是因为发挥失常或者稍有懈怠导致成绩不理想,也有复读提分的想法,可以考虑复读;
如果过去的一年里,你始终在清醒堕落、刷手机打游戏,认为再来一年可能会让自己的状态有所改善,请谨慎考虑(除非你能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02 是自己想复读,还是其他人期望你复读?
你需要问自己:
你到底为什么复读?
你的目标是什么?
家人、朋友、老师劝你复读,都很难构成你最深层的动力,最深层的动力来自你的内心。
图|垫底辣妹
如果没有坚定、必胜的决心,没有“复读一年必须上岸”的信念,没有长远的目标和规划,只是被周围人影响、也没有对复读深思熟虑的话,建议谨慎考虑。
要知道,你的目标不仅需要支撑你走过366天,还要能支撑你在366天里无数个瞬间和失望里重新站起来向前走。
03 你可以获得多少支持度?
从经济角度考虑,你需要思考:
父母支持你复读吗?
费用是否会对家庭情况造成较大压力?
从情感角度考虑,你需要思考:
父母家人和朋友是否会在精神上鼓励你?
TA们是否会接纳今年高考失利的你,衷心为你再来一年保驾护航?
社会支持系统就像你的后援团,团队越坚实、牢固,你就会受到越多正向激励,也会更有决心向前走。
如果亲朋好友坚决反对你复读,请务必弄清楚原因,再谨慎考虑自己的选择。
复读时可能遇到哪些问题?
01 “这里的一切都是新的,也没有认识的人,我很不习惯”
复读学校的新环境容易给人带来强烈陌生感,并且,你的同班同学均为复读生,每个人都会带着对高考失败的颓丧感,人际关系在初期容易显得疏离、陌生。
图|垫底辣妹
如何快速融入新环境?
首先,最好能在开学前进学校熟悉环境,如果没有条件,就在开学后一周内集中了解学校,包括热水怎么打、食堂饭菜等细节,这些都会与你此后一年的生活质量有关,了解越多,你就越从容;
其次,不必完全“两耳不闻窗外事”,可以主动和班级同学打交道,TA们是唯一能完全理解、陪伴你复读生涯的人。
以真诚为第一原则,你可以用彼此熟悉的话题作为开场,比如主动暴露自己的复读感受、总结上次高考失利的原因,或许,慢慢就会收获一位“战友”。
但记住,千万不要谈恋爱。
02 “以前的同学都去读大学了,我压力好大啊”
当之前的同学都进入大学,空间和朋友圈发的都是新生活美好图景时,同辈压力会让你感觉自己已经落下了一年,心理负担越来越重。
如何面对同辈压力?
你最应该做的,就是适当将关注点从“与他人的关系”转到“与自我的关系”。(Mirgain,2015)
他走在了你的前面、他的未来比你更美好、他可以感受丰富多彩的大一,而你只能坐在教室继续复习——这些想法都聚焦于你与他的关系。当你过度关注他人时,就会因落差感到压力。
但如果你能调整心态,想想你拥有什么、你为了什么、你该如何实现。比如,你拥有良好的复习环境和再来一次的宝贵机会,你为了达到满意的分数愿意埋头学习、自我超越……在这种对自我的觉知中,你会更笃定、也更不易被外界影响。
此外,如果压力爆表、你无法承受了,也可以适当向下看,即想想比自己情况更差的人,或许你会对自己的状态心生感激。
图丨垫底辣妹
03 “我到底有没有做出对的选择啊?!”
复读时,你可能会经常陷入自我怀疑——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怀疑再来一年是不是能成功、怀疑自身能力。
如何破除自我怀疑?
还记得上文所说来自内心的驱动力吗?每次自我怀疑时,都可以回想一遍——你到底为什么复读。
你可以把答案写下来,贴在桌子上进行自我鼓励,它会在未来一年成为你的精神支柱。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进行自我对话。积极的自我对话能在个人压力大时起到疏导和放松作用,并且,当我们用第三人称和自己对话时,能更客观、抽离地看待自己的形象与行为,也能更好地调节情绪(Kross,2014)。
图|垫底辣妹
你可以思考目前让你产生自我怀疑的情况,试着从第三人称视角鼓励自己。
“
XX同学,我知道你最近真的很辛苦,每天都在和时间斗争,你要加油!一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
TIE建议大家在方便时直接说出声,效果会更有“冲击力”。
04 “一会儿笑一会儿哭,感觉自己情绪化到了极点”
复读重压下,你的情绪神经或许会很脆弱,一点风吹草动就能让你哭成泪人,更不提每次大考、出分之后的大喜大悲了。
如何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未)成年人?
你可以为自己创造情绪容器(Wilfred Ruprecht Bion,容器/涵容者理论):
当你有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时,
试着想象一个容器,可以是玻璃瓶、篮子等,
然后,将情绪看成实体,比如一朵乌云、一个煤球,
在脑海中将情绪轻轻放置在容器中,深呼吸、接纳它,
然后把它放在某个角落,重新做回你手头的事。
待你和信任的人在一起时,再打开容器分享感受。
如果容器不足以让你平静,你还可以记录情绪日记:
将每天的感受记录下来,为情绪划分等级,从最愉悦的情绪记录到最糟糕的情绪,并标注是什么事件触发了这种情绪。
如此,除了可以让你在记录中平复心情外,还可以加深自我觉察,知道什么会让你不悦,进而在之后的生活中主动调节。
05 “我太累了,真的没有力气了”
从高强度的高三,几乎不加休息地投入更高强度的高四,除了压力之外,你感受得最多的可能就是疲惫。
国内心理咨询师崔庆龙曾提出“心理效能”概念,他认为每个人每天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你的心理效能值为1000,但你的日常学习就已经消耗1200,疲惫是必然后果,但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补充能量。
如何给自己“充电”?——
首先,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找到自己的放松方式。
其次,建立你的社会支持系统。有时,复读生比高三生更需要鼓励,因为你们同样面临不可知的结果,却背负了多出365天的压力。
图|垫底辣妹
对待亲近的人,可以表明自己复读的决心,并表示希望获得TA们的支持,说明TA们的鼓励对你意义深重。
一句“我永远站在你这边”,或许就能补回200能量值。
写在最后
复读最需要的是什么?
或许,所有复读生都会告诉你——是心态。
如果你全面分析了上一次高考的错误、找到了自己的内驱力,也获得了亲朋好友的支持,慎重做出了复读的决定,就要一往无前,尽量不要左右摇摆。
图|垫底辣妹
你可能还想问——复读到底是不是最好的选择?
可是,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无法提前预知的,只有你真正走了这一遭、经历了新的365天之后,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选择。
没有任何人能代替你自己做出回答,包括TIE。
少年少女们,如果你已经想好了,TIE真心希望你们能遵从自己的内心,温柔且坚定地向前,因为——
“为宏大目标而拼搏过的这段经历,将来一定会成为你的力量。”
参考资料:
[1] Mirgain, S.(2015).Dealing with peer pressure when you`re an adult.UW Health.
[2] Hatzigeorgiadis, A., Theodorakis, Y., & Zourbanos, N. (2004). Self-talk in the swimming pool: The effects of self-talk on thought content and performance on water-polo tasks.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16(2), 138-150.
· Take It Eeeeeasy ·
中学生都在关注的心理疏导公众号
你来吐吐苦水 我来加糖去冰
↓↓↓
点击“设为星标”
↓↓↓
加星标,第一时间接收我们的推送。
你可能错过的:
点击看看:「我只是不想学,我想学肯定能学好」??
点击看看:???学不懂理科的人才去学文科?
点击看看:醒醒!「高考失利」只是你的借口
点击看看:选专业第一步:收集表情包
点击看看:高 考 出 分 , 我 「 抑 郁 」 了
点击看看:报新闻专业就打晕?选专业前还需要了解的10个残酷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