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机会去外星玩,肯定又有一大批人说:‘去外星有啥用啊!’,银河组应该会马上:‘真的吗?我也去!’”
引言
Hi,大家好,我是Yino。最近不是成都的飞碟事件很火嘛,
大家说看到一个绿色的发光物咻一下出现又离开,疑似UFO。要真是外星飞船,赶紧把银河组INFP和INTP接走吧哈哈哈。
记得走成华大道。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银河组INFP和INTP,聊聊他们为什么被称为银河组。
*本文从属于专栏《INFP X 16型人格解析》。
1 永恒的宇宙话题
INFP和INTP被称为“银河组”,这与他们日常谈论和关心的话题有关。INFP与INTP之间坠喜欢谈论的话题就是宇宙、生命、自然、人类社会。
尤其是打开了INTP机器人的话匣子,这个分享欲就会控制不住,平常搜集的七七八八没有啥用的知识碎片,好像宝贝玩具一样,全部交出来。
对很多人来说,这啥没用的玩意儿啊!
幸运的是,对INFP来说,这刚好也是他们关心和喜欢的话题。
两个总是对“没用”的事物着迷的小孩,
在没遇见聊得来的人之前,常常一个人孤独而忘情地幻想,
在脑海中建构逻辑大厦(INTP)与理想世界(INFP),
他们是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人,是纯粹、坚定的理想主义者。
直到两个人格遇见,成为茫茫宇宙互相懂得的小孩,
如果有机会去外星玩,肯定又有一大批人说:“去外星有啥用啊!”
银河组应该会马上:“真的吗?我也去!”
2 Ne脑袋就是银河
INFP和INTP的第二功能都是Ne,这是一个被称作“网状可能”的功能,具体来说,就是他们习惯于网状思考,喜欢自由联想,具有跳跃式想象力。
我在之前的文章《一条适合INFP的学习方法》中提到过一种适合INFP的学习方法,简单来说就是:碎片化搜集知识——形成知识星图——构建知识体系。
这也同样是INTP习惯使用的方法,在接触一个知识体系的时候,他们不喜欢从常规的框架出发,更喜欢循着自己喜欢的知识点出发,在这些点的联系、对比、交叉中,产生体系化的认知与创新性的发现。
所以INFP和INTP的谈话总是有一种灵活、随机的感觉,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也是Ne,从这里跳到那里,再跳到那里,在不断跳跃的过程中,还能迸发出新的灵感和话题,巧的是,INFP和INTP互相能够接得上,明白对方在讲什么(对于一些Ni使用者或比较现实的人来说,就会非常迷惑或痛苦于这种聊天方式)。
因此INFP和INTP聊天的话题跨度非常大。
有多大呢?
也没多大,银河那么大吧。
3 宇宙背景下的理想主义
“银河组”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浪漫的名字,我曾经用两位名人以及他们的作品阐释过INFP和INTP的差异性:
INTP致力于在不确定的宇宙世界建构确定的理论构筑,
INFP则在无尽的星辰荒野中栽种一株又一株可能永远不会发芽的花。
银河组的代表人物有刘慈欣(INTP),你可以在他的科幻作品中看到浩瀚无垠的宇宙史诗;
你也可以看圣埃克絮佩里(INFP)的小王子,在B612星球上观看44次日落。
浩瀚无垠的宇宙史诗也好,徒留一株玫瑰的小星球也罢,
建构完整的理论与逻辑闭环也好,追寻自我与宇宙的关系也罢,
出发点完全不同,但都指向两种同样孤独的人格。
只有理想主义者才会为此而孜孜不倦,
对于一些现实主义者来说,根本对此不屑一顾,他们更爱声色犬马。
因此INFP与INTP总是如此孤独,有时候还像个怪人(比如生活大爆炸的Sheldon),
但也正因他们一以贯之的理想主义,
充满好奇的INFP与INTP好像两个穿着宇航服携手飞行的小孩,
是荒芜又丰饶的银河中,永恒的、自由的、孤独而浪漫的一对玩伴。
携手漫步宇宙,做一对孤独玩伴
小红书|Yino和他的蝴蝶朋友
微博&小报童|筹备中