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 Take It Eeeeeasy
不错过每一期推送
图 | 动画短片《午后课堂》
双节之后,下一个假期就要到元旦了。
小编还记得学生时期,在这漫长的两个多月里,听过无数次班主任的念叨——
“这可是最宝贵的学习时间,再就没有任何假期耽误你学习了!”
可是我好困啊!
白天睡不醒,怎么学习?
其实,白天困不困、精不精神,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决定的。
你有没有找到合适的睡眠周期?
你睡觉的环境够不够舒服?
你有没有不利于睡眠的生活习惯?
你有没有高效的提神方法?
想晚上睡好、白天清醒,就不得不考虑所有这些问题。
但大家肯定没工夫去研究这一大堆事;
小TIE也没法给每个人定制一套睡眠方案。
所以今天,就介绍几个“夜间安眠”和“白天提神”的简单方法吧~
1#
晚上睡不着怎么办?
晚上总是睡不着,当然白天就睡不醒啦!
我们可以从“生活习惯”和“睡前准备”两方面下手。
01
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001 迈开腿
脑力劳动者往往是脑子已经累瘫了,身体还精神着。
适量的运动能让身体也配合脑子一起休息,还能帮助形成体温节律:
白天运动让体温变高,晚上体温就会比以往更低,睡得更安稳。
“安眠”运动不要太剧烈,不要在睡前进行,并且要规律、坚持。
最适合学生党的运动就是学校的跑操、课间操啦,
上下学路上加快走路、骑车的速度,绕个远路出出汗也很有效。
002 管住嘴
不要滥用咖啡、茶之类的提神饮品。
早上、午后可以来一杯,但下午开始就得“戒断”,
尤其是不能借着咖啡开夜车。
咖啡因的后劲是真的很大!
图 | 网络
另外,别吃夜宵。
只要胃还在忙着消化,大脑也得陪着一起“熬”;
如果吃太饱,还会压迫刺激到其他器官。
003 放假不要睡懒觉
懒觉除了能让你“放纵”一下、逃过早起的痛苦之外,其实起不到什么休息作用,
反而会打乱生物钟,以后更睡不着、更起不来。
如果平时确实缺觉,放假时可以适当早睡一会、晚起一会,
顶多睡到自然醒,拒绝回笼觉。
004 没事不要躺床上
放学回家,不要一进屋就瘫在床上;
放假休息,也不要赖在床上玩手机。
只有困了才进被窝。
除了睡觉之外,玩手机、看书、吃零食之类的事情一律不要在床上做,
这样有利于在潜意识里建立“躺床上=睡觉”的关联。
久而久之,说不定真的能形成沾枕头就着的条件反射呢。
2#
睡前应该做什么?
平日里做好了准备,睡前就只要想办法排除干扰因素了。
001 建立标准化催眠流程
高强度用脑了一整天,忽然就要切换到睡眠模式,还真得酝酿好一会儿。
所以,上床之前半小时就应该进入“催眠流程”啦。
第一步:结束学习状态。
晚上写作业时注意调整安排,把最简单的作业留到最后。
这样,结束学习时,大脑已经尽可能平静下来了。
第二步:身体放松。
一般来说洗个澡就可以达到效果,不够的话可以再泡个脚、做会儿肌肉拉伸。
第三步:精神放松。
听听歌、拉拉家常,或者找到适合自己的睡前读物——
就是有一点有趣却又不能吸引你一直读,有一点难懂但也不至于读不下去的书。
或许可以试试那种用联想法记单词的词汇书?
还有一套“飞行员放松法”,可以让你两分钟就完成放松。
图 | 知乎@好奇博士
这套方法,是二战时期美军为了让飞行员迅速入睡而开发的,
96%的飞行员学会后都能随时随地在两分钟内睡着。
不过,一般需要练习6周才能掌握。
002 调适光环境
从进化上说,我们的睡眠周期是和自然界光周期同步的。
光线昏暗时,身体会分泌褪黑素来诱导睡眠;
而光照会抑制褪黑素,让人清醒——
总之,有光就精神,没光就犯困。
因此,整个“催眠流程”最好在昏暗的光线下完成,
即使是阅读时也只开台灯,并且一定要关闭电子设备屏幕。
白天多晒晒太阳,也更有利于身体适应光周期哦。
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咨询医生,口服褪黑素。
003 裸睡
床上躺着越舒服越容易入睡。
在床单、被子足够柔软舒适的前提下,裸睡能让皮肤能够更好地感知温度、身体能更好地调节体温,也不会有束缚感——舒适度能上一个档次。
004 睡不着别硬扛
如果躺了一个小时,还在辗转反侧、寻找睡意,就是进入了心理学所说的“睡眠努力”状态:
越是努力睡着,越是睡不着。
与其硬扛,不如直接起床;
当然,打游戏、写作业之类的都别想,
可以试试把“催眠流程”重来一遍。
特别提醒:不管你做什么,都绝对不要看时间,否则必定一个激灵:
这么晚了我都没睡着!
好不容易培养起来一点睡意,瞬间就没了。
图 | 网络
3#
白天犯困怎么办?
如果睡好了还是犯困,就得靠应急办法了。
01
主动走神
学习也需要能屈能伸。
如果老师讲的课实在催眠,就干脆开个小差,想点值得兴奋的事儿(今天食堂又有鸡排吃,上次的超香超脆!这次要带××一起去吃!);
也可以脱离老师的节奏,看看以前的笔记、预习一下今天要写的作业。
当然,一旦发现自己不困了,就要立马回到课堂上来。
也许你会想,这个方法用多了,会不会形成条件反射,一上课就走神?
不必担心。
触发走神的条件并不是“上课”,而是“犯困”;
而且只要走神是由你主动控制的,就不算是一种“反射”哦。
02
自我刺激
精神抗争还不管用,就上点物理刺激。
001 上课时
有的人会和同桌组成互助联盟,一旦发现对方瞌睡,立即重拳出击,把人打醒。
不过求人不如求己,有的气味也有一样的“疗效”——
在鼻子底下抹风油精,在舌头底下塞强效薄荷糖,灌一口藿香正气水,啃一口橘子皮……
图 | 网络
上课吃吃喝喝的似乎不太好,但听课效率要紧嘛。
何况,用上这些东西,都颇有头悬梁、锥刺股的风范了。
如果不怕社死的话,也可以试试“引人注目”的方法。
比如,
等到老师提问,立马抢答;
或者直接举手,要求上厕所;
或者刻意把水壶之类声响大的东西掉在地上,引来视线……
其实,最有效的是提前跟老师们说好,自己犯困的时候就自行站到教室后面去听课。
有的老师甚至会主动教同学们这个方法。
002 下课后
如果能撑到下课,最好不要补觉——
补得不好的话,还会接着犯困。
可以出去透透气、晒晒太阳、做做拉伸、溜达溜达,
或者去卫生间洗个冷水脸、跟朋友们聊聊好玩的事儿。
总之,即使再困,也不能任由自己昏昏沉沉。
图 | 猫和老鼠
写在最后
其实,小TIE也知道,很多人不是睡不好,而是不愿睡——
每天少睡两小时,日子也能过;
可每天少学两小时,学习就完蛋了呀!
可如果以精神涣散的状态学习,就算学到后半夜去,也赶不上一个精力充沛的晚自习。
缺乏睡眠不仅会导致注意力、记忆力和创造力下降,
还会使人出现抑郁症状、暴躁易怒,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免疫系统,容易生病。
强行“开夜车”的代价,不仅是学习“完蛋”,心理和身体也会捎带着“白给”。
熬夜其实就是“水时长”,是一种最不用动脑的“假努力”。
真心想要提高成绩的话,就睡足觉、养好精神,为高效利用学习时间做准备吧。
图 | 网络
参考资料: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5959686?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59967444877312&utm_campaign=shareopn
文|DD
编辑 | 檀姜
排版 | 檀姜
· Take It Eeeeeasy ·
中学生都在关注的心理疏导公众号
你来吐吐苦水 我来加糖去冰
↓↓↓
点击“设为星标”
↓↓↓
加星标,第一时间接收我们的推送。
你可能错过的:
点击看看:TIE回信|好想摸她的白腿,我不会是女同吧!
点击看看:Dbq,我有情感洁癖
点击看看:人生目的地清单|高考结束后一定要去的地方
点击看看:高中越自律,大学越堕落?
点击看看:我是J人,但我好羡慕P人的洒脱!
点击看看:为什么我劝你去外地上大学
点击看看:「她那么漂亮,成绩一定很差」
点击看看:TIE回信|总想受到异性关注,我是不是不太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